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抗拒股改,多地拒绝接盘烫手山芋!河北球员罢训引爆中超生存危机

只要今晚战胜河北,泰山队就可以时隔11年登顶。而在大战之前,泰山队又收获了好消息,赛前最后一练,河北队有12名球员缺席;关于球员缺席的原因,当金钟夫亲口说出“一部分人是因为受伤,还有一部分大家可能也比较清楚,因为俱乐部比较困难,球员也比较困难”,实际上明眼人都很清楚,河北部分球员的罢训,跟欠薪有直接关系;但深层原因,又反应出了俱乐部艰难的生存处境。

华夏幸福已放弃足球,河北当地拒绝接盘这个“烫手山芋”

抗拒股改,多地拒绝接盘烫手山芋!河北球员罢训引爆中超生存危机

翻看华夏幸福进入足球圈这几年的操作,他们是中国足坛唯一一个开出过2000万赢球奖,4000万赢球奖,第一个把中国球员的年薪抬过税后1000万,税后2000万的球队,曾经给过拉维奇世界年薪;最壕的时候,他们的媒体公关费一年就有4000万预算,给拉维奇和小马哥安排的住房都是北京东三环宝格丽酒店400平,协议价每晚都得10万的总统套房;他们进入中国足球圈前三年半的时间里,就已经花了接近100亿。。。就是这么一家昔日中超花钱最阔绰的俱乐部,最近一段时间先后因为拖欠水电费上了热搜,拖欠工资,快要支撑不下去了,说起来不由得让各方感到唏嘘。

谈到河北队的困境,其实在年初华夏幸福集团暴雷的时候,很多人就已经想到了。只是俱乐部的处境,还是要比外界原本所预计的还要严峻。

此前用联名信表示愿意为俱乐部免费工作的工作人员,以及跟着大部队进入赛区的主力球员,都曾表现出死扛的决心;但慢慢的,越来越多的人动摇了。而动摇的原因在于,大家根本就看不到希望。

抗拒股改,多地拒绝接盘烫手山芋!河北球员罢训引爆中超生存危机

河北队的母公司华夏幸福集团,被债务搞的焦头烂额,他们实际上早就做出了放弃足球的决定,因此今年他们没有给俱乐部投一分钱。投资方撤资了,无论是球员、工作人员还是球迷、媒体都把希望寄托在股权多元化改革上。为了推动俱乐部的股权多元化,华夏这两年也在不断的减负,他们已经把投入压缩到了两个多亿;接下来等张呈栋、尹鸿博、丁海峰这些大合同到期了,河北队可以直接把投入压缩到1个多亿。

投入已经压下来了,又留了个健全的梯队体系,华夏幸福方面一度认为,俱乐部会有人来接。然而到目前为止,河北队的股改几乎没有任何的进展。

而在股权改革不顺,球队缺少资金注入,欠薪时间越拉越长的情况下,俱乐部只能不断督促廊坊市体育局等部门,推动股权改革。然而河北队俱乐部所在地廊坊体育场,运营权就在廊坊市体育局手上。当廊坊市体育局此前不断找俱乐部催缴几万块的电费,且《足球》报前几天又爆出,上级相关部门曾给廊坊市体育局下拨1000万足球专项资金,但河北队在向廊坊市体育局申请后依旧与这笔资金无缘,这已经在某种程度上表现出当地有关方面的态度;他们拒绝接盘这个长期欠薪,有一屁股债务的烫手山芋!

多家俱乐部危机难以控制,足协糊弄联赛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抗拒股改,多地拒绝接盘烫手山芋!河北球员罢训引爆中超生存危机

河北队虽然能把这个赛季打完,但明年中超还有没有河北队可就不好说了。而河北队只是职业联赛的一个缩影,目前中超真正意义上不欠薪的俱乐部只有4家;而在欠薪的12家里面,有几家的问题还算可控,但大多数俱乐部的问题,已经处于不可控的范畴。

谈及出现如今这一局面的原因,可以说主要源自于4方面:

1、母公司的危机。目前房地产企业的日子都不太好过,而中超大多数俱乐部的投资方偏偏就是房地产企业。当母公司都背负着沉重的债务,一直依赖于母公司单一输血的俱乐部日子自然不会好过。

2、金元足球后遗症。前几年中超的投入实在是太大了,当很多俱乐部的母公司都遇到了生存危机,这些还没有消化掉的大合同,自然成了沉重的负担。

3、疫情的影响。疫情导致联赛变成了赛会制,在赛区里各个俱乐部的开销要远远大于打主客场(所有费用只是足协垫付,最后从各队的分红里面扣);而长期不打主客场,赞助商的活动很难“落地”,又严重影响到了各个俱乐部的招商,各个俱乐部收入锐减。

