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1894年,朝鲜废除科举制度,百年后韩国为何再现“科举考试”?

古代汉文化圈中受中国汉文化影响最重的当属古代朝鲜,古代朝鲜的文化、制度、传统、风俗等无不与中原王朝相同。而且现在古代朝鲜历史书籍都是汉字所写。可见我国文化对朝鲜和韩国影响有多深。

在制度借鉴上,除了朝鲜王室的体制、军队,还有一项重要制度被朝鲜引进,这就是我国历史上有名的“科举制度”。科举制度作为国我选拔人才的一项重要制度,连外国人都佩服这是我国古代一项先进制度。

1894年,朝鲜废除科举制度,百年后韩国为何再现“科举考试”?

作为以儒学为核心的科举制度,古代朝鲜引进科举制后,促进了古代朝鲜的发展。通过科举考试的施行,儒学思想在朝鲜扎根,并受到民众的推崇。儒学的价值观及道德规范也渗透到古代朝鲜的方面。但5年前,韩国为纪念首尔建都600周年时,在庆典活动中,韩国再现“科举考试”,引人世人关注。为何韩国要再现这个传统呢?

如何引入?

我国科举制度何时被朝鲜引入?要说起引入科举制度,还得要从古代朝鲜与中原王朝藩属关系说起。隋朝建立时,隋文帝与隋炀帝父子二人都想彻底征服朝鲜,特别是隋炀帝杨广“三征高丽”而失败,耗尽了国力。

到了唐朝时,唐高宗完成了征服高丽的任务。在唐朝征服过程中,由于朝鲜半岛的新罗王朝一直中原王朝保持长期交流,因此唐朝帮助新罗完成了统一,朝鲜半岛三国局面消失。此时朝鲜与中原王朝交流不断加深。

1894年,朝鲜废除科举制度,百年后韩国为何再现“科举考试”?

而新罗王朝受到唐朝影响后,也在国内逐步实施科举制度,并设“读书三品科”,所谓的“读书三品科”是指:“读《左传》,若《礼记》,若《文选》,而能通其义,兼明《论语》、《孝经》者为上。读《曲礼》、《论语》、《孝经》者为中。读《曲礼》、《孝经》者为下,若博通《五经》、《三史》、诸子百家书者,超擢用之”。于是古代朝鲜就用“读书三品科”选拔任用官员。

但由于古代朝鲜还不怎么开化,新罗实施“读书三品科”时,遭到国内一些保守贵族的抵抗。据史料记载,科举制度真正在古代朝鲜确立并实施的是公元958年,也是高丽王朝光宗时期。而此时我国处于五代十国时期。

1894年,朝鲜废除科举制度,百年后韩国为何再现“科举考试”?

据《高丽史》记载:“三国以前,未有科举之法,首建学校,而科举取士未遑焉。光宗用双冀言,以科举选士,自此文风始兴。大抵其法,颇用唐制”。

光宗之所以大力推行科举制,主要是为了巩固政权,当时后周使节双冀到高丽出使,他建议光宗要推行科举制,被光宗采纳。

光宗的科举制度主要借鉴唐朝科举,设进士科、明经科、杂科。其中进士、明经两科是最重要的考试。进士科重视经义策论,明经科考试内容采用中国《尚书》、《周易》、《春秋》、《礼记》等书籍。当然杂科也有,包括“医、律、算、书、卜”等专业。武科考试则是后期在朝鲜王朝中出现,设立骑射等内容,如果初试通过进入复试也要考四书五经。

1894年,朝鲜废除科举制度,百年后韩国为何再现“科举考试”?

古代朝鲜王朝在实施科举制度过程也是一个不断借鉴学习中原王朝的过程。后来宋朝建立后,高丽科举制又全面向宋朝学习。当然宋朝的科举制也大都延用唐朝,只是考试内容有所变化。宋朝科举考试内容变化,主要是王安石改革的内容,王安石取消了贴经、墨义等弊病较大的内容,专门以经义、论、策选取进士。虽然高丽科考内容也改变了,但依然与中原王朝一样,注重策论与经义。

到了朝鲜王朝时,科举制中进士科、明经科合并成文科,考试内容依然采取中国的经学、诗歌等为主。但此时虽然朝鲜科考内容与中原不同外,其他方面都与唐宋相同。就连防作弊手段也和宋朝相同。

1894年,朝鲜废除科举制度,百年后韩国为何再现“科举考试”?

