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传承与创新!梅州客家山歌理论研讨会在梅城举行

文、图/危健峰 赖嘉华

12月25日,梅州客家山歌理论研讨会在梅城均质楼举行,此次研讨会由梅州市文化馆、梅州市非遗保护中心举办。研讨会上,来自客家山歌领域的省、市专家学者共同研讨梅州客家山歌传承保护和创新发展新路径。

传承与创新!梅州客家山歌理论研讨会在梅城举行

活动开始,大屏播放沙画配乐作品《梅州客家山歌》。随后,与会各专家代表围绕着客家山歌如何传承与创新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其中,省级专家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分别做了《唱响新时代客家山歌》《广东省传统音乐传承人记录工作实践谈》《客家山歌的主体意象与美感维度》的主题发言。

传承与创新!梅州客家山歌理论研讨会在梅城举行
传承与创新!梅州客家山歌理论研讨会在梅城举行

专家学者共话客家山歌传承发展

“客家山歌的本体意象与美感维度分别为四情和五感,四情是指爱情、亲情、乡情、事情;五感是指快感(生理)、快乐感(心理)、高尚感(道德)、优美感(情感)、幸福感(灵魂)。”星海音乐学院教授王少明在研讨会中说道。嘉应学院音乐与舞蹈学院院长李君提出要重视客家山歌传承保护工作,形成传承的长效机制进校园、进社区”,同时要用开放的心态多形式的创新发展,及打造客家山歌理论研究中心等让梅州成为客家山歌理论研究中心。

传承与创新!梅州客家山歌理论研讨会在梅城举行

据了解,梅州客家山歌于宋、明期间伴随着客家民系的形成而传播繁衍,是中原文化与梅州本土文化融合的产物。2006年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名录项目,在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梅州客家山歌的传承、保护和发展取得很好的成效,并成功入选文化和旅游部50个国家级非遗项目保护优秀案例。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黄铁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