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1984年,四川一農民給政府寫信:我就是金日成找了33年的特等功臣

1980年,北韓上司人金日成到北京參加抗美援朝30周年紀念活動。在進行完正常的活動後,鄧小平和金日成說起了抗美援朝時湧出的無數個戰鬥英雄。

回憶往日的點點滴滴,金日成脫口而出四個英雄的名字,分别是:

黃繼光、邱少雲、賴永澤和柴雲振

。這四位英雄除了黃繼光和邱少雲已經犧牲,剩下兩個則還在世。

1984年,四川一農民給政府寫信:我就是金日成找了33年的特等功臣

不過隻有賴永澤被找到了,柴雲振還下落不明。金日成先是代表北韓國家和人民感謝中國的幫助與支援,後請鄧小平幫忙尋找

柴雲振

的下落。

柴雲振是志願軍十五軍的戰鬥英雄,而十五軍前身屬于劉伯承、鄧小平上司的第二野戰軍,當時的軍長是秦基偉。

剛好秦基偉也在這次會見中,聽到金日成提及的柴雲振後連忙回答:

“我們現在并不清楚柴雲振的情況,一旦打聽清楚,一定及時向金主席報告!”

鄧小平聽後當即訓示說:

“盡快派人尋找柴雲振,隻要他還在這個世界上,哪怕是大海撈針,我們也要把他找到!”

那麼這位名叫柴雲振的人究竟是誰呢?他立下怎樣的功勞,能讓金日成尋找整整33年,還能讓鄧小平如此惦記呢?

1984年,四川一農民給政府寫信:我就是金日成找了33年的特等功臣

渡江戰役榮獲二等功

柴雲振1926年出生在四川省嶽池縣大佛鄉,一個貧窮的農民家庭中,由于家境貧窮,12歲就給地主當長工,15歲便挑起了養活全家的重擔。

16歲的柴雲振為了躲避抓去當壯丁,隻身從家鄉逃往重慶。當時柴雲振的身材矮小,這也導緻他找不到一份可以維持生計的工作,隻能每天挑着擔子開始走街串巷叫賣醪糟。

當時正是國共内戰的時候,别說賺錢,連填飽肚子都是一個非常困難的事情。本以為柴雲振就這樣平平淡淡地生活下去,沒想到他還是沒能逃過被抓去當壯丁的命運。

1947年,柴雲振被一位葉姓保長以20擔谷子的價格賣給國民黨203師青年軍。由于柴雲振沒有讀過書,肚子裡沒有墨水,是以被安排在203師2旅136團當夥夫。

大家都知道國民黨軍隊内A錢腐敗的現象是非常嚴重的,柴雲振經常在部隊裡看官大的欺負、打罵士兵,甚至不讓士兵們吃飽飯等等。這些現象令柴雲振極其厭惡當兵,是以每次和解放軍作戰的時候,他總是躲起來拒絕參戰。

1984年,四川一農民給政府寫信:我就是金日成找了33年的特等功臣

1948年淮海戰役打響前,柴雲振所在的部隊被迫從四川趕往前線參加戰鬥。此時的國民黨在遼沈戰役中失敗,大家士氣低沉,誰都不願意去前線充當炮灰,隻要和解放軍對上,大多數士兵都棄槍逃跑。

據柴雲振回憶當時國民黨和共産黨對士兵的情況相差很大,國民黨幾乎不給士兵們提供糧食,戰士們吃不飽穿不暖,還怎麼上戰場打仗呢?反之共産黨不僅給戰士們吃熱騰騰的饅頭,還用喇叭高喊,振奮士氣。

出現這種情況,不少國民黨士兵都忍受不了饅頭的香味,進而投靠共産黨,在衆多投共的戰士中,柴雲振也是其中一個。就這樣柴雲振加入了人民解放軍的行列,後被分到中國人民解放軍十五軍四十五師警衛連。

在解放軍隊伍中,柴雲振親眼看到官兵平等的現象,最重要的是解放軍戰士對俘虜很是優待,根本不存在欺負俘虜的現象。柴雲振内心受到啟發,他認為共産黨是為窮苦人家謀利益的,于是他決定跟随共産黨革命到底!

