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平凉儿童阅读
柴门轻扣
平凉市第十中学 张蓉
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雪在你我的千呼万唤中如期而至,鹅毛般的雪花翻腾着,旋舞着,打着滚,嘻闹着,轻盈如纱,洁白如丝。抬头仰望,晶莹剔透的雪花飞上树梢,落向屋檐,漫过南塬,跌入掌心。顿时,沉寂一月有余的寒冬立刻喧闹起来,白雪装扮万物的一刻,整个大自然显得如此纯粹又素雅,令人惊叹不已,艳羡不已。
有人说,冰雪是大地的宠儿;又有人说,冷雪是天之骄子……可是,我想,那洁白的雪花应该是灵魂的化身,片片如蝶,又如秋叶,柔弱中不失坚韧,娇羞中不失顽强,身姿羸弱却灵魂圣洁又伟健,干净的不含一点杂质,纯粹至老也不会更改。

冬天的西北小城还是格外的寒冷,只是零下十多度的严寒,也并未能阻挡热爱山水的我们去体验行走的快乐,去追逐北风的强劲,更不能阻挠我们去触摸冬雪的高雅脱俗与桀骜不驯。飘飘洒洒,由天而降,站在苍莽的原野上,抬头仰望苍穹,我不禁想起了那句“不畏浮云遮望眼",而此情此景,应改为“不畏白雪遮望眼"!一片、两片、三片……片片生花,自由、洒脱、飘逸、俊美,我忍不住伸出双臂,想拥抱它们,可它们顽皮的探出脑袋、眨巴着双眼,灵巧地躲避过我的捕获与贪婪,既然如此,那就让我轻闭双眼,用手掌的温热去感知它的纯净与美好吧!手指划过胸前,直至头顶,此时,有雪精灵前拥后挤着落入手心,挨挨挤挤地,手心的每一寸肌肤都触碰到了雪的冰凉。听,雪落有声,我听到了它们在浅吟低唱,亦或窃窃私语,而曾经,又是谁告诉我“雪落无声”的呢?
梦里,多少次,我独自一人漫步于大雪纷飞的荒野上,漫无边际的白将我紧紧包裹,一次次,我又被那些莫名的胆怯、荒乱与恐惧固执地推向现实。我知道,梦就是梦,也只能是梦。最终,当梦里的一切归于沉静之时,这个雪花漫舞的冬天又躁动不安了,大自然中的一草一木开始沸腾,也包括雪。
同伴相邀,雪花相随,我们一起畅游在白色的童话世界,去探寻最单一、最本真、最质朴的生活方式,足迹遍及山塬,也触及沟壑……欣喜中,山崖的一隅有柴门显现,半遮半掩,半合半启,侧耳静听,远处隐约传来犬吠,好一个“柴门闻犬吠”的温馨场景,只是我不知道,此时此刻,大诗人刘长卿笔下的“风雪夜归人”又行走于何处?
我紧走两步,停留于柴门前不远处向院内翘首张望,可映入眼帘的除了宁静还是宁静,只不过,偶尔会传来三两声犬吠罢了。我不禁细细打量起这座偏僻的有点几近冷清的院落,一一紧贴在山崖的一面,四周被稀稀疏疏的篱笆墙环绕,狭小的柴门外,有一片参差不齐的小树林;目光移向院内,几间低矮的土坯房静默的伫立在小院的北面,在房间与柴门之间的墙根下,有一片不足方丈的小菜园。
看起来,这座院落虽然破败,却并非不堪。想来,院主人夫妇定是一对热爱生活又不喜喧闹的有心之人……正当我沉浸于暇思的片刻,屋檐下,有缕缕轻烟袅袅升起,偶尔,也有几只麻雀扑棱着翅膀从墙角飞向房前的台阶,又从石阶下飞向屋顶,不时地向四周十分警惕地东张西望,或许,你我还会看到一两根抖落的羽毛,以天空为画布,勾勒出优雅又完美的一道弧线,转而,慢悠悠地随飞雪一起落入大地母亲的怀抱。
我努力地重拾记忆,不断地去翻找那些有关柴门与篱笆墙的瞬间、片段或故事,去捕捉那些曾经拥有又于今时早已丢失的回忆。后来,我也只能用眼前的柴门去轻扣心扉的一页,打开记忆的闸门,去寻找丢失的童年与本心,——那时的一切已成过往,如今的一切,是否应该学会倍加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