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钱学森回国途中,收到家书提醒切勿下船,50多年后才知写信人是谁

钱学森,是谈及中国历史的时候绕不开的国之脊梁,

中国航天之父,中国导弹之父,中国自动化控制之父,两弹一星元勋,

他的诸多头衔不足以记叙他创下的功绩,他的软禁生涯也不足以概括他遭受的苦难,他逝世之后天降的大雪更不足以表述中华儿女的悲伤,今天冷哥就带大家走进历史,感受时代厚重脉搏之下的中国崛起之音,新来的朋友可以点一波关注,既方便回顾往期文章,也不错过以后精彩内容。

挣脱囚笼飞向祖国

1949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华民族以一个崭新的面貌伫立于太平洋的西岸,留学海外的中国俊杰无不想插上翅膀,飞回祖国为国效力。钱学森就是其中之一,当时的他已经是

加州理工学院

喷气推进中心主任、教授。

钱学森回国途中,收到家书提醒切勿下船,50多年后才知写信人是谁

钱学森

听到新中国成立的消息之后,钱学森心潮澎湃,他激动地告诉妻子蒋英:

“现在祖国已经解放,我必须回国效力。”

蒋英也为之振奋,表示支持丈夫的决定和选择。

正巧,当时美国掀起了对共产党人的全面追查,而钱学森因为被怀疑是共产党人和拒绝揭发朋友,被美国的军事部门吊销了参加机密研究的证书,钱学森便以此作为了要求回国的理由。

1950年,

钱学森一家来到港口,准备归国,然而却被美国移民局官员拦住,毫无理由地将其关进了监狱,也就是在这个时候,美国海军次长丹尼·金布尔说出了那句世界知名的论断:

钱学森不管走到哪里,都抵得上五个海军陆战师的兵力。

限制钱学森的自由还不算完,美国移民局还抄了他的家,扣押了他全部的科学书籍以及笔记本资料。加州理工的师生以及钱学森的导师

冯·卡门教授

听说了这件事之后十分愤怒,立即向美国移民局进行抗议示威,并且通过募捐的渠道筹集了1.5万美元解救钱学森。

钱学森回国途中,收到家书提醒切勿下船,50多年后才知写信人是谁

在社会的巨大压力之下,钱学森被美国移民局释放了,但是美国还是不肯放他离开,移民局要求他每个月必须到当地移民机关汇报一次,并且限制钱学森一家离开美国半步。移民局还在钱学森的私人住所当中安装了监听设备,他的一举一动都受到了美国的严密监视,这种笼中之鸟的感觉让钱学森既愤怒又悲伤。

1954年4月

,精神上饱受折磨的钱学森向祖国写了一封信,发出了紧急且悲痛的呼救,这封信先是到了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的陈叔通手中,内容十分简单,字字悲伤,这是一个漂泊多年的游子向魂牵梦萦的家乡发出的呼喊。

最终,这封信到了周总理的手中,周总理很快作出了决断。在当年的日内瓦会议上,总理强烈要求中国驻波兰大使王炳南在中美大使级谈话中,不惜一切代价营救钱学森回国,美国则拿出了一份名单,这份名单主要是美国的在华侨民以及中国拘禁的一些美国军事人员,很显然,这是美国开出的交换条件。

钱学森回国途中,收到家书提醒切勿下船,50多年后才知写信人是谁

钱学森亲笔信

为了表示中国的诚意,周总理指示王炳南在中美第三次会谈中做出让步,希望能够以此换回钱学森等中国留美人员,然而这一正当要求被美国无理地拒绝了。

我们当然不可能就此放弃,日内瓦会议闭幕之后,周总理又指示王炳南继续和美方沟通,不能让这个难得的沟通渠道中断,中国又一次作出了巨大的让步,释放了四个扣押的美国飞行员。

然而美国代表还是不肯松口,以中国拿不出钱学森回国的真实理由为借口,拒绝放钱学森众人回国。最终我方再次让步,

以释放11名美国飞行员战俘作为条件,并且拿出了钱学森求助归国的来信,

证据确凿,美国只能松口,恢复了钱学森的自由之身。

1955年8月4日

,钱学森接到了美国当局允许他回国的通知,那一刻,他胸中的委屈与不快瞬间烟消云散,此时他唯一的念头就是回到中国,投入到新中国的建设当中。

钱学森回国途中,收到家书提醒切勿下船,50多年后才知写信人是谁

神秘的电报

之前对他关爱有加的加州理工大学穆布里奇校长曾经问过钱学森,他说:

“从一个发达国家回到农耕社会,有什么意义呢?”

