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她问父亲:我有多少嫁妆?父亲:一火车!她以为是玩笑,结果竟然成真

不知道大家听过“十里红妆”这个民俗没,它最早起源于南宋初期,当年刚登基不久的宋高宗赵构被金兵追杀,一路逃到了宁绍平原,眼看着前无去路,后有追兵,赵构认为自己必死无疑,结果一位浣纱的村姑把他藏在了自己的衣服下面,成功助赵构躲过一劫,于是赵构承诺日后来娶这位姑娘。

她问父亲:我有多少嫁妆?父亲:一火车!她以为是玩笑,结果竟然成真

结果对方根本就没想嫁给皇上,于是在赵构来之前,她就请求家家户户都挂上围裙(当年赵构与其约定,在自家挂上围裙,方便赵构找她),搞得赵构根本找不到救他的姑娘,只好下旨——“浙东女子尽封王”,即这里的女子出嫁时可以享受半副鸾驾,半副凤仪的尊贵待遇。

虽然目前并没有确切的史料可以考察这个故事,但浙江女子出嫁半副銮驾的待遇却一直延续到了解放初年,当时的人们为了配得上这个尊贵待遇,便倾尽全家之力,给出嫁的女儿凑满嫁妆,啥锅碗瓢盆、金银首饰、床单被褥,必须齐活,装满大红箱子,由挑夫送去男方家,给足排场,免得女儿嫁过去被婆家看不起,这便是浙江著名的“十里红妆”。

她问父亲:我有多少嫁妆?父亲:一火车!她以为是玩笑,结果竟然成真

清朝末年,有一位大户人家的小姐要出嫁了,她的排场,可比“十里红妆”还要夸张得多,因为她的父亲足足为她准备了“一火车的嫁妆”,她的父亲是谁?为何能如此财大气粗?

陈启泰,出生于1842年,乃同治七年翰林院庶吉士,后来由于直言敢谏,得到同治帝的认可,晋升为监察御史,这位刚正不阿的监察御史一路弹劾了粮道崔尊彝、永昌知府潘英章、户部尚书王文韶等,导致80多人被罢官,一夜之间引起轰动。

她问父亲:我有多少嫁妆?父亲:一火车!她以为是玩笑,结果竟然成真

1907年,陈启泰直接升任江苏巡抚,乃正2品的大官,可谓官运亨通,但是对他来说,一直有一个遗憾,那就是始终没能生下一个女儿。直到陈启泰58岁那年,女儿陈徵才呱呱坠地,老来得女的陈启泰把自己的爱都给了女儿,还早早为其挑好了丈夫,那就是袁世凯的六子袁克桓。

某日,陈启泰和女儿在逛街,恰好看到一户人家迎亲,十分热闹,年仅7岁的陈徵对着父亲天真无邪地问道,我以后出嫁会有多少嫁妆呀?陈启泰先是一愣,思考过后严肃地说:“父亲会给你准备一火车的嫁妆!”小陈徵开心地拍手,此时的她不知道,父亲把她的玩笑话当了真。

她问父亲:我有多少嫁妆?父亲:一火车!她以为是玩笑,结果竟然成真

1909年6月,陈启泰病重,眼看着就要离开人世了,在生命的最后时光里,陈启泰只是反复对着家人强调一件事,那就是一定要让女儿风风光光嫁出去,嫁妆得多到用火车拉过去!见到家人们应允后,陈启泰闭上了眼睛,享年67岁。

虽然陈启泰去世了,但陈家依旧是当时有头有脸的大家族,不过等到陈徵长大成人,袁世凯已经去世,袁家走向衰落,与陈家的婚事也只能一拖再拖。

她问父亲:我有多少嫁妆?父亲:一火车!她以为是玩笑,结果竟然成真

1918年,袁克桓的母亲杨氏(袁世凯的第五个姨太太)亲自上门,希望陈家兑现当年的婚事,不久之后,陈徵出嫁,陈家按照老爷子的遗愿,为陈徵准备了足足一列车的嫁妆,风风光光嫁进了袁家。

她问父亲:我有多少嫁妆?父亲:一火车!她以为是玩笑,结果竟然成真

婚后夫妻二人感情和谐,陈徵把袁克桓照顾得很好,袁克桓后来参与创办了江南水泥厂(南京)、北京琉璃水泥厂等企业,日子也是越过越红火,陈老爷子当年果然没有选错人。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