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德意志的统一,居然是由欧洲最抠门的君主奠基的?

文|逆北

01少年威廉之烦恼

中西方的政治历史上,最不缺少的就是穷奢极欲的君主,他们站在权力与荣耀的顶峰,将野心和欲望发挥到了极致。在这种绝对权力所带来的诱惑面前,很少有皇帝或国王能够将自己的欲望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如果有,那么他必然能做出不小的功绩来。

普鲁士王国的君主腓特烈·威廉一世(也有翻译为弗里德里希·威廉一世)便是如此。他生活的年代,正处于西方宗教改革如火如荼的开展,威廉一世本人也受到了当时盛行于欧洲的加尔文宗教影响,当他当上国王后,便将这样一种青年时期所形成的宗教意识,带入到政治实践当中,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威廉一世继任王位之际,内外部环境变化都相当微妙。从外部来看,原先叱咤风云、搅动欧陆政治格局的军事强国瑞典趋于衰落,其霸权已经受到了法国和沙皇俄国等后起之秀的挑战,而普鲁士王国能否利用这一霸权转移的时机,进一步扩充自己的力量,成为了普鲁士外务的首要问题。

德意志的统一,居然是由欧洲最抠门的君主奠基的?

(普鲁士军队在发动冲锋)

既然要对外扩张,那么军队和金钱自然是多多益善。但是,威廉即位后才发现,他的前任国王留给自己的东西并不多。与法国等动辄出动十余万兵力相比,普鲁士军队仅有四万余人,而且战术思想和枪械陈旧,亟待更新。

除此之外,普鲁士的财政也因为前任国王的任性挥霍而捉襟见肘,普鲁士王国中央的财政官员想增加税收,还总遭遇到地方容克军事贵族的消极抵制,城市里面的市民也敌视政府的增税方案,因此,无论是军队战斗力还是金钱供给方面,普鲁士王国都与邻国存在着不小的差距。

02军事发展优先

威廉本人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本就是一个缺乏生活乐趣的人,不但自己不喜欢音乐或绘画,还不允许自己的儿子去涉及。当王太子(即日后称雄欧洲的腓特烈大帝)为了对抗父亲的施压而出逃失败后,威廉为了警示太子,竟然不顾他反对将掩护其逃亡的好友处死。

威廉曾经研习过新教加尔文宗的内容,对于其中禁欲主义和虔敬主义等内容颇多感触,据相关学者研究,威廉还受到了流行于低地国家的新斯多葛派影响,对禁欲苦修更为信笃。不过,如果单纯如此,威廉很可能会变成一个南朝梁武帝式的人物,即不务正业,让国家自生自灭。但是,威廉则不同,他的心中怀揣着一种忧患意识,在他看来,自己必须将加尔文宗的禁欲和虔敬主义融入到国家治理中,才能让普鲁士在德意志诸邦国中独树一帜,鹤立鸡群。因此,他很快全身心投入到具体的政务当中。

德意志的统一,居然是由欧洲最抠门的君主奠基的?

首先,他将过往宫廷当中奢靡铺张的排场一律摒弃掉,然后整顿官僚系统,适当降低一部分官员的薪俸,尽可能地去减少政府的开支,此可谓是“节流”。至于省下来的钱,则被他投入到军队的扩编和武器制造中去。

按理说,一个国家如果发展单一的军事力量,很可能导致国家经济系统发展滞后乃至于崩溃,但威廉不信这个邪,他宁愿把钱都花给军队,也不愿意投入到其他方面,比如国家教育和社会保障,虽然这一时期也有发展,但总体上看仍然是原地踏步。当时欧洲其他国家的君主为了发展文教,都加大相关资金的投入,而威廉自己连给柏林图书馆购置书籍的钱都舍不得批,到最后实在是面子上过不去,才给了四五个塔勒,以至于传为街尾笑谈,而他的私人金库中,则有多达一千万的塔勒。两相对照,他不抠谁抠?

03抠门的成果与代价

国家需要用钱的地方还是太多了,威廉不可能一直做到像铁公鸡一样一毛不拔,于是,他便从政策上着手,放宽移民进入的条件,允许躲避宗教迫害的新教徒和犹太人来投资普鲁士王国的商业、手工业等。巧的是,当时操纵德意志分裂政局的法国波旁王朝,正好驱逐赶走了两万左右的新教徒,这些被驱逐者离开之时,还带走了资金和技术,并将他们都奉献给了接纳他们的普鲁士王国。因此,威廉自己虽然奉行军事第一的发展策略,但国家的经济也不至于急转直下。

在威廉的操持下,普鲁士王国的军队逐渐从原先的四万人翻了整整一倍,达到了八万之众。另外,威廉还挑选一批易于控制的容克贵族,建立了直属于自己的军官训练团。这些容克贵族能够发家,靠的就是对国王的忠心服从。他们的存在,也为国王制衡贵族集团膨胀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可是,当涉及到如何赏赐他们的问题时,威廉又显得有些守财奴了。到最后,威廉仍选择了给予对方控制土地和农奴的特权,而不是自己掏腰包来养活。

不过,容克贵族内部毕竟因此而发生了分裂,他们不再是王权的障碍,而演变成为国王镇压底层起义和对外侵略的打手。

光扩军,如何养活这么多兵,如何去养活支撑国家运转的官僚系统,这也是个大问题,威廉削减文官的待遇来补贴军队,已经引起了政府内部不少官僚的不满,而威廉的做法,无外乎用军队的纪律来训诫官僚,或以效忠国王一类的言辞说教来敷衍。

但轮到军队本身后,这套办法就没那么好使了,威廉虽然任用随军牧师来给士兵灌输忠君事国的理念,可是严苛的训练和微薄的待遇,仍导致大量逃兵的出现。当遇到这种情况,欧洲的其他国家君主可能会采取杀一儆百的办法。可是威廉则不同,在他看来,人就是财富,他宁愿把这些人调到最危险、死亡率最高的步兵去使用,也不愿意一下子就毁灭对方的生命。到后来,威廉的这种“节俭”,竟然发展到把死刑犯都编入军队中服役。当然,国王这么做,可不是出于什么人道主义,而是以“有用”来进行衡定。

威廉抠门的名声,很快就传遍了欧洲,德国这一时期文化事业发展缓慢也不难理解。但是,威廉抠门的另一个结果,却是为他的继承者们提供了一支庞大且富有战斗力的军队。

当威廉的儿子腓特烈大帝继任后,立即依靠这支武装力量夺取了奥地利的西里西亚,以后,威廉的军事立国政策得到了积极的延续,普鲁士也因此参与了瓜分波兰等战争,除了拿破仑战争中遭遇短暂的挫折外,普鲁士一直是德意志诸邦国中实力和地位仅次于奥地利的王国。“铁血宰相”俾斯麦能够最终于1870年击败法国完成统一大业,都能追溯到那个“抠门到家”的腓特烈·威廉一世。这恐怕是连威廉自己都没有想到的了。

德意志的统一,居然是由欧洲最抠门的君主奠基的?

(德意志帝国建立)

参考文献:

(德)塞巴斯提安·哈夫纳《不含传说的普鲁士》,北京大学出版社

丁建弘《德国通史》,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德)布劳巴赫《德意志史》,商务印书馆

觉得文章不错的朋友,不妨点个免费的关注,您的支持是我最大的动力!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