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1984年,四川一农民给政府写信:我就是金日成找了33年的特等功臣

1980年,朝鲜领导人金日成到北京参加抗美援朝30周年纪念活动。在进行完正常的活动后,邓小平和金日成说起了抗美援朝时涌出的无数个战斗英雄。

回忆往日的点点滴滴,金日成脱口而出四个英雄的名字,分别是:

黄继光、邱少云、赖永泽和柴云振

。这四位英雄除了黄继光和邱少云已经牺牲,剩下两个则还在世。

1984年,四川一农民给政府写信:我就是金日成找了33年的特等功臣

不过只有赖永泽被找到了,柴云振还下落不明。金日成先是代表朝鲜国家和人民感谢中国的帮助与支持,后请邓小平帮忙寻找

柴云振

的下落。

柴云振是志愿军十五军的战斗英雄,而十五军前身属于刘伯承、邓小平领导的第二野战军,当时的军长是秦基伟。

刚好秦基伟也在这次会见中,听到金日成提及的柴云振后连忙回答:

“我们现在并不清楚柴云振的情况,一旦打听清楚,一定及时向金主席报告!”

邓小平听后当即指示说:

“尽快派人寻找柴云振,只要他还在这个世界上,哪怕是大海捞针,我们也要把他找到!”

那么这位名叫柴云振的人究竟是谁呢?他立下怎样的功劳,能让金日成寻找整整33年,还能让邓小平如此惦记呢?

1984年,四川一农民给政府写信:我就是金日成找了33年的特等功臣

渡江战役荣获二等功

柴云振1926年出生在四川省岳池县大佛乡,一个贫穷的农民家庭中,由于家境贫穷,12岁就给地主当长工,15岁便挑起了养活全家的重担。

16岁的柴云振为了躲避抓去当壮丁,只身从家乡逃往重庆。当时柴云振的身材矮小,这也导致他找不到一份可以维持生计的工作,只能每天挑着担子开始走街串巷叫卖醪糟。

当时正是国共内战的时候,别说赚钱,连填饱肚子都是一个非常困难的事情。本以为柴云振就这样平平淡淡地生活下去,没想到他还是没能逃过被抓去当壮丁的命运。

1947年,柴云振被一位叶姓保长以20担谷子的价格卖给国民党203师青年军。由于柴云振没有读过书,肚子里没有墨水,所以被安排在203师2旅136团当伙夫。

大家都知道国民党军队内贪污腐败的现象是非常严重的,柴云振经常在部队里看官大的欺负、打骂士兵,甚至不让士兵们吃饱饭等等。这些现象令柴云振极其厌恶当兵,所以每次和解放军作战的时候,他总是躲起来拒绝参战。

1984年,四川一农民给政府写信:我就是金日成找了33年的特等功臣

1948年淮海战役打响前,柴云振所在的部队被迫从四川赶往前线参加战斗。此时的国民党在辽沈战役中失败,大家士气低沉,谁都不愿意去前线充当炮灰,只要和解放军对上,大多数士兵都弃枪逃跑。

据柴云振回忆当时国民党和共产党对士兵的情况相差很大,国民党几乎不给士兵们提供粮食,战士们吃不饱穿不暖,还怎么上战场打仗呢?反之共产党不仅给战士们吃热腾腾的馒头,还用喇叭高喊,振奋士气。

出现这种情况,不少国民党士兵都忍受不了馒头的香味,从而投靠共产党,在众多投共的战士中,柴云振也是其中一个。就这样柴云振加入了人民解放军的行列,后被分到中国人民解放军十五军四十五师警卫连。

在解放军队伍中,柴云振亲眼看到官兵平等的现象,最重要的是解放军战士对俘虏很是优待,根本不存在欺负俘虏的现象。柴云振内心受到启发,他认为共产党是为穷苦人家谋利益的,于是他决定跟随共产党革命到底!

