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350万川军出川抗日仅剩13万,四川王刘湘:抗日不成,誓不还乡

无川不成军这句话!

可不单单只是一句话,这是由

350万

川军拼了命打出来的。

8年抗战中川军有64万人战死沙场,其中263991人阵亡,356267人负伤,26025人失踪。中国抗日军队中,

每5人就有一人是川军,这就是无川不成军的由来

一、抗日战争之前

在抗日战争爆发之前,川军被认为是最糟糕的军队。

抗战不足,扰民有余说的就是川军

在长达20余年的军阀混战中,川军各部人数虽众,但纪律不太好,战斗力不很低,而四川各路军阀混战,川军也就被世人称之为

烟枪和步枪并有的“双枪兵”。

而就是这样一支内战弱如鸡的队伍,在抗日战争时却如猛虎出山,在这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

350万川军出川抗日仅剩13万,四川王刘湘:抗日不成,誓不还乡

二、抗日战争之后

1937年,日军阴谋的策划了卢沟桥事变,全面侵华战争爆发。

四川是抗日战争的大后方,整个抗日战争期间,日军从未踏足过的四川。而就是这么一个可以躲避战争的桃花源,却在第一时间停止内战,全部军阀团结起来一致对外。

因为他们知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民国四川省主席刘湘是全国第一个致电国民政府的,他表示:

四川各路军阀愿意摒弃一切前嫌,联合起来共同抵抗日寇。四川还能发动30万军队500万壮丁,供粮千万石,以表抗日决心。

然后刘湘又致电全国:

四川儿郎们要用日寇的血,来洗刷川军内战的耻辱!

350万川军出川抗日仅剩13万,四川王刘湘:抗日不成,誓不还乡

随后开始征兵,四川的那些以前不愿意参加军阀斗争的儿郎们纷纷报名参军。

可是当刘湘把一切都准备就绪时,国民政府居然告诉他:此次行动,政府不予负责!

经询问得到了“

本省自筹

”四个冷冰冰的字。

尽管如此,刘湘依旧表示坚决抗日。他自己拿出全部资产,众将领也都纷纷鼎力相助。不仅如此,当听说有人牵头抗日的时候,四川的民众有钱的捐钱没钱的捐人,无数热血儿郎自费参军抗日,甚至连乞丐都贡捐出了自己吃饭的钱。

350万川军出川抗日仅剩13万,四川王刘湘:抗日不成,誓不还乡

刘湘这次见识到了什么是人民的力量!他也见识到了人民抗日的决心。民众都知道为抗日出力,军人凭什么退缩?

各路川军将领彻底拧成一股绳,目的只有两个:

抗日!救国!

刘湘再次致电全国:

盖今日之战,为全民族之战,战则犹有生机,中国民族今日已到最后关头,唯一生路,只有抗战。

1937年9月5日,成都少城公园内人山人海战旗飘扬。

此行决心为国雪耻,为民族争光,不成功,便成仁,失地不复,誓不回川!

男儿立志出夔关,不灭倭奴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处处有青山!

少城公园里数万民众泪如雨下,这就是川军!

350万川军出川抗日仅剩13万,四川王刘湘:抗日不成,誓不还乡

72岁高龄的高尚奇,将4个儿子中的3个先后动员去参军抗日,仅留老三高光田在家做小生意维持一家六口人的生活。

"模范父亲"王者成,送儿子王建堂时场景更催人泪下,他赠送给儿子的竟是一面"死"字旗!他在白布旗正中写了个大大的"死"字,旗子左方写道:"

国难当头,日寇狰狞。国家兴亡,匹夫有分。本欲服役,奈过年龄。幸吾有于,自觉请缨。赐旗一面,时刻随身。伤时拭血,死后裹身。勇往直前,勿忘本分!

"

350万川军出川抗日仅剩13万,四川王刘湘:抗日不成,誓不还乡

第一批15万川军奔赴抗日前线,他们参与的第一场战斗就是惨烈的淞沪会战,这支穿着草鞋衣衫单薄的乞丐军,凭借着一腔热血冲上了对日前线战场,淞沪会战是一场硬碰硬的战斗。

用一句话来形容淞沪会战,

上去一个师最多撑两天,下来还不到一个团

。日军凭借优势装备,几乎把国军的精锐部队打光了。

川军也损失惨重,但是仍旧死战不退,这支装备低劣战斗力低下的队伍,让其他部队刮目相看。

杨森带领20军跟日军在陈家行来回拉锯,阵地反复易手,川军的装备本来就差,打到后面没有弹药只能跟日军展开白刃战,硬是顶着敌人的炮火,拿起大刀就向鬼子头上砍去,20军主力26师。全师上下5000人,血战至最后一刻只剩下不到600人,仍旧死死地守着阵地。

350万川军出川抗日仅剩13万,四川王刘湘:抗日不成,誓不还乡

华北战场上,川军将领邓锡侯率领22集团军,翻巴山越秦岭奔赴华北战场。可是当阎锡山看到草鞋薄衫的川军,直接说了句:

抗战不足扰民有余!