1984年,四川一農民給政府寫信:我就是金日成找了33年的特等功臣

1949年4月21日渡江戰役爆發,柴雲振所在的部隊被組織指定為二野渡江先遣隊,為全軍開路。當信号彈升上天空,我軍開始向敵人進攻,由于戰場太過猛烈,不少戰士都不幸中彈身亡。

柴雲振見戰友們一個個倒下去,他心中的怒火也被激發出來,隻見柴雲振瞄準敵人的地堡,扣動扳機,成功将敵人的地堡打下。當柴雲振瞄準下一個地堡的時候,卻被敵人發現,并調動槍口朝柴雲振射擊。

由于敵人的炮火太過強烈,導緻柴雲振所坐的小船晃來晃去,不停擺動。柴雲振和同船的戰友穩住重心,一邊躲避敵人強勁的火力,一邊思考接下來該怎麼辦。

就在這個時候柴雲振所坐的船即将靠岸,他抓進機會快速跳下木船,第一個沖向南岸,掃射躲在工事裡的敵人。

在前進過程中,部隊遭到一處暗堡裡的敵人的阻擊,渡過江的戰士們有很多不幸中彈身亡,柴雲振看後立刻卧倒假裝中彈,以此來迷惑敵人。随後柴雲振悄悄匍匐前進,當他標明一個最佳位置後便架好機槍,對着暗堡裡的敵人一頓掃射。

1984年,四川一農民給政府寫信:我就是金日成找了33年的特等功臣

經過柴雲振不懈的努力,暗堡中很多敵人中槍身亡,有一部分敵人則逃出暗堡,沒想到剛逃到門口就被柴雲振一梭子子彈給解決了。

柴雲振一躍而起,沖上前拉開一顆手榴彈扔進暗堡,就這樣暗堡中的敵人全被柴雲振一人給消滅了

柴雲振在解決完暗堡中的敵人後,沖進暗堡想要看看這究竟是個什麼地方。經過檢視才知道,原來這隻是敵人用來指揮前線的地方。

柴雲振繳獲了三挺重機槍和許多彈藥,與此同時部隊源源不斷地渡過長江,向南挺進。柴雲振和其他戰士一起解放了長江南岸許多地方,而柴雲振在渡江戰役中榮獲二等功,成為一名大英雄。

戰役結束後,柴雲振所在的十五軍歸四野指揮,全體指揮員在秦基偉的率領下轉戰其他地區,繼續和敵人進行打鬥。柴雲振因為表現優秀,于1949年12月加入共産黨。

1984年,四川一農民給政府寫信:我就是金日成找了33年的特等功臣

參加抗美援朝戰争

1950年10月柴雲振參加中國人民志願軍,前往北韓準備作戰,此時的柴雲振擔任志願軍15軍45師134團8連7班班長。

1951年4、5月份的時候,北韓戰争規模最大的第五次戰役打響了。戰役最後當志願軍戰士準備向北回撤的時候,敵人突然以13個師的兵力在400多公裡戰線上開始了全線反擊。

5月22日,柴雲振和戰友們正在回撤,師長崔建工突然被緊急召回,接受了一個非常重要的任務。秦基偉親自交代崔建工:

“為了掩護志願軍總部和傷員們,我們45師要趕赴樸達峰一線阻擊敵人北上,我們要不惜一切傷亡和代價,必要頑強對抗10天!”

大家都知道敵軍的武器裝備是十分精良的,我軍想要拖延10天是非常困難的,但再困難也必須完成,因為樸達峰是阻止敵人北上的咽喉。如果敵人将這個地方占領的話,那他們可以充分發揮強大的機械化優勢,更加沒有難度的向北進軍了。

