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三国时,为何有“郭嘉不死,卧龙不出”的说法?我们一直都误会了

三国时期,为何有“郭嘉不死,卧龙不出”的说法?我们一直都误会了

导语:从三国时期到现在,一直流传着“郭嘉不死,卧龙不出”这句话,因为这话诸葛亮粉丝和郭嘉粉丝争吵了两千多年。三国时候为何会有这个说法呢?其实很多人都想多了,这句话出现的原因很简单。

三国时,为何有“郭嘉不死,卧龙不出”的说法?我们一直都误会了

这句话出现最初的原因,是郭嘉去世和诸葛亮出山这两件事之间存在一种时间的巧合。所以当时的人就拿来调侃了。郭嘉先后帮曹操平定了袁术袁绍和乌桓,他作为谋士的名气已经名扬四海,但不幸的是郭嘉英年早逝,他在公元207年去世,刚刚好207年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所以当时的人就由郭嘉一死诸葛亮就出山这种错觉,不过这也仅仅是错觉而已。

三国时,为何有“郭嘉不死,卧龙不出”的说法?我们一直都误会了

其实郭嘉的死和诸葛亮出山没有直接关系,但有一种间接关系。曹操在远征乌桓之前担心刘表会偷袭自己后方,郭嘉告诉曹操刘表生性懦弱,而且他还要保持一个忠厚长者的形象来维持人设,所以不用担心他会背刺。曹操听了这句话放心了很多,于是专心攻打乌桓。攻打乌桓路途遥远颠簸,体弱的郭嘉有点不舒服,最后在路上病倒了,曹操征服乌桓班师回朝的时候,郭嘉已经不行了。

三国时,为何有“郭嘉不死,卧龙不出”的说法?我们一直都误会了

因为郭嘉的一番话,曹操专心征战乌桓,没有给刘表施加压力,所以在刘表手下当官的刘备不用忙于备战,有足够的空闲时间来招贤纳士。于是刘备就趁机找上门探访诸葛亮,经过三顾茅庐这一出戏之后,诸葛亮正式出山。也就是说郭嘉提出征战乌桓这个决策,无意中让自己丢了性命,还给了刘备机会请诸葛亮出山,所以说“郭嘉不死,卧龙不出”这个说法也不是不无道理,因为它们都是征乌桓这一件事的结果,但有人将这句话理解为郭嘉把诸葛亮压得出不来山就不对了。

三国时,为何有“郭嘉不死,卧龙不出”的说法?我们一直都误会了

郭嘉和诸葛亮还有一种特别的关系。郭嘉是诸葛亮的前辈,所以诸葛亮会特别注意郭嘉,而且郭嘉以前也是隐士,如果郭嘉能在三国放开手脚大干一场事业那就说明隐士在三国也有出路,诸葛亮就可以放心出来当官,如果郭嘉受到迫害,那么诸葛亮就只能藏着不露脸。很明显,郭嘉受到曹操的器重,所以在郭嘉死后,诸葛亮认真地总结了他的一生,诸葛亮认为像郭嘉这样浪荡不羁的隐士也能在三国中遇到明主,自己出山或许也能找到自己理想的主公,果不其然很快刘备就找上门了,于是诸葛亮欣然许诺。

三国时,为何有“郭嘉不死,卧龙不出”的说法?我们一直都误会了

结语:“郭嘉不死,卧龙不出”前后两句之间其实并没有特别的因果关系,郭嘉之死是因为他主张征讨乌桓,但在征讨过程中体衰瘦弱所以支撑不住长时间的长途跋涉而死去,卧龙出山是因为曹操征讨乌桓去了,刘备没了威胁可以放心招纳人才,所以有征讨乌桓这事,郭嘉就就很有可能会死,卧龙也很有可能出山,并不是诸葛亮害怕郭嘉才躲着不出来。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