钱学森开心地回答说:

“能回到我的祖国,无论做什么都行,哪怕是种苹果。”

在收拾行装准备回国的时候,钱学森收到了父亲钱家治发来的电报,电报的内容是这样的:很高兴你能回家,路上当心,中途不要下船,到了之后我会让朋友在边境站迎你。钱学森只当是父亲担心自己归国途中发生意外,特别叮嘱他注意安全,并没有放在心上。

1955年9月17日

,美国“克利夫兰总统号”邮轮停靠洛杉矶,钱学森一家人早早地就来到港口等待,加州理工学院的同事等人都来送行,更有监视的美国官员以及广大记者,一名记者还问钱学森:“钱先生,你在美国取得这么高的成就,是否还打算回来?”

钱学森看了看自己的一众好友以及美国官员,义正词严地回答:

“我不会再回来,我没有理由再回来,这是我想了很长时间的决定,今后我打算尽我最大的努力帮助中国人民建设自己的国家,以便他们能过上有尊严的幸福生活。”

钱学森回国途中,收到家书提醒切勿下船,50多年后才知写信人是谁

下午三点多,钱学森一家终于登上了邮轮,正式踏上了归国路,钱学森谨遵父亲电报中的叮嘱,无论轮船停靠哪里都没有下船,20多天之后,钱学森来到了香港,当天便从深圳罗湖桥进入大陆。

钱学森的儿子钱永刚曾经透露过,当初经过罗湖桥的时候,母亲蒋英交给他一个任务,那就是如果遭遇了突发事件,必须第一时间趴在父亲的身上,用身体护住父亲,确保钱学森不会受到意外伤害。

当时的罗湖桥很长一段时间处于两不管地带,虽然不是法外之地,但也十分混乱,蒋英显然是怕美国或者其他别有用心的人谋害自己丈夫,还好一路上有惊无险

,10月28日

,钱学森全家抵达北京。

回到祖国之后不久,主席亲自邀请钱学森参加国宴,当时钱学森接到主席的邀请之后,显得十分激动。国宴当天,他早早地就来到了国宴现场,尴尬的是由于他刚回国不久,很少有人认识他,钱学森在会场内大概看了看并没有看到自己的位子,便向工作人员询问,并且报出了自己的名字。

钱学森回国途中,收到家书提醒切勿下船,50多年后才知写信人是谁

他们的对话被一旁的宴会主管听到了,主管赶忙迎过来,说,你的位置被主席亲自划掉了,钱学森十分尴尬,主管人员连忙解释道:主席这样做,是想让你和他坐在一起。钱学森感到受宠若惊,心中很受感动。

后来,他看望父亲的时候,提到了那封神秘的电报,但是父亲说自己绝对没有发过那样一封电报,钱学森感到十分疑惑,如果不是父亲,那这封电报是什么人发给他的?

直到他归国五十多年之后,那封神秘电报的谜底才得以揭晓,原来这是

周总理令外交部假借钱学森父亲的身份为他提的醒,

当时祖国十分牵挂钱学森,但是当时的政治环境十分复杂,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外交部才决定用父亲的名义给他发了一份电报。

当然这是后话,钱学森回国之后,得到了中央领导的高度重视,起初他被安排在中国科学院,负责主持和领导科学院力学方面的研究工作。后来,科学院的领导为了让他对国内的工业建设和技术水平有所了解,就安排他去东北参观考察。

钱学森回国途中,收到家书提醒切勿下船,50多年后才知写信人是谁

在东北考察的时候,钱学森提出,想要去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看看,但是这所军校属于国防级别的军校,钱学森暂时无法参观。黑龙江省委拿不定主意,立即向北京发电报汇报此事,国务院的回复简单明了,只有四个字:立即批准。

院长陈赓连夜返回哈尔滨准备接待工作,不仅陪着钱学森参观了学院,还为他准备了隆重的欢迎晚宴。

晚宴上,陈赓将军突然问钱学森:“钱先生,你看我们自己能不能搞出导弹来?”

