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识人之能的重要性,范蠡和文种的不同结局

越王勾践灭吴兴国,有两大功臣,一个是范蠡,一个是文种。勾践先前战败时, 范蠡教勾践以韬晦之术,使其隐忍暂渡难关,并亲随勾践在吴国做了好几年人质,受尽了苦难。文种提出了灭吴的七种方法,勾践按此计谋,终于打败了吴国,称霸一时。

识人之能的重要性,范蠡和文种的不同结局

胜利到来之时,越国上下人人欢庆,只有范蠡一人竟是眉头紧皱,闷闷不乐。凭他对勾践多年的观察和了解,范蠡预感到了将来才会发生的灾难。他在出逃之后,曾给文种送来一封信说:“狡兔死,走狗烹;高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越王这个人,长长的脖子,尖尖的嘴,面貌凶诈,其心难测,可与共患难,不可与共欢乐。你如果不尽早离开他,必遭祸事。”

文种自恃功高,缺乏范蠡的识人之能,便认为范蠡危言耸听,小题大做。他虽没有听从范蠡的劝告,却也小心戒备起来,从此称病在家,不问国事。勾践为人奸险,疑心甚重,他深知文种的才能高超,便有心将他除去。何况吴国已灭,再也用不着他了,万一他要作起乱来,自己根本就不是他的对手。

识人之能的重要性,范蠡和文种的不同结局

越王有此机心,文种的悲剧命运便注定了。勾践以探病为名,来到文种府上,对他冷冷地说:“先生教我七种灭吴之策,实在高明的很哪!我只用的三种,就把吴国灭了,剩下的四种方法,先生准备用它对付谁呀?”文种不明就里,还如实回答说:“吴国已灭,它自无用处了。”勾践冷笑一声,阴声道:“不然,我的地下先人尚需有人辅佐,先生大才可足当此任了。”勾践留下一把名为“屡镂”的宝剑,言罢便走。文种这时才明白,勾践已不容他活在世上了。他痛悔难当,眼泪纵横,想起先前范蠡的劝告,更是肝肠寸断,恨己失察于人,方有今日之祸。唏嘘良久,自刎而死。

识人之能的重要性,范蠡和文种的不同结局

缺乏对人的深刻了解和正确认识,对每时每刻都要和别人打交道的我们来说,若想应对自如,趋利避害,走向成功,那实在是不可能的事。因此,要了解人性,看清人的优缺点,掌握人的心理,提高我们的识人之能。看官老爷您说对吗?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