1984年,四川一农民给政府写信:我就是金日成找了33年的特等功臣

1949年4月21日渡江战役爆发,柴云振所在的部队被组织指定为二野渡江先遣队,为全军开路。当信号弹升上天空,我军开始向敌人进攻,由于战场太过猛烈,不少战士都不幸中弹身亡。

柴云振见战友们一个个倒下去,他心中的怒火也被激发出来,只见柴云振瞄准敌人的地堡,扣动扳机,成功将敌人的地堡打下。当柴云振瞄准下一个地堡的时候,却被敌人发现,并调动枪口朝柴云振射击。

由于敌人的炮火太过强烈,导致柴云振所坐的小船晃来晃去,不停摆动。柴云振和同船的战友稳住重心,一边躲避敌人强劲的火力,一边思考接下来该怎么办。

就在这个时候柴云振所坐的船即将靠岸,他抓进机会快速跳下木船,第一个冲向南岸,扫射躲在工事里的敌人。

在前进过程中,部队遭到一处暗堡里的敌人的阻击,渡过江的战士们有很多不幸中弹身亡,柴云振看后立刻卧倒假装中弹,以此来迷惑敌人。随后柴云振悄悄匍匐前进,当他选定一个最佳位置后便架好机枪,对着暗堡里的敌人一顿扫射。

1984年,四川一农民给政府写信:我就是金日成找了33年的特等功臣

经过柴云振不懈的努力,暗堡中很多敌人中枪身亡,有一部分敌人则逃出暗堡,没想到刚逃到门口就被柴云振一梭子子弹给解决了。

柴云振一跃而起,冲上前拉开一颗手榴弹扔进暗堡,就这样暗堡中的敌人全被柴云振一人给消灭了

柴云振在解决完暗堡中的敌人后,冲进暗堡想要看看这究竟是个什么地方。经过查看才知道,原来这只是敌人用来指挥前线的地方。

柴云振缴获了三挺重机枪和许多弹药,与此同时部队源源不断地渡过长江,向南挺进。柴云振和其他战士一起解放了长江南岸许多地方,而柴云振在渡江战役中荣获二等功,成为一名大英雄。

战役结束后,柴云振所在的十五军归四野指挥,全体指挥员在秦基伟的率领下转战其他地区,继续和敌人进行打斗。柴云振因为表现优秀,于1949年12月加入共产党。

1984年,四川一农民给政府写信:我就是金日成找了33年的特等功臣

参加抗美援朝战争

1950年10月柴云振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前往朝鲜准备作战,此时的柴云振担任志愿军15军45师134团8连7班班长。

1951年4、5月份的时候,朝鲜战争规模最大的第五次战役打响了。战役最后当志愿军战士准备向北回撤的时候,敌人突然以13个师的兵力在400多公里战线上开始了全线反击。

5月22日,柴云振和战友们正在回撤,师长崔建工突然被紧急召回,接受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秦基伟亲自交代崔建工:

“为了掩护志愿军总部和伤员们,我们45师要赶赴朴达峰一线阻击敌人北上,我们要不惜一切伤亡和代价,必要顽强对抗10天!”

大家都知道敌军的武器装备是十分精良的,我军想要拖延10天是非常困难的,但再困难也必须完成,因为朴达峰是阻止敌人北上的咽喉。如果敌人将这个地方占领的话,那他们可以充分发挥强大的机械化优势,更加没有难度的向北进军了。

朴达峰是15军最后的防线,一旦被敌人突破的话,那么志愿军战士将非常危险。

1984年,四川一农民给政府写信:我就是金日成找了33年的特等功臣

从5月29日开始,敌人在飞机、大炮、坦克的掩护下,开始向朴达峰发起进攻。敌人的飞机就像是黄蜂般朝我军扑来,志愿军战士防御了一波又一波。

敌人不仅向我军战士开枪,更向他们躲避的山峰开枪,这也导致朴达峰山脊被狂轰滥炸,山头都被打下去几尺,尖尖的山峰瞬间被打成平山。

阻击战打到6月3日,尽管敌人不断向我军进攻,但他们并没能前进一步,只好灰溜溜的走了,换来战斗力更强的第25师。

6月4日,朴达峰激战已经进行了5天5夜,在这五天的时间内,敌人除了在我军阵地前丢下一千多具尸体外,硬是没能前进一步。也正是因为如此,敌人觉得自己在其他国家的军队面前丢失了面子,便派出最为厉害的黑人团。