他要求川军撤出自己的防区,川军忍着耻辱参加了中日双方在华北进行的第一场大规模会战 太原会战。在之后的娘子关、忻口战役也均有大量川军的身影。

可是太原会战最终还是以中国失利告终。而此时淞沪会战正面战场终究不是日军的对手。

350万川军出川抗日仅剩13万,四川王刘湘:抗日不成,誓不还乡

南京大屠杀

1937年11月8日蒋中正下令全线撤退,四天后上海全面失守被日本占领,接下来他们兵锋直指民国首都南京。

饶国华率领23军奉命守备广德泗安一线,可是部队运力不足,只有先头部队144师145师及时赶到,144师师长郭勋祺亲临一线指挥作战。145师的敌人一支五千人的日军精锐部队,他们有坦克装甲车30余辆,20多架飞机。在装备差距如此悬殊的情况下,145师阵地尽数被毁伤亡惨重。三天之后,鬼子攻破城镇,而援军又迟迟组织不起有力反击,泗安最终失守,饶国华被日军包围于十字铺据点,在给长官刘湘将军写了绝命书后举枪自戕,以死殉国,随后不久南京失守。

350万川军出川抗日仅剩13万,四川王刘湘:抗日不成,誓不还乡

唐生智下达突围、撤退命令,南京彻底沦陷,在淞沪战场日军的损失也很大,日军制造了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杀人竞赛奸淫掳掠。

而就在南京保卫战期间,川军心中的支柱刘湘倒下了,因胃病被送往医院。

1938年的1月21日,四川王刘湘病逝,他在临终前留下一份遗嘱:

抗战到底至死不渝,即敌军一日不退出国境,川军则一日誓不还乡!

川军更加坚定了抗战杀敌的必胜之心,可刘湘死后川军的处境更加困难了。蒋介石在川军主力出川之后,已经对四川这个天府之国蠢蠢欲动,而且此时华北战场告急,他才不乐意川军就这么回川。

可阎锡山一句:

抗日不足 扰民有余!

直接拒绝了川军。

而程潜此时压力很小他直接说:连阎锡山都不想要的队伍,一定很烂。

350万川军出川抗日仅剩13万,四川王刘湘:抗日不成,誓不还乡

满腔热血出川抗战的川军,却遭到了如此冷遇,川军已经有些心灰意冷了。

这时被李宗仁出现了,他表示:

只要能打小日本的部队,再烂的那也是好部队!

李宗仁不仅接纳了川军,还给川军分发了他们一直要不来的武器,而自从南京被侵占之后,日本侵略者企图打通津浦铁路,因此攻击重点放在了徐州,而藤县是徐州的一扇大门。

李宗仁把这个任务交给了手下的川军,122师师长王铭章开赴藤县,在122师出发之前军民夹道相送,这是令川军万万没有想到的,而且李宗仁也在相送的队伍中,这一场景令川军斗志高昂,川军开往藤县阻击日军。

藤县保卫战是川军的涅槃之战。川军在抵达藤县之后,一边布防一边率先对日军发动突袭,冒着雪夜对日本发动攻势。

可是当日军精锐在坦克飞机的掩护下,对藤县发动总攻的时候,川军的防线失守了,这次是抗战以来首次较大规模战役中,日军的人数超过中国军队的情况,师长王铭章下令,死守藤县不惜流尽最后一滴血,城外阵地失守川军开始跟日军进行巷战,川军的抵抗意志之顽强,战斗之胶着,让日军第一次开始投鼠忌器了,但是面对比己方强大数倍的日军,战斗进行了三天三夜之后,122师损失惨重援军至今了无音讯。

350万川军出川抗日仅剩13万,四川王刘湘:抗日不成,誓不还乡

随后残存的战士开始各自为战,与日军拼至最后一滴血,至18日午前,122师师长王铭章把最后一颗子弹留给了自己,自王铭章以下3000多名官兵战士全部牺牲,枪声才停止,122师全师壮烈殉国。

滕县保卫战无一俘虏,整个藤县都打成了一片焦土,日军死亡人数也高达2000余人,虽然藤县保卫战失败了,但是打出了中国军人的骨气与血性,也为台儿庄的大捷创造了有利条件。

战后李宗仁含泪评价川军:

若无滕县之苦守,焉有台儿庄大捷,台儿庄之战果,实滕县先烈所造成也!

远在延安的毛主席也评价说:

奋战守孤城,视死如归,是革命军人本色,决心歼强敌,以身殉国,为中华民族争光!

350万川军出川抗日仅剩13万,四川王刘湘:抗日不成,誓不还乡

王铭章一部川军虽死,但整个川军却犹如浴火重生,烂部队变成为了铁血之师,无数四川的热血男儿抱着,此次奉命出川抗日,志在躬赴前敌为民族争生存,为四川争光荣抗战到底始终不渝,即敌军一日不退出国境,川军则一日誓不还乡,纷纷加入战场,抗日战场上的川军越来越多,武汉会战、枣宜会战、三次长沙会战,每一场大战役都有川军最少一个集团军的参与。

至1945年8月15日,日本无条件投降时,八年抗战期间,日军从未踏足过的四川,先后有6个集团军,另有2个军1个独立旅,共有350万川军出川抗战,约占全国出兵抗战军队总数的五分之一,而伤亡也高达64万人,八年抗战中川军表现出前所未有的英勇,在抗战的烽火中,川军实现了浴火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