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言:很抱歉这一篇拖了好几个月,一方面是自己有点忙。但另一方面更正重要的是最初版本写完后自己并不满意,花了很多时间去思考、修正。今年汤普森的两场比赛给了我很多启发。与黑龙的比赛做了对比后,有了更多的思考结果,终于这儿才完成。如有不足,欢迎批评指正。
点击观看>>>《踢拳选手如何成功转型MMA (上篇)》
上周的UFC比赛相信大家都看过了,“神奇小子”汤普森在地面被狠狠压制了三个回合。很多人留言说“这个量级基佬太多了,不给站立机会”“基佬打法太难看了之类”,但这些话其实是变相对汤普森全面能力的一种否定。从训练团队来看,汤普森向魏德曼学习摔跤,师承柔术大师卡洛斯·马查多,并获得棕带。年轻时的汤普森在上升期判定输给马特·布朗,又在两次挑战时任冠军伍德利时遭受重拳和抱摔的威胁。除这三场比赛以外,年轻时期的汤普森未曾被其他选手的缠斗威胁过。从这三场比赛展现出的地面缠斗来看,汤普森其实处理得相当不错,在下位没有吃到什么有效打击,并且同时积极寻求起身的机会。至于汤普森为何这一场惨遭碾压,我觉得更多的要从汤普森的身体机能方面找原因。
虽然绰号“神奇小子”,但汤普森已是个年近40的中年人了。这个年纪的次中选手大多早已退役,像马特·布朗坚持奋战,但早已远离前15名席位。汤普森常年保持在次中前五,已是非常难得。即使如今遭遇两连败,他应该还在前10行列。说完“神奇中年人”的成绩,接下来的重点是他这几年身体机能下滑问题。这两年汤普森的减重似乎成为一个难题,这在他的日常分享中就可以看出。尤其是最近两次比赛。输给伯恩斯后,汤普森自曝称重结束后在酒吧当着粉丝的面忍不住呕吐。这一次赛前脱水的同时他也做了直播,坦言自己不再年轻,减重相当困难。如果减重出问题,很有可能影响比赛时的发挥。
汤普森另外一个问题就是他的反应、速度和爆发力也开始明显下降。前年对阵卢奎时,汤普森可以数次击退甚至击倒这种硬汉型选手,去年对阵杰夫·尼尔时打击频率也相对在线,但很难再击退尼尔,到比赛后半段自己腿部还出了问题,所幸拿下了比赛。今年与伯恩斯对阵时,汤普森的赛场状态已出现些许下滑,出于忌惮伯恩斯的柔术和重拳,汤普森选择更精准、谨慎的打击,企图通过出其不意的重击摧毁对手。虽然这种战术一度令伯恩斯吃亏,但伯恩斯最终通过抱摔加上位控制拿下比赛。很有意思的是,在写本文时我重新仔细看了伯恩斯对汤普森做的每一次抱摔,发现伯恩斯的下潜距离其实比较大,但最后抱摔成功的原因,我归结于以下两点:
第一点是汤普森的反应和速度有所变慢,第二点是伯恩斯下潜抱摔的力量很强,有两次是将汤普森死死顶在笼边,再耐心寻求下一次抱摔的机会。至于这次对阵贝拉,汤普森的上述各方面身体机能则是更加明显的下降。贝拉的抱摔距离其实也比较远,但汤普森的反应像是几乎没有防摔预判,在力量方面汤普森也占劣势,被抱腰后没有任何反制就被举起摔下。还有一点则是因为首回合末尾吃到太多地面砸击,汤普森的体能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第二回合、第三回合几乎是一摔就倒。第三回合即使出现一定转机,但也看得出来汤普森已无精力做任何高质量的反击。这次比赛结果虽然有部分原因是首回合战术出了点问题(如果当时汤普森放弃打笼边,选择往常的距离控制,可能结局有所变化)。但不能否认的是曾经那个可以蹦蹦跳跳五回合的“神奇小子”没有以前那么灵活机敏了。真的很难说这位八角笼内的谦谦君子将来的表现会有所提升。
