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剑术大师李景林,曾在张作霖手下当差,为推广武术公开秘传剑术

民国时期,全国军阀混战;冲突四起。当时的李景林作为一个军阀好似被边缘化了一般,不太为旁人所熟知;其实,李景林作为张作霖手下的“五虎上将”之一,曾一度居于张宗昌之上,但是他却没没有像张宗昌那样被人广为关注。

剑术大师李景林,曾在张作霖手下当差,为推广武术公开秘传剑术

从小就是“武痴”

李景林出生在河北枣强,他年少时就特别闹腾喜欢舞刀弄枪,刚好他的父亲有一定的功夫底子,懂得一些拳脚功夫;于是李景林在小时候就开始跟着父亲学习拳法,为日后的习武之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等他长到14岁,他的父亲就将他送到了奉天的陆军青年学校,在这所学校里他特别幸运地遇见了一位武林高手宋唯一。当时的宋唯一在军中担任管带,他见到李景林就发现他是一个练武的好苗子,而且基本功也扎实;于是他就收李景林作为了自己的弟子,开始在军中一对一教他自己的剑术,聪明的李景林很快就将剑术全部掌握。

1900年,庚子国变发生,李景林所在的学校也因此解散,师徒二人也只好就此分别,各寻出路。这时16岁的李景林返回了自己的家乡,拜在了永年县太极宗师杨露禅的手下,又开始学习杨氏太极拳,经过三年的学习,李景林又掌握了杨氏太极拳的精髓,成为了一名年轻的太极拳高手。1903年,李景林参加了袁世凯创立的北洋路军速成武备学堂,因为小时候习武的底子,使得李景林在学校里成绩极为优异。毕业后的他被分配到了东北奉军徐兰州的手下,很快他的才能就显露了出来,一路从班长升为了旅长。

剑术大师李景林,曾在张作霖手下当差,为推广武术公开秘传剑术

一战成名,悄然隐退

在部队中,李景林仍然坚持训练他的武术,并且达到了一种天人合一的境界,在他舞剑的时候甚至能感觉到剑已经成为了他身体的一部分。他不但自己练习武术,还在部队中组织集体的武术培训,将武术融合到了军事训练里去;他曾要求自己的部下在骑马训练中,必须要掌握马上活动靶反击和马上使用武器的能力,很快他的部队就成了当时综合能力最强的队伍。

1911年,辛亥革命的爆发使他有了展示自我的机会,当时的李景林奉命南下讨伐革命军。在三眼桥战斗中,他就曾亲自率领500人的敢死队,冒着炮火击退了革命军,一口气夺下了汉阳重地;当时他在战斗中屡战屡胜,给了危在旦夕的清朝一丝丝曙光,清政府也授予李景林一件黄马褂。回到东北的李景林一下子成了军中人人羡慕的偶像,他所率领的部队也成了王牌部队;虽然当时的李景林很强,但并不能保持常胜。

当时徐兰州的部队和张作霖在东北是死对头。常常为了争夺地盘而大打出手,后来徐兰州的部队接连失利,被张作霖吞并;爱惜人才的张作霖当时不但没有处罚李景林,还将他收到了自己的麾下,委任他为东北三省陆军第一师师长。飞黄腾达的李景林没有忘记自己的恩师宋唯一,他将恩师安顿在了一处住宅中,一有时间就前去学习武当剑术;后来宋唯一见李景林如此尊师重道就将自己的绝学倾囊相授,还送给了他两本自己写得武当剑谱。1925年,第三次直奉战争爆发,前期李景林在战斗中虽然不断胜利,但到了后期仍难挡整体局势的失利。李景林逐渐变得心灰意冷,在看到整体败局已定时,他决定与孙传芳等人联络进行策反,但是最终被张学良察觉,于是他将权力交给了自己的副将,再也不参与政事,潜心研究武学。

剑术大师李景林,曾在张作霖手下当差,为推广武术公开秘传剑术

开启全民国术化时代

李景林退伍回到了上海,给上海的武术界带来了无上的荣耀。当时每天都有习武人士来他家拜会,同时李景林也积极出席各种武术大会并发表演讲,提倡全民国术化,要强身强国强族,决心洗掉“东亚病夫”的耻辱。后来在张之江、李景林、蔡元培、孔祥熙等人的发起下,中央国术馆在1929年成立,张之江担任馆长,李景林为副馆长;在庆祝国术馆成立的酒会上,李景林当场表演了一套舞剑,看得众人不断喝彩,并在第二天上了报纸的头条。

剑术大师李景林,曾在张作霖手下当差,为推广武术公开秘传剑术

国术馆的创立,开启了中华武术的新时代,当时李景林经过一年的筹办,举办了全国最早的武术擂台赛,并在全国范围内获得了极大的反响,引起了全国的练武热潮,借此机会他也不断鼓励国人练习武术强身健体。于是在那时,练武成了一种广泛被人所接受的运动,这也达到了李景林最终的目的。

同时,李景林最为后人称道的就是打破了多年来固有的常规。那时各个门派都是将本门的功夫珍藏,很多都是历代单传,很少有外露的情况,所以也导致当时的功夫精髓很难传承下来。但是当时的李景林做了一件大事,他将当时历代单传的武当秘籍公布于众,在全社会引起了不小的轰动,人们纷纷高呼李景林的气度不凡;并且他还公开传授自己编创的武当对剑,前后收徒一共500余人。在武术推广上,李景林可以说是为中华武术的传承和发扬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剑术大师李景林,曾在张作霖手下当差,为推广武术公开秘传剑术

李景林在传授弟子剑法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