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战士,他们从骨头中透漏着坚韧不拔的精神,他们迎难而上,从未有过退缩。但在长征的过程中,他们遭受了一系列的打击,其中最惨烈的莫过于湘江战役了,但在湘江战役之前的甘溪战役中,也受到了重创。全军伤亡过半,原本九千的兵力剩余不到四千。而使我军遭受这么大损失的国军将领就是白崇禧手下的悍将廖磊。

廖磊毕业于保定军校,加入了湘军,一直追随唐生智,后来唐生智下野之后,他就投奔了白崇禧。他和白崇禧的关系非常好,在将桂战争爆发的时候,廖磊救过白崇禧的命。廖磊在战场上勇猛作战,他的本领是大家所认同的,可以说,对于红军而言,廖磊就是心头大患。
当时,廖磊担任桂军第七军的军长,这支部队也是桂军的王牌军队。因为反围剿失败的原因,红军被迫开始长征,为了探路,萧克率领的部队在经过一个多月的行军之后,抵达贵州甘溪。结果,在甘溪聚集了重重敌军对红军进行阻截,担任指挥的就是廖磊。我军和敌军鏖战了半个多月,在敌强我弱的趋势下,遭到了沉重的打击,死伤超过一半之多。在甘溪战役之后,廖磊又在湘江战役中对红三团造成损失。按理说,廖磊对我军造成如此大的损失,提到此人应该对他恨之入骨,但是廖磊之后所做的事,却又让人心生敬意。
1937年,淞沪会战爆发,刚刚升任21集团军司令的廖磊主动请缨来到淞沪前线,本可以在后方享受荣华富贵的他,带领部队立即加入了战斗,打败了日军两个精锐师团。在后来的徐州会战中,廖磊地下属周元在只有两千兵力的情况下死守蒙城,面对日军猛烈地进攻,周元只能向廖磊求助,但当时的廖磊自顾不暇,只能让周元死守,最终只有21人突围,周元也牺牲了。武汉会战,廖磊因受到重创主动要求在日军后方的大别山组建游击部队。他充分利用群众力量,收复了大量被日军占领的失地。
然而遗憾的是,在1939年,廖磊突发脑溢血去世了。在临终前,他唯一牵挂的就是国家,他希望自己的部下努力抗战,绝对不能让日军踏进大别山。
虽然廖磊曾经给红军带来很大的伤害,但毕竟阵营不同,各为其主,而且他在抗日战争中,也做出的贡献是卓越的,因此我军也没有对他之前的作为斤斤计较,相反,在他去世的时候,我军重要的人物:朱老总、叶挺、项英等都送去了挽联,表达对这位抗日名将的敬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