樸達峰是15軍最後的防線,一旦被敵人突破的話,那麼志願軍戰士将非常危險。

1984年,四川一農民給政府寫信:我就是金日成找了33年的特等功臣

從5月29日開始,敵人在飛機、大炮、坦克的掩護下,開始向樸達峰發起進攻。敵人的飛機就像是黃蜂般朝我軍撲來,志願軍戰士防禦了一波又一波。

敵人不僅向我軍戰士開槍,更向他們躲避的山峰開槍,這也導緻樸達峰山脊被狂轟濫炸,山頭都被打下去幾尺,尖尖的山峰瞬間被打成平山。

阻擊戰打到6月3日,盡管敵人不斷向我軍進攻,但他們并沒能前進一步,隻好灰溜溜的走了,換來戰鬥力更強的第25師。

6月4日,樸達峰激戰已經進行了5天5夜,在這五天的時間内,敵人除了在我軍陣地前丢下一千多具屍體外,硬是沒能前進一步。也正是因為如此,敵人覺得自己在其他國家的軍隊面前丢失了面子,便派出最為厲害的黑人團。

黑人團從淩晨六點開始向我軍進攻,我軍戰士拼死抵抗,最終隻剩下27人。

1984年,四川一農民給政府寫信:我就是金日成找了33年的特等功臣

柴雲振等人就是在這個時候從師部警衛連抽調去補充三營八連的,大家都知道警衛連是專門保護師首長的安全的,但在這種時候,師首長的安全已經顧不上了。

柴雲振和其他戰士準備出發的時候,師首長瞪着紅紅的眼睛,沖着戰士們喊道:

“同志們!你們一定要将敵人趕出北韓,但現在形勢十分緊急,如果我們守不住樸達峰的話,那麼我們就會被趕出北韓,而鴨綠江的背後就是……”

師首長說到這裡突然哽咽,一句話也說不出口,戰士們聽到這裡眼睛也紅了,一個個恨不得和敵人同歸于盡。緊接着柴雲振帶着七班的9名戰士去樸達峰,準備和敵人拼殺。

一天之内戰士們和敵人較量了三次,直到下午2點鐘的時候,敵人以3個營的兵力分多路向我軍猛攻,占領了我主峰的陣地。防線眼看就要全線崩潰,三營指揮所更是危在旦夕。

當時送飯的炊事員被敵人擊中,他挑的飯也被炸翻了。炊事班長見狀連忙用圍裙兜了一兜子的飯趕往陣地,餓急了的柴雲振用手抓了一把就塞進嘴裡,沒想到差點把牙齒崩掉。

原來飯裡全是石頭和松枝,白米飯是少之又少的,然而盡管如此他還是放進嘴裡,不吃飯就沒有力氣打仗,沒有力氣打仗還如何保家衛國呢?

1984年,四川一農民給政府寫信:我就是金日成找了33年的特等功臣

柴雲振正在嚼嘴裡的“沙子飯”,就在這個時候營長大喊:“八連七班!去把陣地給我拿下!”營長繼續說:“堅決把山頭給我拿下,拿不下就不要回來見我!”

柴雲振聽後沒有說話,因為班裡的人都犧牲了,隻剩柴雲振一人,這讓他如何去打?營長一看真的沒人了,順手抓起兩個通訊員交給柴雲振,通訊員根本沒有打仗的經驗,但現在好比沒有人強,就這樣柴雲振帶着兩個通訊員出發了。

取得樸達峰阻擊戰勝利,柴雲振卻消失不見

6月5日淩晨,樸達峰阻擊戰進行到第六天,幸運的是主峰陣地還在我軍的手中,不過天亮後柴雲振發現陣地隻剩自己一人了。

上級雖然沒有下達一個人也要死守的指令,但柴雲振還是堅持駐守,他挑了六七支加拿大沖鋒槍放在左邊,又挑了兩箱半的手榴彈放在左邊。一切準備就緒後,柴雲振就坐在這裡等着敵人上門。

很快柴雲振發現遠處的松樹正在不停地晃動,他判斷是敵人要攻上來了,果然是敵人最厲害的黑人團。先上來一個班,最後來了一個排,當天全亮後,敵人展開了更加大規模的反撲。

1984年,四川一農民給政府寫信:我就是金日成找了33年的特等功臣

柴雲振利用有利地勢,将手榴彈捆成一捆一捆的,然後向敵人所在的方向扔去,再用機槍和沖鋒槍輪番向山下的敵人掃射。

柴雲振獨自一人連續打退了敵人的沖鋒,直到中午才将彈藥耗盡,手中隻剩下一支自動步槍。而這個時候敵人也暫時停止了進攻,可能其他人在這個時候都會放松警惕,但柴雲振卻不一樣。

柴雲振一點也不敢大意,他擔心這是敵人用來迷惑自己的手段,于是一直強撐着守着整個山頭。敵人槍聲暫停的時候,柴雲振環顧四周,防止敵人偷襲。

誰曾想果然不出他所料,柴雲振剛一轉頭,就看到四個高大的敵人已經沖到20多米遠的地方。柴雲振本能反應喊了一句:

“繳槍不殺,志願軍優待俘虜!”