钱学森想都没想,斩钉截铁地说:

“有什么不能的,外国人能造出来的,我们一样能造得出来!”

从那以后,钱学森就开始了为我国国防航空工业的奉献之路,

1956年2月

,钱学森提交了

《建立我国国防航空工业意见书》

,这份意见书得到了我党领导人的高度重视,当年三月的时候,中央军委就组建了航空工业委员会,聂荣臻将军为主任,钱学森为委员。从那以后,中国的导弹与航天科技事业逐渐步入了正轨,之后便是国防部五局和国防部第五研究院迎来成立,钱学森担任国防部五院的院长,一切看起来都在稳步迈进。

钱学森回国途中,收到家书提醒切勿下船,50多年后才知写信人是谁

来自国民党的恶意

然而看似顺风顺水的进程之下却有着滚滚暗流,当时中国大陆还有着国民党留下来的诸多特务,为了做好保卫工作,钱学森担任第五研究院院长不久,中央便派刁九勃专门保护他的安全。

根据公安部的规定,当时只有“四副两高”才能配备警卫秘书,单从这一点我们就不难看出祖国对钱学森到底有多重视。

1959年

后,中苏关系恶化,蒋介石也嚷嚷着要反攻大陆,大陆的国民党特务开始变得不安分起来。钱学森作为最为重要的科学家之一,自然而然就成为了国民党暗杀的目标,针对他的暗杀有过两次,但是国民党特务都没有得逞。

第一次是

1964年9月

,蒋介石派出了特务从深圳秘密入境,他和儿子陈安仪一起在国内秘密搜集情报,当时陈安仪的女同学朱淑英正好在新中国第一个核武器研制基地221厂驻西宁办事处工作。

陈氏父子通过她得到了不少关于221厂的情报,所幸最后父子俩出境之时被一一逮捕,没有将国家机密泄露出去。审问一番之后,陈炳宏才交代了此番在中国活动的目的,除了搜集关于原子弹的情报之外,他还有一项刺杀任务,主要目标就是从事尖端武器研制的科学家,其中就包括钱学森。

钱学森回国途中,收到家书提醒切勿下船,50多年后才知写信人是谁

钱学森领导科研工作

另一起暗杀也是发生在1964年,那时,北京发生了一起特务投毒案件,好在没有造成严重后果,最终官方将此次投毒事件定性为针对钱学森等科学家的恶性投毒案。毛主席听闻此事之后暗暗心悸,立即批示周总理要做好安排,确保钱学森的人身安全。

因为这件事,钱学森一家人从中国科学院宿舍大楼搬到了国防部第五研究院,身边除了刁九勃还多了一个人,他就是段恩润。

段恩润参加过抗美援朝,之后又做了护士,从1959年开始担任化验员,1963年的时候随部队来到了北京,从他的经历我们就不难看出,祖国这番安排是为了钱学森的人身安全,尤其是食品安全。

事实也正是如此,段恩润接受了国防部关于毒物检验的培训之后才被委派到钱学森的身边,他的任务很简单,也很艰巨,那就是筹建一个专门的食品化验室,负责检验食物的安全,其他的事情一概不准过问。

要知道,这是十大元帅都没有过的待遇,但也正是这层层严密的措施,才让国民党的特务无处下手,一个个挫败而归,事实证明,钱学森值得这样的待遇,在他的领导下,中国的火箭导弹与航空航天事业有了巨大的飞跃。

钱学森回国途中,收到家书提醒切勿下船,50多年后才知写信人是谁

作为奠基人,他从来不炫耀自己的功绩,只会谦卑地说:我本人只是沧海之一粟,真正伟大的是中国人民,是党,是国家!

正是因为有钱学森这样的英雄人物,中国才能成为有影响力的大国,也正是有他们,中国的腰杆子才能够挺得直!在缅怀英雄的同时,我们除了瞻仰,还要学习,或许,这才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逐步崛起的真正动力。

本期文章到这就结束了,欢迎各位留言评论,喜欢本期内容的朋友请长按点赞,你们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我是冷哥,下期精彩,我们不见不散。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