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文化自信视域下的《2060》,昭示原创国漫未来已来|荔枝娱评

文/纳兰惊梦

(作者纳兰惊梦,资深自媒体人;本文系荔枝新闻客户端、荔枝网独家约稿,转载请注明出处。)

12月24日晚,江苏卫视推出的国产原创动漫形象舞台竞演节目《2060》完美收官。节目暂告一段落,关于虚拟生命的故事却远远没有结束。

回想《2060》开播第一期,当时观众无不被形象各异的V-life汇聚一堂深深震撼,开启了一段超出认知的全新体验。就像“聆秋”的制作人徐少卿所说,参加《2060》的过程如同闭着眼睛游泳,谁也不知道自己会游向何方。当最终回望来时路,就连自己都会惊讶,《2060》的舞台竟然承载了每个制作人无穷的想象力,这想象力又支撑彼此到达了不可估量的远方。

文化自信视域下的《2060》,昭示原创国漫未来已来|荔枝娱评

文化自信、国漫表达,是《2060》始终秉承的价值取向。自古以来,艺术创作与表达大抵被分为“技、艺、道” 三种境界。通过《2060》这档节目,我们看到,一个虚拟生命创作的背后,离不开雕像师、建模师、原画师等丰富工种的技术配合。虽然起步相对较晚,但国内虚拟生命的技术实现已经极度拟真。这些V-life能够无障碍实时交流,更是国内虚拟技术发展的直接见证。

如果说“技”是塑造V-life真实体验的第一步,那么“艺”无疑是全面体现V-life独特个性与魅力的关键。丰富无边界的想象力需要强大的基本“内功”来支撑,“艺”的塑造也不能少了“内功”的支撑。在《2060》的舞台上,支撑想象力一再刷新认知的,为“艺”的塑造提供源源不断灵感的,恰是根植于每个从业原创者内心的文化自信。不管是取自中国传统神话形象的“孟姜”,还是传承舞蹈的“星瞳”,都源自创作者内心深处对于传统文化的情感共鸣。

文化自信视域下的《2060》,昭示原创国漫未来已来|荔枝娱评

不仅如此,这些虚拟生命的舞台创作也常从传统文化中汲取创意。譬如在最后的竞演中,恣意张扬的“无限少女”用她手中的毛笔将《千里江山图》栩栩如生地呈现在观众面前,使这幅传世之作通过虚拟技术手段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结合李玉刚《万疆》这首歌的意境,整个舞台表演融空间想象、艺术表达与价值情怀于一体,“神仙舞台”当之无愧。“聆秋”在《飞云之下》身骑机械蓝鲸遨游于星环城天空之时,很难不让人联想起《逍遥游》里关于“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的画面与意境。

所谓“道”,归根结底就是投射于内心的赤忱热爱与文化自信。因为有热爱,才会将自己的内心寄托于这些丰富多彩的V-life,并以此作为窗口展示国漫的炙热温度;也因为有文化自信,才能够推动这些创作者一再将东方美学作为创作主题,大胆面向市场与世界推出屡破想象力天花板的V-life。

文化自信视域下的《2060》,昭示原创国漫未来已来|荔枝娱评

“要《2060》到2060都流传我的名字”,勇夺冠军的“点赞仙”在表达心路历程的歌词中如是唱着。《2060》是在虚拟世界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它已经打开了一扇折跃至未来的时空之门,带领观众窥见那个激动人心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