剛說完這句話就将敵人給糊弄住了,他們不知道柴雲振後方還有多少人。

而柴雲振趁着敵人發呆的時候,一梭子子彈打出去,當場打死3個敵人。最後一個敵人距離柴雲振隻有十多公尺遠,他一個箭步上前對準敵人的腦袋就是一槍,但非常可惜的是手槍裡沒有子彈。

柴雲振和敵人都沒有料到會出現這種情況,就在緊張的時刻,柴雲振連槍帶人把他一下子按在交通溝裡,兩人扭打在一起。柴雲振身材矮小,根本不是敵人的對手,但他卻不肯放手。

1984年,四川一農民給政府寫信:我就是金日成找了33年的特等功臣

當柴雲振準備扣敵人眼睛的時候,卻不小心被敵人咬住了手指,敵人的力氣也是很大的,他手指的肉筋被扯出一尺多長,盡管如此柴雲振還是沒有放開敵人。

敵人被勇猛的柴雲振給吓傻了,也忘了撿槍打,隻知道用石頭當做武器,兩人扭打了許久的時間,最終敵人怕自己命喪于此,便扔下柴雲振逃走了。

柴雲振此時處于半昏迷狀态,當他在模模糊糊中看到敵人要逃走的時候,瞬間拿起手槍對着敵人砰的一聲,敵人倒地了,而柴雲振也因為受傷太嚴重而倒地昏迷。

在柴雲振和敵人的打鬥中,他的指頭被敵人咬斷,身上更是增添了許多傷口

。戰隊持續到第八天的時候,增援部隊才到主峰陣地,柴雲振也是以被送去醫院治療。

樸達峰阻擊戰,柴雲振帶領的班共殲敵二百餘名,但最令人意外的是僅憑柴雲振一人,就消滅了100多名敵人,搗毀敵指揮所一個。柴雲振和其他戰士保衛了志願軍前線指揮部和後方醫院的安全,為志願軍兵團順利北移赢得了時間。

戰後這個連隊榮立了集體特等功,被譽為“上甘嶺特功八連”,電影《上甘嶺》中的八連,就是以這個連隊為原型的。

1984年,四川一農民給政府寫信:我就是金日成找了33年的特等功臣

1952年5月1日,志願軍政治部釋出功字第1号指令,給柴雲振記特等功一次,并授予一級戰鬥英雄稱号。

大家都很期待在慶功大會上見到柴雲振的樣子,但非常可惜的是柴雲振并沒有出席,他從此消失在大家的視線當中。

找到“失蹤”33年的英雄

1980年金日成到北京參加抗美援朝30周年紀念活動,在此期間鄧小平接見了他。兩人坐在一起回憶起了許多抗美援朝時期的故事,就在這個時候金日成主動提起柴雲振,并說:

“我已經找了33年,在北韓我派很多人去找,在中國則請有關部門幫忙,但非常可惜的是沒有人能夠提供有用的情況,不知道柴雲振是否犧牲,還請您幫忙尋找。”

鄧小平聽後問陪同的秦基偉,知不知道柴雲振的情況。秦基偉說:“柴雲振的确是一位了不起的志願軍,不過我們現在無法聯系上他,隻知道他當時傷勢嚴重,彭德懷司令員讓國内醫院不惜一切代價搶救他的性命,然而回國後卻下落不明。”

1984年,四川一農民給政府寫信:我就是金日成找了33年的特等功臣

聽完秦基偉的話後,鄧小平對金日成說:

“隻要柴雲振還活着,我們就算是大海撈針也會将他找到!”

相信小夥伴們看到這裡也是十分疑惑,當年柴雲振究竟去了哪裡呢?為什麼沒有被部隊找到呢?

