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黄花闺女”一词中的黄花是啥意思?

我们经常是用(黄花闺女)来形容还没有出嫁的姑娘,"黄花闺女"一词,不仅在古代,放到现代,大家也都耳熟能详,人人皆知,那么这(黄花闺女)中的黄花到底是指的什么呢?可不是指黄色的花哦。

“黄花闺女”一词中的黄花是啥意思?

贴花黄

在古代的民间有很多种说法,不过其中最让人相信的,就是在南北朝流传下来的一种解释。在南北朝时期,宋武帝刘裕有一个小女儿,这个女儿比较有意思。她那天在外面玩的太累了,于是就在花丛中睡着了。等到她起来的时候,就发生了一件有意思的事情。一朵腊梅花的花瓣落在了她的脸上,等到她再次醒来时,这朵花瓣就在她的额头上留下了一个梅花的印子。刘裕过来的时候,就发现他的女儿脸上的花瓣,而且还觉得很好看,于是就嘱咐她不要把花瓣印记给蹭掉。

“黄花闺女”一词中的黄花是啥意思?

这位公主就听了他父亲的话,果真好几天没有洗脸,可是她仔细想想,她完全可以重新用花瓣做一个啊。于是以后的每一天,她都会在脸上贴花瓣,这在当时就形成了一股潮流。为了方便,女孩们也不再用花瓣这么麻烦了,直接就在脸上用彩笔画个花瓣,这也就是以后的贴花黄。

“黄花闺女”一词中的黄花是啥意思?

因为越来越受到欢迎,很多大家闺秀也开始这样打扮自己,所以直接就把这种打扮的方式称之为"梅花妆"。古人把菊花代指"黄花",因为菊花具有傲霜耐寒的特性,这正好用来形容一个人高洁的品性。基于此,古人把"花黄"两字颠倒,用在"闺女"一词前面,构成"黄花闺女"一词,一方面表示少女还没有结婚,另一方面也表示少女心灵纯洁、品行贞洁。

两鬓的细小绒毛

在中国某些地方的农村,也会把黄花大闺女称为黄毛丫头,黄毛即女孩子两鬓的细小绒毛。在女子出嫁时老人会用白泥拔掉或剃掉新娘两鬓的绒毛,作为女孩成为女人的仪式。黄花闺女指处子,即未出嫁的女子,但这个词的内涵在现代只能指处子,不能等同于未出嫁的女子,而黄花一词最初是指腊梅花,后被附会为菊花。含苞待放的花蕾,谓之"黄花",通指纯贞未'婚'白玉无瑕的少女。

“黄花闺女”一词中的黄花是啥意思?

比喻人有节操

黄花闺女这个词也很有意思,古时候未婚的女子在妆打扮时,喜欢用黄颜色的涂料在额头上或是脸上画一些东西。而黄花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菊花,常常被用于比喻人有节操。因此,在闺女前加上"黄花"二字,也就象征着还没有结婚,能保持贞洁的女子。

“黄花闺女”一词中的黄花是啥意思?

因为古人生活的年代,存在男尊女卑的习俗,所以对于女子的贞洁要求很高。有了黄花闺女一词之后,也是对女子的一种约束。不过如今已是新时代,人人平等。女性不但能够守住贞洁,还能自由恋爱,嫁给自己心爱之人。

“黄花闺女”一词中的黄花是啥意思?

在古代,文人喜爱用"黄花"指代菊花,《菊谱》中称:"菊草本也,以黄为正,所以概称黄花。" 因菊花能傲霜耐寒,常用来比喻人有节操,于是非常重名节的古人,就将"花黄"一词颠倒过来称"黄花",来形容未出嫁女子心灵纯洁,情操贞节的童真,"黄花闺女"一词便成了未婚少女的专有称谓。所以"黄花闺女"中的"黄花"指的就是菊花。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