黑人团从凌晨六点开始向我军进攻,我军战士拼死抵抗,最终只剩下27人。

1984年,四川一农民给政府写信:我就是金日成找了33年的特等功臣

柴云振等人就是在这个时候从师部警卫连抽调去补充三营八连的,大家都知道警卫连是专门保护师首长的安全的,但在这种时候,师首长的安全已经顾不上了。

柴云振和其他战士准备出发的时候,师首长瞪着红红的眼睛,冲着战士们喊道:

“同志们!你们一定要将敌人赶出朝鲜,但现在形势十分紧急,如果我们守不住朴达峰的话,那么我们就会被赶出朝鲜,而鸭绿江的背后就是……”

师首长说到这里突然哽咽,一句话也说不出口,战士们听到这里眼睛也红了,一个个恨不得和敌人同归于尽。紧接着柴云振带着七班的9名战士去朴达峰,准备和敌人拼杀。

一天之内战士们和敌人较量了三次,直到下午2点钟的时候,敌人以3个营的兵力分多路向我军猛攻,占领了我主峰的阵地。防线眼看就要全线崩溃,三营指挥所更是危在旦夕。

当时送饭的炊事员被敌人击中,他挑的饭也被炸翻了。炊事班长见状连忙用围裙兜了一兜子的饭赶往阵地,饿急了的柴云振用手抓了一把就塞进嘴里,没想到差点把牙齿崩掉。

原来饭里全是石头和松枝,白米饭是少之又少的,然而尽管如此他还是放进嘴里,不吃饭就没有力气打仗,没有力气打仗还如何保家卫国呢?

1984年,四川一农民给政府写信:我就是金日成找了33年的特等功臣

柴云振正在嚼嘴里的“沙子饭”,就在这个时候营长大喊:“八连七班!去把阵地给我拿下!”营长继续说:“坚决把山头给我拿下,拿不下就不要回来见我!”

柴云振听后没有说话,因为班里的人都牺牲了,只剩柴云振一人,这让他如何去打?营长一看真的没人了,顺手抓起两个通讯员交给柴云振,通讯员根本没有打仗的经验,但现在好比没有人强,就这样柴云振带着两个通讯员出发了。

取得朴达峰阻击战胜利,柴云振却消失不见

6月5日凌晨,朴达峰阻击战进行到第六天,幸运的是主峰阵地还在我军的手中,不过天亮后柴云振发现阵地只剩自己一人了。

上级虽然没有下达一个人也要死守的命令,但柴云振还是坚持驻守,他挑了六七支加拿大冲锋枪放在左边,又挑了两箱半的手榴弹放在左边。一切准备就绪后,柴云振就坐在这里等着敌人上门。

很快柴云振发现远处的松树正在不停地晃动,他判断是敌人要攻上来了,果然是敌人最厉害的黑人团。先上来一个班,最后来了一个排,当天全亮后,敌人展开了更加大规模的反扑。

1984年,四川一农民给政府写信:我就是金日成找了33年的特等功臣

柴云振利用有利地势,将手榴弹捆成一捆一捆的,然后向敌人所在的方向扔去,再用机枪和冲锋枪轮番向山下的敌人扫射。

柴云振独自一人连续打退了敌人的冲锋,直到中午才将弹药耗尽,手中只剩下一支自动步枪。而这个时候敌人也暂时停止了进攻,可能其他人在这个时候都会放松警惕,但柴云振却不一样。

柴云振一点也不敢大意,他担心这是敌人用来迷惑自己的手段,于是一直强撑着守着整个山头。敌人枪声暂停的时候,柴云振环顾四周,防止敌人偷袭。

谁曾想果然不出他所料,柴云振刚一转头,就看到四个高大的敌人已经冲到20多米远的地方。柴云振本能反应喊了一句:

“缴枪不杀,志愿军优待俘虏!”

