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土木堡之变有哪些隐藏真相?

正统十四年(1449年)六月,瓦剌太师也先侵犯他人领地,明英宗在宦官王振的怂恿下,不顾群臣劝阻,把年仅两岁的皇子朱见深立为皇太子,令异母皇弟朱祁钰留守,亲率大军出征。军政事务皆由王振专断,行军路线屡变,士兵疲惫不堪。兵部尚书邝野一再要求入居庸关,以保安全,但王振不准。后勤不续退至土木堡时王振下令移营,饥渴难忍的军士一哄而起,人马失序,瓦剌军趁机进攻。明军仓促应战,所以兵败,兵部尚书邝野、户部尚书王佐等66名大臣战死。

当时京师精锐都已在土木堡失陷,剩下老弱士卒不到十万。于谦力排众议请郕王调两京、河南备操军,山东和南京沿海的备倭军,江北和北京各府的运粮军驰援,人心渐定,也先送英宗回去,要求守城者开门,于谦等大臣私立郕王为帝,并亲自守城拒绝也先送英宗回京。

土木堡之变有哪些隐藏真相?

土木之变

后人看这一次差点让大明成南明的事件,多是对王振的痛恨、对英宗的不忿,以及对于谦的崇敬。至于其他的,提的人少,想的人也不多。

为什么大明才立国80多年,国力正盛时,就遭遇了这样的变故?到底是谁造成了明朝的不幸?

答案是明英宗的曾祖父——明成祖朱棣!

正是由于朱棣的短视,放弃了大量的北方卫所,才导致游牧民族的兵锋近在眼前,进而极其容易导致毁灭性的后果。

土木堡之变有哪些隐藏真相?

明成祖朱棣

1、朱棣和朵颜三卫的领土交易

1399年,朱棣起兵反抗建文帝,随即开始了长达4年的战争。

朱棣起兵之初,势单力薄,不得不寻找外援,他很快哄骗宁王朱权,夺取其手中的蒙古族精锐——朵颜三卫。

朵颜三卫由投降的蒙古人组成,属于明朝的雇佣兵,善于骑射,战斗力很强,朱棣靠着这样的强悍力量,最后取得了靖难之役的胜利。

土木堡之变有哪些隐藏真相?

明朝初期地图

在靖难之役开始的时候,朱棣曾对宁王朱权和朵颜三卫做了很多承诺,朱棣许给朵颜三卫的承诺是,他日靖难成功,就将长城以北的东部蒙古地区赐予朵颜三卫。所以,这是朱棣为了拉拢朵颜三卫而做的领土交易,双方各取所需,不亦乐乎。

所以靖难成功后,朱棣开始履行自己的承诺,虽然宁王好打发,但是这伙蒙古粗人却是不好糊弄的,所以朱棣就将整个蒙古东部地区赏赐给了朵颜三卫,主意,是赏赐!

此时的明朝在长城以北地区还有很多卫所,包括开平卫、大宁卫、东胜卫等。此时,明朝军队陆续开始放弃这些卫所,将卫所内迁到长城以内,明朝在长处之外,再也没有军事堡垒的存在。

土木堡之变有哪些隐藏真相?

明成祖时期地图

这样的后果是非要严重的。卫所被放弃后,蒙古人随即占据这些地方,并将对峙线拓展到长城一线,明军也只能依托长城抵御蒙古军队的冲击,长城虽城高墙厚,但是,没有战略缓冲区的明朝不得不每次都以长城硬抗,一旦长城出现瑕疵,那么近在长城边上的北京就会万分危急。

土木堡之变,祸根就源于朱棣的“领土买卖”!

2、不是所有皇帝,都喜欢“天子守国门”

今天的明吹,不断鼓吹明朝的铮铮铁骨,所谓“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何等牛的一个存在。

土木堡之变有哪些隐藏真相?

明朝战争

但是,当时的明朝皇帝们,心里边是有不止一万只草泥马奔腾而过的。

如果给你一个选择,是去大漠边陲喝风还是到江南潇洒,我想大部分人都会选择到江南去。

“皇帝也是人,也有七情六欲,为什么就一定要呆在这样一个鸟不生蛋的北京呢?”明仁宗朱高炽表示对父亲朱棣表达了大大的不满!

奈何朱棣强悍,朱高炽的愤怒很快被淹没。但是到朱高炽自己做皇帝,那情况就不一样了。

刚登上皇位,朱高炽就做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决定:“迁都!回南京!”

土木堡之变有哪些隐藏真相?

明仁宗朱高炽

大臣们开始紧锣密鼓地忙活起来,因为当初跟着朱棣到北京喝风的大臣,很多都是南方人,对南方的留恋可以理解。

但是命运给朱高炽开了一个天大的玩笑,在迁都事宜大张旗鼓地进行时,登基10个月的朱高炽驾崩,明宣宗朱瞻基继位。

这是个和祖父十分相似的君主!他也喜欢北方,所以迁都南京的计划就此搁浅。

其后不断有人提出迁都,都因为明朝北方的形势越发不平稳,东北女真崛起等原因,都城牢牢固定在北京!

土木堡之变有哪些隐藏真相?

彪悍的蒙古军队

正因为和瓦剌大军只隔着一个长城,北京城乃至皇帝们的处境才越发危险起来,土木堡之变虽然没有让大明变成南明,但是暴露的问题是相当严重的。即:没有缓冲区的北京,几乎就是一座孤城!

土木堡之变后,明朝由盛转衰,再也不复往日荣光!

多有疏漏,烦请斧正。我是静夜史,期待您的关注。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