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古代冷知识】古代的催婚政策:大龄不婚竟然要交罚款?!

中国历史底蕴深厚,源远流长,其实在古代发生了很多流传千古的事情,然而史料并不一定就是真实。天下之大,无奇不有。下面的这个古代冷知识,你都知道吗?

【古代冷知识】古代的催婚政策:大龄不婚竟然要交罚款?!

古代剩女要罚款:宋仁宗时期让男子十五岁娶,女子十三岁嫁;明太祖规定男子十六岁而娶,女子十四岁而嫁到了法定年龄不嫁人的女子,那是要罚款的,汉朝孝惠皇帝时,谁家要有女儿十五岁以上至三十岁还没有嫁人,罚款600钱;唐代男子二十岁以上,女孩十五岁以上还没有结婚的也要处罚。

人家嫁不出去已经够桑心了。你还罚钱。

【古代冷知识】古代的催婚政策:大龄不婚竟然要交罚款?!

自古以来我们人类都是奉行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到了年纪了,就应该拥有自己的小家庭了。但随着社会,科技的发展,人们的生活压力也慢慢变大,因此到了现在很多人,特别是女人都三十啷当岁了也都没有结婚的打算。

面对这样的局面,小的不急老的却急的不得了,于是就有了不常回家看老人不犯罪,30岁不结婚要坐牢的愤怒声音发出了。而且去年税务改革的时候,对晚混的单身人士也是充满了各种偏见,导致网上一片“单身税”的哀嚎。

【古代冷知识】古代的催婚政策:大龄不婚竟然要交罚款?!

毕竟现在也就多收你那几十块钱税,要是放在古代,“剩女果”们不仅仅要被罚的倾家荡产,甚至严重了还会被拉去坐牢。甚至有的朝代被逼急了给你们强行配对。

这对于如今这个男多女少的社会来说,那就是美梦一般的福利。

古代对于大龄剩女是真的带有很大的偏见的,甚至带有深深的恶意。

在古代,许多未婚的女子每天都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和现在的女子不一样。并且当时没有酒吧,KTV什么的娱乐场所,因此古代的女孩子可以算是真正意义上的“宅女”了!

【古代冷知识】古代的催婚政策:大龄不婚竟然要交罚款?!

古代女子在出嫁之前一般天天都是待在闺房内,不像现在信息这么发达,可以自由恋爱。因此,古代女子结婚全是父母包办婚姻,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汉惠帝时期的“剩女税”,也是中国最早的“剩女税”。该税规定,“女子年十五以上至三十不嫁,五算”。所谓“五算”折合起来等于当时的600个大钱,换成通用货币标杆粮食来算的的话相当于720斤粮食。

在古代,720斤粮食相当于一个成年人一年的口粮,遇到饭量大的还不够。所以这个税负在汉初那是相当的高,基本就相当于如今“剩女”们一年的收入了。

【古代冷知识】古代的催婚政策:大龄不婚竟然要交罚款?!

如果某个家里的女儿比较多,而且到了法定年龄还没找到精壮男子嫁出去,那要交好几份“剩女税”,那就是真的坑爹了。

【古代冷知识】古代的催婚政策:大龄不婚竟然要交罚款?!

如果说汉代光罚款的话,那晋代就有点过分了,晋代对剩女不强行罚款,但他们做的更绝。那就是强制剩女结婚。俗称“拉郎配”。晋典规定:“制女年十七父母不嫁者,使长吏配之”。

女孩到了17岁还不嫁人,当地的官吏就强制给她选一个婆家,把她嫁出去。这条法律在当时还闹过笑话,话说一女长得奇丑,嫁不出去,于是官员以为她故意不嫁就强行安排了一门亲,男方还是帅哥。

于是在出嫁那天,该女连轿子都不上直接跑去,生怕新郎给跑了。到了宋代就更奇葩了,女儿15不嫁当剩女爹妈要坐牢了。

【古代冷知识】古代的催婚政策:大龄不婚竟然要交罚款?!

为什么国家如此重视男女结婚呢?你这样想,如果男女不结婚,这个国家人口怎么办?人丁缺乏,谁去上战场打仗?在古代,打仗全靠人数的多少,人越多胜利的可能性就越大。这不是皇上不急太监急,这是你不急,皇上都替你急!

男婚女嫁是个十分重要的事情,不仅为了满足双方的生理需求,并且还是为了为家族传宗接代。一个国家的延续全靠男婚女嫁来延续香火,人口越多说明这个国家发展得越来越好。

为了解决单身狗问题,目前现在很多欧美国家、包括我们的邻居日韩都开始征收单身税了,我们国家也曾经有专家呼吁收单身税。当时许多“单身狗”评论留言纷纷表示:“天天被人喂狗粮还不算,居然还要在经济上伤害我们”。

【古代冷知识】古代的催婚政策:大龄不婚竟然要交罚款?!

特意去查了下,原来并不是直接扣税,而是对已婚已育开放便利,多项税务被抵消。拿其中一项为例,个税起征点虽然从3500元上调到5000元,但其中设立了专项扣除:子女教育支出可以抵扣个税。

而单身人士并不享受这些福利,那些差别变相成了“单身税”。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