刚说完这句话就将敌人给糊弄住了,他们不知道柴云振后方还有多少人。

而柴云振趁着敌人发呆的时候,一梭子子弹打出去,当场打死3个敌人。最后一个敌人距离柴云振只有十多公尺远,他一个箭步上前对准敌人的脑袋就是一枪,但非常可惜的是手枪里没有子弹。

柴云振和敌人都没有料到会出现这种情况,就在紧张的时刻,柴云振连枪带人把他一下子按在交通沟里,两人扭打在一起。柴云振身材矮小,根本不是敌人的对手,但他却不肯放手。

1984年,四川一农民给政府写信:我就是金日成找了33年的特等功臣

当柴云振准备扣敌人眼睛的时候,却不小心被敌人咬住了手指,敌人的力气也是很大的,他手指的肉筋被扯出一尺多长,尽管如此柴云振还是没有放开敌人。

敌人被勇猛的柴云振给吓傻了,也忘了捡枪打,只知道用石头当做武器,两人扭打了许久的时间,最终敌人怕自己命丧于此,便扔下柴云振逃走了。

柴云振此时处于半昏迷状态,当他在模模糊糊中看到敌人要逃走的时候,瞬间拿起手枪对着敌人砰的一声,敌人倒地了,而柴云振也因为受伤太严重而倒地昏迷。

在柴云振和敌人的打斗中,他的指头被敌人咬断,身上更是增添了许多伤口

。战队持续到第八天的时候,增援部队才到主峰阵地,柴云振也因此被送去医院治疗。

朴达峰阻击战,柴云振带领的班共歼敌二百余名,但最令人意外的是仅凭柴云振一人,就消灭了100多名敌人,捣毁敌指挥所一个。柴云振和其他战士保卫了志愿军前线指挥部和后方医院的安全,为志愿军兵团顺利北移赢得了时间。

战后这个连队荣立了集体特等功,被誉为“上甘岭特功八连”,电影《上甘岭》中的八连,就是以这个连队为原型的。

1984年,四川一农民给政府写信:我就是金日成找了33年的特等功臣

1952年5月1日,志愿军政治部发布功字第1号命令,给柴云振记特等功一次,并授予一级战斗英雄称号。

大家都很期待在庆功大会上见到柴云振的样子,但非常可惜的是柴云振并没有出席,他从此消失在大家的视线当中。

找到“失踪”33年的英雄

1980年金日成到北京参加抗美援朝30周年纪念活动,在此期间邓小平接见了他。两人坐在一起回忆起了许多抗美援朝时期的故事,就在这个时候金日成主动提起柴云振,并说:

“我已经找了33年,在朝鲜我派很多人去找,在中国则请有关部门帮忙,但非常可惜的是没有人能够提供有用的情况,不知道柴云振是否牺牲,还请您帮忙寻找。”

邓小平听后问陪同的秦基伟,知不知道柴云振的情况。秦基伟说:“柴云振的确是一位了不起的志愿军,不过我们现在无法联系上他,只知道他当时伤势严重,彭德怀司令员让国内医院不惜一切代价抢救他的性命,然而回国后却下落不明。”

1984年,四川一农民给政府写信:我就是金日成找了33年的特等功臣

听完秦基伟的话后,邓小平对金日成说:

“只要柴云振还活着,我们就算是大海捞针也会将他找到!”

相信小伙伴们看到这里也是十分疑惑,当年柴云振究竟去了哪里呢?为什么没有被部队找到呢?

