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高俅明明是个泼皮无赖,为何能够发迹做到太尉呢?

水浒第一回,金圣叹认为是楔子。所谓楔子,就是引子,是要引出以后的故事。这个评价,其实相当到位,所以,在金圣叹点评的水浒中,原著的第二回,才是真正的第一回。而第一回,说的是高俅发迹,官至太尉,上任第一天就公报私仇,借机治昔日的仇人之子王进的故事。

高俅明明是个泼皮无赖,为何能够发迹做到太尉呢?

高俅上任第一天点卯,大家说王进生病,已经请假了不能来。高俅说,既然请了假就说明他是装病在家,逼着王进来;王进刚来,高俅就说你生病了怎么能来呢?瞧瞧高俅这招,十足的泼皮无赖。

这也难怪,毕竟高俅就是无赖出身。问题是,高俅这样的无赖,为什么能发迹,而且一直官至太尉呢?其实,这不仅仅是因为宋徽宗对他宠信,主要有两方面原因。

高俅明明是个泼皮无赖,为何能够发迹做到太尉呢?

首先,高俅运气好

高俅之所以能被宋徽宗所赏识,是因为他跟宋徽宗有了接触的机会。正常情况下,一个小混混,一个曾经被逐出东京城的小混混,一个有过案底的小混混,是很难混好人生的,毕竟大家都不喜欢他。

然而,高俅运气太好了,别人不喜欢他,却也不敢得罪他。

高俅本来帮一个公子哥儿使钱,就是每天带着公子哥吃喝玩乐,落两个赏钱用。但是,公子哥父亲知道后,就告了高俅。结果,开封府府尹直接把高俅赶出东京城,不许人家收留他,高俅只得投奔柳世权。

高俅明明是个泼皮无赖,为何能够发迹做到太尉呢?

但是,每两年朝廷大赦天下,高俅的罪被免了,所以他又能回到东京城,做个京漂了。

柳世权把高俅推荐给董将仕,董将仕把高俅推荐给小苏学士,小苏学士把高俅推荐给小王督太尉,而小王督太尉,也就是王晋卿正是宋徽宗的姐夫(水浒中是这样,正史中,王晋卿是宋徽宗姑父)。关键是,宋徽宗未称帝时,和王晋卿关系不错,两人都喜欢绘画。

高俅就是在替王晋卿给宋徽宗送玉器时,接触到了宋徽宗。

高俅明明是个泼皮无赖,为何能够发迹做到太尉呢?

如果高俅没有被这样辗转推荐,就不可能做王晋卿的亲随,如果他不做亲随就不可能接触宋徽宗,就不可能发迹。这就是高俅的运气,也是靠贵人。因为董将仕、小苏学士都怕把高俅留在身边,这样反而把高俅一步步推了上去。

运气(或者说贵人的推荐),是高俅发迹的基础。

其次,徽宗喜欢玩

高俅接触到宋徽宗还不行,不是他能发迹的保证。实际上,高俅之所以能发迹,是因为端王(后来的宋徽宗)喜欢玩,两人有共同爱好。

高俅明明是个泼皮无赖,为何能够发迹做到太尉呢?

人有了爱好,某种程度上来说,就有了软肋,容易受爱好的控制。

找人办事送礼时,大家都知道投其所好,为什么?因为他有了爱好,别人就有了切入的机会。如果一个人不爱钱,不好色,没有其他爱好,就不好下手。端王有了爱好,所以高俅知道怎么切入,不过他不是下手,而是下脚。

那个气毬腾地起来,端王接个不着,向人丛里直滚到高俅身边。那高俅见气毬来,也是一时的胆量,使个鸳鸯拐,踢还端王。——《水浒传》

高俅明明是个泼皮无赖,为何能够发迹做到太尉呢?

高俅真的是因为忍不住吗?不是。其实他知道端王喜欢踢毬,毕竟端王在那踢得正欢呢。换个场景,假设端王是在观看别人踢毬,自己没有参与,或者是端王正在训斥踢毬的人,高俅肯定不会踢出那一脚。

而且,高俅还故意使出了看家本领,显示出自己的专业,这很明显是秀自己的本领。端王本就爱好踢毬,一看高俅这么专业,岂能不动心?所以,端王的爱好,成了他的软肋,直接被高俅看出来了。高俅这是投机取巧,投其所好。

高俅明明是个泼皮无赖,为何能够发迹做到太尉呢?

由共同爱好,后来就发展为信任,再加上宋徽宗不会做皇帝,所以高俅不懂军事,到边关挂名拿到军功,半年就被提拔成了太尉。

综合而言,高俅的发迹,不仅仅是因为宋徽宗昏庸,和高俅本身的运气(贵人无意帮助)以及宋徽宗的爱好有关。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