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从华野三大上将缺席淮海战役,看主帅在战争中的重要性

淮海战役,家喻户晓,但如果让您讲讲细节,往往会语焉不详。苍茫大地告诉您,华野有三大名将缺席了,您一定会惊掉下巴,请让老顾呷口小酒,向您细细道来。

第一个缺席的是张爱萍上将。张爱萍文武双全,1933年任少年先锋队中央总队总队长,主编《少年先锋》,同年秋调入彭总麾下,任红三军团四师十二团政委,率部参加夺取娄山关、攻克遵义城、坚守老鸦山等战斗,后任四师政治部主任。1935年整编后,他任三军团十一、十三团政委、中央军委骑兵团政委兼团长,36年6月入红军大学学习,毕业后留抗大任教。抗战时历任浙江省委军委书记、豫皖苏省委书记、八路军、新四军皖东办事处处长、新四军第六支队第四总队总队长兼政委,1939年12月率部与八路军南进支队、苏鲁敢支队一部挺进皖苏敌后,任八路军苏皖纵队司令员。1940年8月任八路军第五纵队第三支队司令员,皖南事变后,任新四军三师九旅旅长、三师副师长兼苏北军区副司令员,并兼第八旅旅长、政委、盐阜地委书记,彭雪枫师长牺牲后,他在1944年接任四师师长、淮北军区司令员,后兼抗大四分校校长,战功卓著。

从华野三大上将缺席淮海战役,看主帅在战争中的重要性

上图为张爱萍上将夫妇合影

解放战争时,张爱萍任华中军区副司令员、华东局委员。1946年在指挥作战时受重伤后赴苏联休养。淮海战役后回国,1949年春任三野前委委员,受命组建海军,任华东军区海军司令员兼政委。建国后,任七兵团司令员兼浙江军区司令员、三野参谋长,1954年夏兼浙东前指司令员兼政委,1955年指挥陆海空联合登陆作战,解放一江山岛及大陈列岛。1955年10月,任副总参谋长,1960年兼国防科委副主任,1962年兼国防工办副主任,领导战略武器和常规武器的研究、试验、生产,组织第一颗原子弹试验,是聂帅在军工领域的得力助手,1980年任国务院副总理、军委副秘书长,1982年11月任国务委员、国防部长,官至副国级。

第二位缺席的上将是叶飞。

叶飞,首任闽东军政委员会主席兼闽东独立师师长兼政委,参加领导了南方游击战争,抗战时,先后任第三支队六团团长、新四军苏北指挥部一纵司令员兼政委、一师一旅旅长兼政委、一师副师长、苏中军区司令员、苏浙军区副司令员,是粟总的得力助手。1940年3月率部驰援半塔集、6月成功指挥郭村保卫战,随后是率部参加黄桥战役,1944年3月参与指挥车桥战役,歼日寇500余人,1945年参与指挥天目山战役。解放战争中,任山野、华野一纵司令员,参加指挥了宿北、鲁南、莱芜、孟良崮、豫东、雎杞等战役,无论是率部穿插分割、阻击增援,还是正面进攻,都酣畅淋漓。但因病缺席淮海战役。1949年3月,他任三野第十兵团司令员,率部突破江防,又率部一路开挂,解放丹阳、常州、无锡,切断宁沪铁路,攻占苏州。5月率部参加上海战役,一路南进福建,指挥福州战役和漳(州)厦(门)战役,歼敌10余万。建国后,任南京军区副司令员兼福建军区司令员、政委、福建省委书记,1979年任海军司令员,1983年、1988年连任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副国级。

从华野三大上将缺席淮海战役,看主帅在战争中的重要性

上图为叶上将和家人在一起

第三位是许世友上将。许世友红四方面军出生,1933年7月任红九军副军长兼25师师长,后任红四军副军长、军长、四方面军骑兵司令员,是徐帅手下的悍将。川陕苏区反六路围攻战役中,他率三个团保卫万源城,灵活机动地打垮优势川军。抗战中,先任抗大校务部副部长,1938年10月任129师386旅副旅长,参加冀南根据地创建。1939年2月在威县香城固协助陈赓毙日军大队长以下二百余人,1940年9月,调任山东纵队三旅旅长,1942年10月起任胶东军区司令员,打遍胶东无敌手。解放战军中任华野九纵司令员、东线兵团司令员、山东军区副司令员、司令员,1947年上半年,率部参加莱芜战役、孟良崮战役、胶东保卫战等战役,1948年9月,和谭震林、王建安在粟总领导下,八昼夜拿下济南城,活捉伪山东省主席、城防司令王耀武,歼敌十万余人,使华东、华北解放区连成一片。

从华野三大上将缺席淮海战役,看主帅在战争中的重要性

许司令

许世友因病和因镇守山东需要,缺席淮海战役。建国后,历任山东军区司令员、华东军区第二副司令员、解放军副总长、南京军区司令员、国防部副部长,是九大、十大、十一大的政治局委员、中央军委委员,1982年9月任中委常委,副国级。

尽管三上将遗憾地缺席淮海战役,但华野在粟裕指挥下,仍独立歼敌44万,淮海战役共歼敌55万人!淮海战役创造了我军六十万打败国军八十万的奇迹,淮海战役之后,江北几乎看不到国军主力影子,把解放战争的时间大大缩短了。主席曾赞粟裕:淮海战役,粟裕立了第一功!

从华野三大上将缺席淮海战役,看主帅在战争中的重要性

这就是军事主官的巨大作用。解放战争中:西野,彭总挂帅,打得胡宗南满地找牙;东野,林总打败师兄杜聿明、老师辈的陈诚、卫立煌;中野,刘帅掌帅印,也打得风生水起;山西战场,徐帅率四万地方部队一个月歼灭老师辈的阎老西部十万余众,还围攻太原;晋察冀军区,因缺少大兵团指挥帅才,在第一年竟歼敌数排各野战军之尾!

千军易得,一将难求。战神粟裕是未加冕的元帅!没有粟裕,华野的战史不知从何讲起?!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