其实当初柴云振被师警卫连的孙洪发给背回连队指挥部了,进行简单包扎后又被送到后勤野战医院。由于柴云振伤势太过严重,又被送回国进行治疗。

等柴云振从昏迷中醒来后,他已经在包头市的绥远军区后方医院了。柴云振伤势稳定后,医生告诉他:“你的情况还是比较严重的,重度脑震荡,以后不能进行激烈运动,右手也不能打枪。”

医生这句话意味着柴云振再也不能上战场了,这件事对一位老兵来说打击可是非常大的。经过一年的治疗,柴云振基本痊愈,他拿着三等乙级残废军人证书和500公斤大米的字条回家了。

1984年,四川一农民给政府写信:我就是金日成找了33年的特等功臣

寻人启事

直到1984年柴兵荣无意间在《四川日报》上看到一则寻人启事,上面的信息和自己的父亲很是相符,他连忙回家将这件事告诉给父亲。但令人意外的是柴云振并不承认报纸上寻找的人就是自己,他认为同名同姓的人很多,更何况此时的自己是“柴云政”而不是“柴云振”。

柴兵荣找了许多人来劝自己的父亲,但非常可惜的是都没能打动父亲,最后柴兵荣说:“那我们去提供一点消息也行啊!”就这样柴云振在儿子和乡亲们的说服下,向有关部门写了一封信,说明自己的情况。

很快有关部门派人下来调查,经过重重调查,最终证明如今的柴云政就是当初的英雄柴云振!

1984年,四川一农民给政府写信:我就是金日成找了33年的特等功臣

邓小平

1984年10月3日,接到找到柴云振的消息后,远在山西阳泉的孙洪发赶到了湖北老部队,原师警卫连的老文书董贵臣也来到了部队。虽然岁月改变了容颜,但战友情谊未变,3 位老战友一见面便激动地拥抱在一起,老泪纵横。

同时董贵臣也向大家解开了柴云振名字之谜,原来当初柴云振在师警卫连的时候叫“柴云正”,后来改为“柴云政”。由警卫连补入八连时,因为口音问题被写成“柴云振”。仅一字之差,却令柴云振“消失”了整整33年。

33年后表彰大会终于可以召开了,那些静静躺在部队荣誉室内的勋章,也能挂在柴云振的胸前了。

找到柴云振的消息很快就传到北京,邓小平听说后也十分高兴,他欣慰地说:“找到了柴云振,我就放心了!”

1984年,四川一农民给政府写信:我就是金日成找了33年的特等功臣

1985年10月经中央军委批准,柴云振作为代表前往朝鲜,参加我军赴朝作战35周年纪念活动。

在此期间金日成两次接见柴云振,并给他颁发“一级自由独立勋章”。金日成说:

“找到柴云振,应该改过来,你不是烈士,而是活着的英雄!”

柴云振被找到后,各种荣誉纷至沓来,面对这一切他十分谦虚。在采访中柴云振不止一次说过:“我不是什么英雄,我只是一个老兵,我只是完成了组织交给我的任务。如果说是英雄的话,我的战友们才是,我现在拥有的一切,我只能感谢共产党!”

按照相关规定,部队要补发柴云振33年来的工资,这些钱加起来大约有上万元,这在当时那个年代可以说是一笔巨款了。但面对这些柴云振却拒绝了,他知道国家现在也不富裕,他也不想给国家增添麻烦和压力。

1984年,四川一农民给政府写信:我就是金日成找了33年的特等功臣

1996年12月柴云振的孙女柴萍入伍来到爷爷之前所在的部队,部队领导想要照顾一下英雄的后代,让柴萍到机关部门工作。但当柴云振知道后却拒绝了,他坚持让孙女从最基层做起,不希望给后代任何特殊照顾。

柴云振经常教育自己的子孙,要堂堂正正做人,不要走歪门邪道,更不要妄想有什么特权,要时时刻刻怀着感恩之心。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