宋朝防作弊手段采用的是采用糊名和誉录,所谓的“糊名”,就是与现在考试差不多,把考卷上的姓名等信息密封起来,防止熟人在里面操纵。在宋朝也称作“弥封”,考官只阅试卷,并不知道姓名。但还是能看出字体。于是宋朝又实行“誉录”制度,就是把考生的试卷内容重新抄录一遍。因此一样的字体,考官就不会暗箱操作了。

朱元璋建立明朝后,科举制度进一步发展,而且已经形成一套很稳固的制度。明朝把正式科举分为乡试、会试、殿试三个等级。所谓的乡试就是由南北直隶、各布政使司在各地组织的地方考试,每三年举行一次。所谓的“会试”就由礼部主持的全国性考试,又称“礼闱”,在乡试的第二年举行;所谓的殿试,就是会试后当年举行。而古代朝鲜也借鉴明朝科举制度,考试也按每三年一次,但朝鲜的科考也分三个等级,不过叫法法不同,朝鲜叫初试、复试和殿试。

1894年,朝鲜废除科举制度,百年后韩国为何再现“科举考试”?

朝鲜王朝与中原王朝科举考试不同之处就是,有一项贱籍的人不能参加考试,其他人都可以应试。朝鲜实施科举考试后,也出现了文官政治现象。韩国一个叫李成茂的学者写了一本《高丽朝鲜两朝的科举制度》曾记载:“随着官僚制度的发展,在仕宦途中渐渐形成了一道阻止常人晋升的坚固长城,而科举则是助人突破这道长城升至高位的促进剂”。

但朝鲜科举制度的发展,实际就是儒学在朝鲜发展,两者是同步的。儒学已经深入民众的思想。

1894年,朝鲜废除科举制度,百年后韩国为何再现“科举考试”?

1894年,日本占领朝鲜后,为了去除中国文化的影响,日本逼着朝鲜国王改革,并且不断向朝鲜半岛渗透日本文化,这就是历史上的“甲午更张”,其中科举制度也废除了。在朝鲜实施了936年制度从此消失。

照搬我国?

科举制度说白了也是一种官员选拔制度。而朝鲜科举考试虽然每三年举行一次,但官员有需求时,朝鲜也会不定时举行考试。有学者称,科举制度是中国传统文化在朝鲜最长的一项制度,历来受到朝鲜各王朝的尊崇。

据记载朝鲜王朝重视科举,主要还是“我国公道,惟在科举”,“门塞而公道开,浮华斥而真儒出”。科举制度从七世纪进入新罗王朝,到958年确立,朝鲜的科举制度基本是延续唐朝的科举制度。那么唐朝科举制度是什么样呢?

1894年,朝鲜废除科举制度,百年后韩国为何再现“科举考试”?

在说唐朝科举制度前,我们先来脑补下科举考试中几个词汇。首先是“进士”一词,这是科举中一个很重要称呼,这个词汇最早在《礼记·王制》篇出现,含义就是“进授爵禄之义”。由于古代策重考“时务策”,就是写国家政治生活方面的政治论文,也叫“试策”。以试策取士,就使读书、考试、作官成为当时社会上民众一生的工作。

隋灭唐建后,唐朝也延续隋朝的科考制度,并进一步完善。唐代考试科目分常科和制科两类。每年分期举行的称“常科”,但由皇帝下达的考试叫“制科”。

1894年,朝鲜废除科举制度,百年后韩国为何再现“科举考试”?

