天天看点

顾祝同一跪成为蒋的五虎将,孟良崮坑死张灵甫,却安享晚年到94岁

顾祝同在蒋介石的

“八大金刚”

中可谓是对蒋最忠诚的一位,

他一生对老蒋言听计从

,既不像陈诚那样拉帮结派,在军国大事上又没有什么表现欲。

因此,顾祝同还得了个

“军中圣人”

的称号,很是得老蒋欢心。但一个只有忠诚、无欲无求的人真的能在国民党中立足吗?答案显然是不能的。

顾祝同究竟是怎么把自己包装成一个“圣人”的呢?

顾祝同一跪成为蒋的五虎将,孟良崮坑死张灵甫,却安享晚年到94岁

抗战时期的顾祝同

顾祝同生于1893年,6岁入塾,17岁考上陆军小学,21岁又进入军官学校深造,具有

相当扎实的军事知识

1924年,时任黄埔军校校长的蒋介石对顾祝同很是赏识,遂聘请他为教官,而顾祝同也感念蒋介石的知遇之恩,

从此对其是鞍前马后

军队中,每天清晨都要点名出操,顾祝同这天来得晚了些。

由于宿醉,他到部队中的时候还是衣冠不整的,军衣有几颗扣子都没扣上,连军帽也没戴。

这一幕正巧让站在上头训话的蒋介石看到了,他向来重视军人的仪表和纪律,见状勃然大怒,

当场把顾祝同叫出列,让他跪在地上反省。

顾祝同一跪成为蒋的五虎将,孟良崮坑死张灵甫,却安享晚年到94岁

黄埔军校时期的蒋介石

顾祝同作为教官,当着这么多学生的面被罚,还是最不体面的下跪,众人都为其感到难堪。

谁料,

顾祝同却毫不犹豫地“扑通”一声双膝跪地,

就这样一直跪到了第二天早晨。

次日,蒋介石又经过此地时,见到顾祝同跪着还有些不解,上前一问才知道他竟然跪了一天一夜。

这让蒋介石大为感动,

他立即搀扶顾祝同起身,为其拂去了身上的露水不说,还将人带到了校长室中,亲自取来热毛巾,敷在了顾祝同的膝盖上。

蒋介石性格刚强霸道,顾祝同则与其恰恰相反,为人恭顺谦和,

这一跪就相当于将自己的忠诚和顺从放到了蒋介石的面前。

事实证明,顾祝同跪对了,此后他便常在蒋介石左右,

一年时间内就从中校升到了少将军衔。

顾祝同一跪成为蒋的五虎将,孟良崮坑死张灵甫,却安享晚年到94岁

顾祝同

对顾祝同而言,比军衔的意义更大的,

无疑是蒋介石的喜好。

他一生唯蒋介石马首是瞻,

不仅对蒋介石的命令无条件服从,还十分善于揣摩老蒋的心思,

对此何应钦也深感佩服:

“顾墨三(顾祝同,字墨三)对校长,可谓百依百顺。”

顾祝同一跪成为蒋的五虎将,孟良崮坑死张灵甫,却安享晚年到94岁

顾祝同与何应钦、白崇禧

1947年,时任陆军总司令的顾祝同奉蒋介石之命坐镇徐州,指挥3个兵团向

山东解放区

进攻。

顾祝同一向以沉稳冷静自诩,在对上陈、粟大军后也主打“

稳扎稳打

”的战术向前推进。

国民党在兵力上占绝对优势,3大兵团密集靠拢,行动谨慎,

如果就按顾祝同这个节奏打下去,国军倒也不会有什么损失。

然而,担任右路进攻的第一兵团司令官汤恩伯却为了抢功,放弃了“稳扎稳打”的战术,反而命令

整编74师师长张灵甫

直接攻向华东野战军司令部。

汤恩伯

低估了陈、粟大军的实力,整编74师攻入

孟良崮

地域后,立刻就被解放军包围了。

顾祝同一跪成为蒋的五虎将,孟良崮坑死张灵甫,却安享晚年到94岁

张灵甫对国军的实力很有自信,因此在被包围的第一时间就

越过上级顾祝同和汤恩伯

,直接向蒋介石提议道:

“由整编74师吸引共军主力,同时调动外围大军,形成内外夹击之势,一举歼灭共军。”

蒋介石收到电报后觉得此计甚好,

兴冲冲地带着陈诚就赶到了徐州

,准备亲自布局。

不难看出,此战的关键在于

友军救援

,但国军内部派系之争激烈,

一旦救援不力,就会导致74师全军覆没。

顾祝同的军事能力在国民党内并不算突出,

但在军中这些弯弯绕绕上却看得很是透彻。

顾祝同一跪成为蒋的五虎将,孟良崮坑死张灵甫,却安享晚年到94岁

影视形象

他看出了这个计划的漏洞,却

一言未发

,原因无他——蒋介石对这个计划期望很高,劲头十足,顾祝同不愿在这个当口上给蒋介石泼冷水。

何况,顾祝同自己也拿不出更好的方案,

此事成了最好,若是不成,他也不想在蒋介石那里落个“谏言不力”的罪名。

因此,顾祝同不仅没有插足这个计划,还将指挥权全权交给了陈诚。最终,此役的结果正如顾祝同所料——整编74师全军覆没,张灵甫被击毙。

顾祝同一跪成为蒋的五虎将,孟良崮坑死张灵甫,却安享晚年到94岁

粟裕、陈毅

战后,蒋介石震怒,陈诚、汤恩伯以及各个师的师长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处分,

唯有顾祝同安然无恙。

这场败仗有没有顾祝同的责任呢?

显然是有的,但他却再次凭借着自己的“顺从”屹立不倒,在蒋介石的“五虎将”中独树一帜。

1949年,蒋介石败退台湾后,蒋系内部势力的争斗依然没有就此罢休。

陈诚为了保证自己一家独大的地位

,还暗地里向老蒋谏言:让顾祝同这个位高权重的将领回到大陆,指挥国军残部继续斗争。

在这个节骨眼上,顾祝同回大陆无疑是死路一条。

于是他在听说了这个消息后,立即找人到蒋介石的亲信面前哭诉:

“顾总长已经快六十岁了,此去凶险莫测,要是出个什么好歹可怎么办?”

蒋介石当时已是朝不保夕,自己心里其实也拿不定主意,听了身边人的建议后,又联想到顾祝同多年来的

忠诚顺从

,也就改派别人去了。

顾祝同一跪成为蒋的五虎将,孟良崮坑死张灵甫,却安享晚年到94岁

蒋介石在台湾

顾祝同再次躲过一劫,他心中窝火,却知道陈诚此人野心不小,且势力已成,

自己也不能拿他怎么样,

于是再次调整好心态,将“圣人”的一面展现了出来——

晚年的顾祝同行事低调,与世无争地度过了后半生。

他不仅吃好喝好,还

在混到元老地位后,安安稳稳地退出了权力中心

,每天尊孔读经,一开口就是之乎者也。

这个城府极深、工于心计的一代名将,成功地把自己包装成了一个“圣人”,先后送走蒋介石、陈诚、胡宗南等人,

自在地活到了94岁

文/木中青

参考文献:《民国档案》《国民党高层的派系政治》《近代史研究》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