4、中性名一刀切不合时宜。中性名的规定从本质上来说,没有太大的问题;但足协现在学欧洲强推中性名忽却忽略了当前中国足球的根本问题。

抗拒股改,多地拒绝接盘烫手山芋!河北球员罢训引爆中超生存危机

在欧美成熟的体育市场,大多数球队可以自负盈亏;既然这是个赚钱的生意,那么俱乐部的所有者没必要给俱乐部改名。而我们所有的职业联赛俱乐部均严重亏损,这些企业前几年依旧不遗余力的往里面砸钱,大多数是把足球当成了母公司的广告部,用足球来宣传企业。而有些俱乐部则把冠名卖了,一年卖冠名也能有8000万到一个亿的收入。。。当中国足协还没有解决俱乐部“无底洞”运营状态的情况下,却忽略了冠名的价值,来了个中性名一刀切,打击了很多投资人的积极性;也间接导致一些原本对投资中国足球展现出兴趣的企业,退出谈判桌。

强推中性名,只是这届足协工作的一个缩影。陈戌源带来的领导班子推出的很多政策本意都是好的,但执行过程中存在很大的瑕疵。而他们最大的问题,是为了国家队从而选择糊弄联赛。当陈戌源自己在接受《新华社》采访时,说出了没有国脚的联赛会失去意义,是他给了李铁选择中超赛程的权限,直接导致职业联盟制定的无国脚打满30轮的“大气泡”方案,还没被讨论实际上就已经被陈戌源本人否决时,可以说足协的错误决策,对如今的局面至少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公益足球”无人买单,多地抗拒股改

抗拒股改,多地拒绝接盘烫手山芋!河北球员罢训引爆中超生存危机

3月份陈戌源做客央视说出“公益足球”时,引起了非常大的争议,但实际上陈戌源说这话并非毫无根据。首先他在上港集团担任一把手期间,之所以进军中国足球圈,以及砸下120亿争冠,这都是上面下的行政指令,所以上港投资足球的逻辑确实是不计投入的公益行为。而在陈戌源做客央视的时候,泰山队和沧州雄狮、河南都已经完成了股改,当时在他看来,各个俱乐部的股权改革已经箭在弦上,而各地文旅来接盘,同样可以说是“公益足球”的一种体现。然而陈戌源还是低估了股权多元化的难度。

其实股权多元化在职业体育领域很常见,无论是皇马、巴萨、拜仁、尤文、曼联、利物浦还是NBA球队,都有多个股东。而足协最初的设想,俱乐部的股权多元化,也应该是个人、外资,私企,国企共同出资。但现阶段指望个人、外资或私企进入中国足坛,看起来很不现实的情况下,所有已经参与股权改革的企业都是各地国资委控股的。

即将拿到联赛冠军,泰山队已经被当做股改模板被不断的宣传;然而除了泰山队以及河南,其他完成股改的俱乐部,日子并没有比股改之前更好!这里面有磨合问题,毕竟国资委控股的企业和私企运营模式是截然不同的,这里面存在话语权、决策权的争执;但最主要的问题在于,目前参与混改的企业大体是以各地的文旅、城投为主。这一类企业的资金来源,基本上是各地的投融资平台。

抗拒股改,多地拒绝接盘烫手山芋!河北球员罢训引爆中超生存危机

而在很多分析我国经济的文章中,一般都会提到两大隐患,而这两大隐患一个是房地产企业,另一个就是地方性投融资平台。因此很多参与混改的企业自身的债务,可能就没比俱乐部原投资方少哪去,这就出现很多参与混改的企业只拿干股不投钱。

相较于股改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更大的问题在于,俱乐部股改牵扯到了各地多个非体育部门,需要重量级部门拍板。而任何一个地方,都有很多关系到国计民生的事情排在足球前面。当有些地方公务员工资都快发不出来了,总不能让这些地方停了老师、警察的工资去养足球俱乐部吧?而有些地方就算不差钱,他们也不愿意把宝贵的资金,拿出来用来填补足球俱乐部这个无底洞的背景下,实际上很多地方对于俱乐部的股改存在抗拒心理。

联赛规范化是“解开股改死结”、缓解生存危机的唯一办法

抗拒股改,多地拒绝接盘烫手山芋!河北球员罢训引爆中超生存危机

很多俱乐部原投资方认为,既然现在这个队叫XX队(地名),跟我企业没关系了,那就留给地方去养。然而各地也没有什么闲钱去填补这个无底洞,他们也对股改极为抗拒。即便中国足协在推动俱乐部股改时,经常会把这是上面要求的挂在嘴边;但很多地方会来句,看到红头文件才推进股改时,实际上现如今很多俱乐部的股改早就陷入了“死结”!

股改“死结”该如何解开?俱乐部的危机该如何缓解?靠陈戌源在那画饼肯定没用,唯一的办法就是让职业联赛规范化。只有联赛按照职业足球规律打满双循环,恢复主客场,让球迷进来,把热度搞上去,关注度高了,影响力上去了,赞助商的权益可以在各个地方落地,各俱乐部的招商恢复正常了,足球才有可能引起各地的重视,职业联赛才会往积极的方向好转。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