“常科”包括进士、明法、明经、明字、道举、明算等五十多种,而明经考试内容是《论语》、《孝经》、《礼记》、《左传》、《周易》、《尚书》、《公羊传》等9部儒家经书,考试方式是帖经就是如现在填空题,墨义就是考经文原文字句。进士科注重诗赋能力和策问观点,这就给考试的举子们设置了门槛,不仅要精通文学,还要对国家政治军事法制等建设有自己的观点,在当时来说难度很大,因此考中进士的也很少。比如我国古代书籍描绘范进中举,欣喜若狂,甚至达到疯颠,也说明难度太大,考官的阅卷弹性也大。唐朝孟郊考中进士后,还欣喜若狂写了一首《登科后》:“春风得意马蹄疾,一夜看遍长安花”。

考中进士后,也要通过殿试,区分前三名,第一名就是我们常说的“状元”,考中状元的,其他考上进士的要凑钱庆祝,这就是所谓的“探花宴”。唐朝考中的进士还要长安的雁塔慈恩寺中写上自己的名字。殿试第一名就是状元,同榜人要凑钱举行庆贺活动,新科进士前往杏园宴会,被称为“探花宴”。白居易27岁一举中第后就曾在雁塔写下“慈恩塔下题名处,十七人中最少年”的诗句。

1894年,朝鲜废除科举制度,百年后韩国为何再现“科举考试”?

除了文考,也有武考。唐朝武考也因此叫武举。是武则天开始的武举考试。武举顾名思义就是选武将,当然要由唐朝的军事部门主考,于是兵部是主考部门。而武举的考生,都是经过基层考试选拔上来的人。考试内容有“步射、马射、平射、马枪、负重”等内容。考中者授予武将官衔。

古代朝鲜在借鉴唐朝科举制时,也不断自我完善。964年,光宗主持过殿试,应该说高丽的殿试制度还比北宋早9年。高丽王朝为了确保考中的人不荒废学业,还要求凡是五十岁之前考中的进士,每月要交诗3篇、赋1篇。不过题目由翰林院制定,地方官员可以自行命题交作业。这是我国科举制度所没有的。

还有一项制度很奇特,古代朝鲜允许在职官员参加科举考试,通过后作为提拔任用的资格。而我国科举制度并没有这一项。应该说古代朝鲜的科举制度基本照顾中国,区别并不大。

1894年,朝鲜废除科举制度,百年后韩国为何再现“科举考试”?

为何再现?

韩国纪念首尔建都600周年,举行了一场古代“科举考试”,当时数百名穿着古代韩服以及穿儒生长袍的“学子”们,在韩国首尔庆熙宫前开始考试。

韩国为什么要再现古代“科举考试”传统呢?

据资料记载,韩国于1994年并开始纪念这项古老的制度,每年一次,应该有25次之多了。韩国再现“科举考试”并非采取科举考试。主要以下3个方面的原因。

1894年,朝鲜废除科举制度,百年后韩国为何再现“科举考试”?

1.去除日本殖民化阴影。

自从二战结束后,日本从朝鲜半岛撤走后,韩国在各个方面开始沿用自身的传统文化。因为日本殖民朝鲜半岛半个世纪,对朝鲜传统文化破坏极其严重,很多从中国借鉴来的传统文化被日本强制消除。对于日本殖民朝鲜半岛的历史,韩国人十分痛恨。因此,韩国不断还原古代朝鲜的一些文化传统,就是要切实去除日本对韩国的传统文化的侵蚀。

2.弘扬传统文化。

韩国再现“科举考试”现场,基本都是按照古代科举考试的每个环节进行的。既有国王再现,也有百官和考生向国王跪拜场面。然后考官出题,考生作诗应试。考试合格后,颁发红牌,然后头戴红花开始拜祝活动。韩国除了还原古代科考外,还让民众现场体验古代文武两个考场的科目。

韩国人认为,古代科举考试抛弃以血统为主不平等社会行为,人人都可以平等通过考试获得官职,这是古代朝鲜发展一个重要因素。

1894年,朝鲜废除科举制度,百年后韩国为何再现“科举考试”?

3.争夺传统话语权。

近几年不得不承认,韩国在弘扬传统文化上很上心,前几年还因把我国端午节申遗受到我国民众不满。韩国还挖掘了孔子祭典活动。这一点我们应该有所警醒,韩国作为汉文化圈中,该国近年来不断挖掘传统文化,与我国不断较劲。一个不注重传统文化保护传承的国家是没有希望的。因此在传统文化占得先机,无论申遗还是传承也好,都会让人感觉谁才是正宗。但怎么抢,有些文化传统是有“根”的,韩国即使抢来也不会被人认可。韩国能否自大到把“科举考试”申遗呢?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