其實當初柴雲振被師警衛連的孫洪發給背回連隊指揮部了,進行簡單包紮後又被送到後勤野戰醫院。由于柴雲振傷勢太過嚴重,又被送回國進行治療。

等柴雲振從昏迷中醒來後,他已經在標頭市的綏遠軍區後方醫院了。柴雲振傷勢穩定後,醫生告訴他:“你的情況還是比較嚴重的,重度腦震蕩,以後不能進行激烈運動,右手也不能打槍。”

醫生這句話意味着柴雲振再也不能上戰場了,這件事對一位老兵來說打擊可是非常大的。經過一年的治療,柴雲振基本痊愈,他拿着三等乙級殘廢軍人證書和500公斤大米的字條回家了。

1984年,四川一農民給政府寫信:我就是金日成找了33年的特等功臣

尋人啟事

直到1984年柴兵榮無意間在《四川日報》上看到一則尋人啟事,上面的資訊和自己的父親很是相符,他連忙回家将這件事告訴給父親。但令人意外的是柴雲振并不承認報紙上尋找的人就是自己,他認為同名同姓的人很多,更何況此時的自己是“柴雲政”而不是“柴雲振”。

柴兵榮找了許多人來勸自己的父親,但非常可惜的是都沒能打動父親,最後柴兵榮說:“那我們去提供一點消息也行啊!”就這樣柴雲振在兒子和鄉親們的說服下,向有關部門寫了一封信,說明自己的情況。

很快有關部門派人下來調查,經過重重調查,最終證明如今的柴雲政就是當初的英雄柴雲振!

1984年,四川一農民給政府寫信:我就是金日成找了33年的特等功臣

鄧小平

1984年10月3日,接到找到柴雲振的消息後,遠在山西陽泉的孫洪發趕到了湖北老部隊,原師警衛連的老文書董貴臣也來到了部隊。雖然歲月改變了容顔,但戰友情誼未變,3 位老戰友一見面便激動地擁抱在一起,老淚縱橫。

同時董貴臣也向大家解開了柴雲振名字之謎,原來當初柴雲振在師警衛連的時候叫“柴雲正”,後來改為“柴雲政”。由警衛連補入八連時,因為口音問題被寫成“柴雲振”。僅一字之差,卻令柴雲振“消失”了整整33年。

33年後表彰大會終于可以召開了,那些靜靜躺在部隊榮譽室内的勳章,也能挂在柴雲振的胸前了。

找到柴雲振的消息很快就傳到北京,鄧小平聽說後也十分高興,他欣慰地說:“找到了柴雲振,我就放心了!”

1984年,四川一農民給政府寫信:我就是金日成找了33年的特等功臣

1985年10月經中央軍委準許,柴雲振作為代表前往北韓,參加我軍赴朝作戰35周年紀念活動。

在此期間金日成兩次接見柴雲振,并給他頒發“一級自由獨立勳章”。金日成說:

“找到柴雲振,應該改過來,你不是烈士,而是活着的英雄!”

柴雲振被找到後,各種榮譽紛至沓來,面對這一切他十分謙虛。在采訪中柴雲振不止一次說過:“我不是什麼英雄,我隻是一個老兵,我隻是完成了組織交給我的任務。如果說是英雄的話,我的戰友們才是,我現在擁有的一切,我隻能感謝共産黨!”

按照相關規定,部隊要補發柴雲振33年來的工資,這些錢加起來大約有上萬元,這在當時那個年代可以說是一筆巨款了。但面對這些柴雲振卻拒絕了,他知道國家現在也不富裕,他也不想給國家增添麻煩和壓力。

1984年,四川一農民給政府寫信:我就是金日成找了33年的特等功臣

1996年12月柴雲振的孫女柴萍入伍來到爺爺之前所在的部隊,部隊上司想要照顧一下英雄的後代,讓柴萍到機關部門工作。但當柴雲振知道後卻拒絕了,他堅持讓孫女從最基層做起,不希望給後代任何特殊照顧。

柴雲振經常教育自己的子孫,要堂堂正正做人,不要走歪門邪道,更不要妄想有什麼特權,要時時刻刻懷着感恩之心。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