看完对于汤普森的分析,或许你对踢拳系选手已有个大概的了解:优点是擅长控距,打击精准、干脆;缺点则是力量不足,摔柔技术容易成为短板。如果踢拳系选手打MMA比赛,除了尽量弥补摔柔技术,其实最重要的还是在防摔和控距这两方面。控距是为了让对手无法发动抱摔,并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展开攻击。某种程度上说控距比防摔更重要,因为踢拳系真不知道自己能否防住对方的缠斗。如果能尽力把战斗维持在自己的舒适区,何必冒风险?防摔则是退而求其次的保命手段,因为一旦进入地面,对于踢拳系来说真的十分危险。
说到控据,移动是首先需要考虑的。以汤普森为例,最近两场比赛都是在笼边被摔倒,巴博萨也存在类似的情况。并不是他们没有积极移动,而是他们被上压的对手不断逼近笼边,失去了很多逃跑的机会。依靠笼边防摔虽然也是一种选择,但依靠笼边防摔目前至少暴露了两项风险:
第一,被顶到笼边再逃出来的几率较低,如果对手控制力很强,几乎意味着这一回合陷入笼边缠斗。第二,被顶笼边对于点数非常不利,各种小幅度的顶膝、肩撞、踩脚、碎拳等动作伤害不大,但在计分中是有效的。ATT战队很喜欢利用笼边防摔,比较典型的有钻石、乔安娜、伍德利等选手。这些选手虽然主打站立,严格来讲应属于“全能系”,有时候会主动缠斗。与纯站立系的踢拳选手还是有一定区别。
这方面黑龙则做的相当高明,即使是被堵笼边,他仍会不停横向移动来消耗对手体力,同时想办法撤出。说到防摔方面,今年教我柔术的教练,以及那些经验相对丰富的队友给我说了一个理念“无论抱摔还是降伏,你都要想象自己在搭建更有效的支点,同时破坏对方的支点。”如果支点建立,意味着协调和平衡,反之则意味着崩塌。
因此我对踢拳系的防摔看法是:踢拳手在爆发力、绝对力量等方面本来就弱于摔柔系,或有丰富橄榄球经验的选手。单纯提高身体素质来增强防摔的效率值得讨论。踢拳系的身体优势在于他们站立时的柔韧、平衡、协调非常出色,抱腿摔(尤指抱单腿)等技术在针对性预防下应该有不错的成效(黑龙和巅峰期汤普森就是最好的例证)。另外就是搭建新的支点,这一点黑龙是比较擅长的。以他和维托里二番战为例,他就用上肢撑地或抓对方下肢、,将上半身压在对手背上等动作。牢牢形成一个较为稳固的四边形。论体重,打轻重量级比赛的黑龙没有减重都到不了200磅,可想而知他在中量级确实很瘦。论体格,他的核心肌群不如维托里粗壮。论缠斗,黑龙是新晋紫带,又是绝对的站立系。维托里则受训于国王学院,一家在缠斗领域享有盛名的战队,温顿、大流士、盖斯特鲁姆等队友都是缠斗好手,维托里在比赛中也常常选择缠斗,有深厚的缠斗功底。可以说黑龙在摔柔方面是占尽劣势。
然而正如我所提到的,黑龙通过积极的控距,不停移动消耗维托里大量体能,同时展开打击赢取点数上的优势。即使对方不惜一切代价最终将自己顶在笼边。黑龙又迅速建立有效支点,使得本已相当疲劳的维托里很难抱摔成功。虽然黑龙在比赛过程中有一次被拿背,差点遭到裸绞,黑龙也非常巧妙地化解这次危机,并拿到了优势上位。维托里在此之后的比赛时间里,再没对黑龙做过任何有效的地面压制。
除开选手硬实力,不得不提运气是一个被很多人忽略的因素。黑龙登顶冠军的时代,恰逢“中量级四天王”落寞。索萨、魏德曼、洛克霍德其中任何一位处于巅峰期时,缠斗都相当厉害。不敢说他们一定能拿下黑龙,但绝对能造成相当大的威胁。罗梅罗又步入职业生涯晚期,非常依赖突发的暴击取胜,抱摔频率比之前低了不少,可以说黑龙对阵顶级缠斗系或摔打系的经验算不上丰富。汤普森、巴博萨的处境则严峻一些,次中、轻量级从来不缺乏缠斗好手,对他们这种纯站立系确实是一大考验。
不知道未来“GSP化”的惠特克能否在缠斗领域克制黑龙。目前我比较期待羽量级的吉卡加泽和轻重量级的普洛兹卡这两位纯站立系选手在各自量级的发展。这两位目前为止也缺乏缠斗系高手的考验,他们或许可以带给我们一些惊喜。
往期专访
导演李柯
功夫明星李炳渊 成龙女弟子徐冬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