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二战时,法国为了能保护自己国家的领土完整,他们修筑了著名的马奇诺防线来抵御德国的进攻。这条防线修得很长,延伸到了荷兰、比利时等国家,这条防线几乎横跨了欧洲两部分,可以说法国人在这套防线上投入了巨大的心血,但最后这条防线还是失效了。就我们现在来看,普通人都知道应该绕开这条防线,但为什么法国人会想不到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背后的故事。

实际上,法国人很早就知道德国可能会绕开这条防线,他们也做了相应的部署。法国为这条防线派出了一批实力强劲的军队,而这批军队的任务就是要和过来的英国军队会合,形成一支军事力量,就是英法联军。
这支军队所要做的就是预防德国要绕开防线,如果德国人要进攻荷兰或比利时的话,这支军队会立刻离开法国,进入荷兰比利时的领土阻止德国人的进攻。如果这个战略成功的话,德国人将会停滞,进而威胁不到法国的领土,这是为了防止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悲剧重演。
当时,荷兰和比利时堪称是两个重要节点,因为这两个地方都是平原,非常适合重型武器的运输。而当时德国的装甲军队可以说是威力巨大,在陆战上能阻挡德军重型武器的军队几乎没有。法国人希望通过扼住荷兰和比利时这两个点来阻止德国的进攻,但是德国的火力强到令他们难以置信,荷兰还有比利时很快就投降了。这也给德国人创造了机会,他们通过这两个口子进入到了法国境内。
法国坚不可摧的马奇诺防线,为何轻易被德国攻破?
这正是一场战术的博弈,法国有自己的想法,德国也有自己相应的策略。希特勒做法堪神,他之前准备了一支佯装进攻的部队,而这回他准备了两个。一支部队部署在德国跟法国的边境,用来吸引法国军队的注意力,只要有这支军队在法国军队就会给予很大的重视。
而另一只佯攻部队则是为了吸引英法联军而来,也就是说当时法国绝大部分注意力都被这两个军队给分走了,但德国真正的战斗力还没有拿上场,这就是德国的装甲部队。最后的结果我们都知道了,德国打到了法国的后方,在强大的火力下法国只能宣布投降。
马奇诺防线如果只是单纯地依靠法国自身的力量是称不上一条完整防线的。虽然在大体上他们能阻挡德军的进攻,但这种过长的防线是存在弊端的,只要有一个地方出现了问题,整条防线都会受到波及和影响。而且没有比利时的协助,这条防线的防御能力会大大降低,而德国当时在闪击战和陆地战上的丰富经验,无疑让法国吃了苦头。
最后一点要说的就是当时法国人的思想,法国人建立这条防线的初衷是为了能守护自己国家的和平,因为他们不希望再出现第一次世界大战那样的惨剧。但当时的情况跟20年前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景象。
所以法国人的过度保守实际上是害了他们,而当时法国居民对和平的过分寄托也消磨了他们的斗志。从根本上来说,法国人是不想跟德国打的,但德国却不这么想,要想统治欧洲,法国必须要攻占。所以法国花费了巨大的人力物力来修建马奇诺防线来保证自己国家的和平,而高估了马奇诺防线的法国人才会在失败来得如此突然之时接受投降。
如今我们看马奇诺防线,其仍然不失为近代军事工业上的一次伟大尝试,但就当是时代背景来看,这所看似坚固的防御工事是不足以阻挡德国人的脚步的,有时候,击垮一个防线的最好的方法不是绕开,而是寻找突破口击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