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历史故事——南宋灭亡的崖山海战

崖山位于今广东江门市新会区南约50公里的崖门镇,银洲湖水由此出海,也是潮汐涨退的出入口。东有崖山,西有汤瓶山,两山之脉向南延伸入海,如门束住水口,就像一半开掩的门,故又名崖门。

历史故事——南宋灭亡的崖山海战

公元1273年,苦苦支撑了6年的襄阳城被元军攻破,仅三年之后,元军就拿下了南宋的都城临安(今杭州),享国三百一十六年的宋王朝从形式上宣告灭亡。而不愿投降的张世杰、陆秀夫和文天祥等一众宋臣先后拥戴年幼的皇室后裔赵昰(shì)和赵昺(bǐng)为帝,在沿海一带组建朝廷,维系着宋室政权,继续抵抗。至此,宋人已和强悍的蒙古人死磕了近半个世纪,在蒙古铁骑横扫世界的杀伐中,南宋算得上是最难啃的那块骨头。然而,决战的日子最终还是到来了。

崖山是珠江八大出海口门之一,也是最西侧的出海口,这里水道纵横,属于错综复杂的珠江三角洲水系的一部分,从广州出发的船只可以从内水直达。由于崖山和崖门位于海陆交界处,靠山连海,比孤军困守孤岛的态势要好得多,因此被南宋重臣们选择为抗元的最后基地。1279年正月,流亡到崖山的南宋小朝廷被尾随而至的元军三面包围。宋军主帅张世杰将包括小皇帝在内的大部分人员转移至战船上,并用绳索把船只相连,以示死战。

历史故事——南宋灭亡的崖山海战

宋军到达崖山时尚有军民约20万人,海船千余艘,南宋群臣仍希望在残余地区支撑起抗元的大旗,然而重臣的抛弃,小皇帝接二连三的死去,给抗元大业蒙上了层层阴影。此时,从粤东海丰县又传来坏消息,三杰之一的文天祥兵败被俘。元军将文天祥押到崖山海面劝降宋军,文天祥不从。

文天祥是江西吉州庐陵(今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区富田镇)人。德祐二年(1276年)正月,文天祥担任临安知府。不多久,宋朝投降,陈宜中、张世杰都走了。朝廷继续任命文天祥为枢密使。元军江南西路宣慰使李恒派遣士兵入援赣州,而自己率兵在兴国进攻文天祥的据点。文天祥没有预料到李恒的兵突然攻至兴国,于是率兵撤退,士兵都被打败溃散,文天祥的妻妾子女都被抓住。景炎三年(1278年)三月,文天祥进驻丽江浦。军中瘟疫又流行,士兵死了几百人,文天祥唯一的一个儿子和他的母亲都死了。

历史故事——南宋灭亡的崖山海战

潮州盗贼陈懿暗中勾结张弘范,帮助、引导元军逼攻潮阳。文天祥正在五坡岭吃饭,张弘范的军队突然出现,众士兵随从措手不及,文天祥匆忙逃走,被元军千户王惟义抓住。文天祥吞食龙脑没有死。文天祥被押至潮阳,张弘范于是以宾客的礼节接见他,要他写信招降张世杰。文天祥说:“我不能保卫父母,还教别人叛离父母,可以吗?”因多次强迫索要书信,于是,写了《过零丁洋》诗给他们。诵出千古名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张弘范笑着收藏它。

我们接着说崖山之战,张弘范追至抵达崖山,封堵住南方通往大海的出海口,因宋军人船俱众,张弘范并未急着进攻而是等待援军。16日,元将李恒率领的援军从广州赶到,将崖山水道北侧的水道也封堵住,元军完成合围。作为宋军最主要的将领和指挥官,张世杰为避免宋军士气崩溃而逃散,下令将海船用大绳索捆绑结阵,船上涂抹泥土并配备长木头以防备元军的火攻。四周又建起栅栏结成水寨方阵,赵昺的龙舟御船位于方阵之中。如此战术放弃了海上机动力,成了南宋版的连营,唯一的机会只能是大量杀伤来犯的元军。

历史故事——南宋灭亡的崖山海战

张弘范下令封锁海湾,断绝宋军的粮道和水道。宋军虽然在之前积累了大量的粮草可供两年食用,却无法获得足够的饮水,十多天后,宋军渴到要饮用海水,造成大量非战斗减员,士气也大受打击。2月6日,元军发起总攻。元将李恒指挥的北侧元军利用早晨退潮,海水南流的时机,渡过平时难以逾越的浅水区,从北面发动了对宋军的突袭,到中午时,北面宋军已被元军击溃。

历史故事——南宋灭亡的崖山海战

南面的元军又在张弘范的指挥下,利用中午涨潮,海水北流的机会,从南向北发送了另一次突袭。元军在进攻中使用了火攻,载满茅草等易燃物品的小船接着风势冲向宋船,宋船极力推开火攻船,用箭矢射开元军。然而宋军南北受敌,身心疲惫,战斗从黎明进行到黄昏,宋军终于被击破而陷入混乱。

历史故事——南宋灭亡的崖山海战

左丞相张世杰下令砍断绳索,率领10余艘战船护卫杨太后突围。当他杀到外围时,发现小皇帝乘坐的帝舟太大而无法突围,又派人乘小船去接应。此时天色已晚,海面上风雨大作,右丞相陆秀夫判断无法突围,失去了战斗意志,对小皇帝说:“事已至此,陛下应该为国捐躯,不要自取其辱。”话毕,陆秀夫背着小皇帝赵昺跳入大海。1279年3月19日,随着赵昺随陆秀夫及赵宋皇族八百余人集体跳海自尽,许多忠臣追随其后,至此南宋彻底灭亡。第二天,海面上漂浮着十多万军民的尸体。张世杰率残部突围而出,西行到今阳江海陵岛西南海域遭遇暴风雨,海船在大浪中剧烈颠簸,最后全军覆没。至今在海陵岛上,还有后人为张世杰所立的陵墓以资纪念。

历史故事——南宋灭亡的崖山海战

崖山之战极为惨烈,据估算,宋军在此役中阵亡十万,海上都是尸体。身在元营的文天祥亲自目睹惨状,作诗云:“羯来南海上,人死乱如麻。腥浪拍心碎,飙风吹鬓华。”接着,张弘范派人护送文天祥到京师。文天祥在路上,八天没有吃饭,没有死,才又吃饭。元廷召见文天祥告谕说:“你有什么愿望?”文天祥回答说:“天祥深受宋朝的恩德,身为宰相,哪能侍奉二姓,愿赐我一死就满足了。”然而忽必烈还不忍心,急忙挥手要他退去。文天祥临上刑场时特别从容不迫,对狱中吏卒说:“我的事完了。”向南跪拜后被处死。

(本文已获得微信公众号讲故事的翁老头独家授权转载)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