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看看大清第一行书家,如何靠演技,逃过了来自乾隆爷的灭门之祸?

看看大清第一行书家,如何靠演技,逃过了来自乾隆爷的灭门之祸?

《天下粮仓》中,刚正不阿清正廉洁的梁诗正(周华饰演)

梁诗正,清朝第一行书书法家,被誉为“最美的行书”。

01

乾隆二十年(公元1755年),辞官回到杭州老家的原刑部尚书梁诗正,正在书房读书,家人来报,昔日老部下富勒浑专程拜访。

梁诗正热情相迎,简单交谈后,梁诗正面色不变,内心却万分紧张。

年初,原军机大臣鄂尔泰的得意门生胡中藻因为一句“一把心肠论浊清”,被判斩首于市。

熟知历史的梁诗正很清楚,这种因言获罪的根源,必然来自高高在上的乾隆皇帝。

而今当初的下属富勒浑,刚被任命为浙江按察使(约等同省政法委书记),上任伊始,就来拜访自己这退休之人,话里话外总想让他谈谈对胡中藻一案的看法,其目的何在,不言而喻。

看看大清第一行书家,如何靠演技,逃过了来自乾隆爷的灭门之祸?

富勒浑(乾隆五十一年,任两广总督之时,被收受贿赂的手下“株连”了)

02

梁诗正的猜测完全正确,富勒浑此次登门确实奉有乾隆密旨。

为了打击朋党,加强集权,乾隆大兴文字狱,如今整个朝廷,大臣们都唯唯诺诺。

皇帝却并不满足,他想知道,是否有人对处死胡中藻心有怨言。

3年前,年富力强的梁诗正因父亲老迈为由辞职回乡,生性多疑的乾隆一直怀疑他心有不满。

此次,密谕被委以重任的富勒浑,留心探访,据实上报,如果梁诗正流露出一两句怨言,定会给整个家族带来滔天巨祸。

猜测出客人来意的梁诗正言语谨慎,对答得滴水不漏。

交谈许久,富勒浑告辞离去,向乾隆上报说:大家都知道我是您忠实的仆人。刚刚上任,梁诗正还不怎么信任我,没有说什么过分的话语。

过了半个多月,听闻梁诗正患有耳疾,便以探病为由,再次来访。

这一次,宾主二人交谈得渐渐亲密,也开始聊一些敏感话题。

当富勒浑再一次提起近来最热门的胡中藻一案,梁诗正拍案而起,他脸涨得通红。

大声怒斥被砍了脑袋的胡中藻丧心病狂,完全应该凌迟处死,说到激动之处,梁诗正须发皆张,摔杯痛骂。

当谈起万岁居然只是将他砍头了事,如此宽宏大量,梁诗正含泪感叹圣上仁慈。

骂完了胡中藻,梁诗正又故作亲密的低声告诫这个昔日下属:笔墨容易招惹是非,人在官场,一切字迹定要小心,免得招来祸患。

交心完毕,两人惺惺惜别,当府门紧闭,梁诗正擦去额头冷汗,又过了一关呀。

看看大清第一行书家,如何靠演技,逃过了来自乾隆爷的灭门之祸?

《月曼清游图册》三月“闲亭对弈”(陈枚绘梁诗正书)

03

此时正当杨梅成熟季节,富勒浑派人给梁府送去二篓,作为回礼,梁诗正手写一副对联答谢。

富勒浑暗暗高兴,因为上次相聚,梁诗正曾告诫自己,不要轻易赠人文字,如今,以对联相送,看来是没有把自己当做外人。

他趁热打铁,又送去荔枝一盘,果然,次日梁诗正亲来看望。

如此又过两日,富勒浑认为时机成熟,便以回拜为名,第三次来到梁家。

得知富勒浑再次登门,梁诗正稳定心神,脑海里演示了一番该如何表现的动作和台词,快步出迎。

这次会谈,梁诗正拿出全套演技,先谈起当初共事时种种交往,又提起在京儿子的家书,增进感情。

最后一再劝导昔日旧友,万不可以字迹与人交往,哪怕是无用的稿纸,也要记得随时焚毁。

富勒浑再三言语试探,梁诗正忽而大骂胡中藻为乱臣贼子,忽而流泪赞叹乾隆帝仁慈英明,除此之外,就是叙旧和力劝富勒浑忠君爱国。

看看大清第一行书家,如何靠演技,逃过了来自乾隆爷的灭门之祸?

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乾隆)画像

04

一无所获的富勒浑后来向乾隆奏报,经过再三观察,梁诗正言行谨慎,没有不忠话语。

得到结果的乾隆笑了,御笔朱批:既然知道谨慎惧怕,那就不至于有怨言,到此为止吧。

梁诗正通过自己的小心谨慎,免除了一场灭门之祸。

乾隆二十四年(1759),在家为父亲丁忧不到一年的梁诗正,就被乾隆召回。

直到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梁诗正去世,年67岁。

乾隆帝亲谕皇子祭奠,并赏银千两。赠太保,入贤良祠。赐祭葬,谥号文庄。

乾隆二十九年(1764),梁诗正灵柩归里。

乾隆帝下谕旨,令沿途二十里内的文武官员亲赴治奠,并派人护送,直到平安抵达江南。

真是:人生如戏,全靠演技!

另一位叫张廷玉的倒霉人,就没这么走运了,他的故事之前说过~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