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宋朝农民真实生活状况:百姓苦而上层富,纸醉金迷谁又知农村苦

每次一谈及与宋朝相关的历史问题,人们最先想到的,是这一时期的积贫积弱,农民需要承担的苛捐杂税十分繁重,这才导致了宋朝200多年里大小不断的农民起义。古诗中更是写道:

“霜耕冰在趾,雨种泥没膝

”;就连司马光也写:

“四民之中,为农最苦。”

在这些文人墨客笔下,农民永远生活在悲剧之中,他们辛勤劳动,似乎毫无幸福可言。这些都是人们对于宋朝的固有印象,可是宋朝明明繁荣富庶,农民生活的真有这么苦吗?

农政机构完备,又有何用?

在任何一个王朝,农业都是放在国家第一位置的决定性生产部门,这是因为农业生产的优良状况与国计民生紧密相关,因此中国历朝历代都将农业经济作为一个国家的首要任务。

宋朝也是如此,重农思想一直传承千年,宋朝基本上已经完善了前代的农政制度和管理机构,更制定了一系列与农业相关样的法规条文,只为了保证农业生产能够顺利进行。

想要真正的了解宋朝农民的生存状况,自然要从各种农业管理制度入手。

宋朝农民真实生活状况:百姓苦而上层富,纸醉金迷谁又知农村苦

早在宋朝以前,各个朝代已经有着与农业息息相关的管理机构。《左传》中记载,夏朝有专门负责掌管农事赋役的啬夫;商朝更是出现了一系列专门管理农业的官员,比如小众人臣、小丘臣等官员,专门负责粮食的耕种、管理、生产、收割和赋税等诸多事物。

到了战国秦汉时期,已经出现了比较完善的农业管理机构,比如使书中记载的“内史”、“少内”等;再从三国两晋南北朝发展之隋唐时期,管理农业的机构有增无减,甚至也越来越重要。

直到宋朝年间,已经形成了非常完备的,从地方至中央专门负责农业管理的机构。

宋朝中央主要负责管理农业事务的机构为户部,《宋史》中记载户部的职能为:

“掌天下人户、土地、钱谷之政令,功赋、征役之事”。

宋朝的工部,也是一个与农业信息相关的管理机构,工部有四司,这四司之中的水部司和屯田司,前者负责水渠、河道等修理,后者负责屯田、营田、官庄的修茸问题。在这些中央农业事务管理机构之下,还有非常重要的地方管理机构。

宋朝农民真实生活状况:百姓苦而上层富,纸醉金迷谁又知农村苦

宋朝管理地方实行的是州县制,知州所肩负的职责共为7项,这其中的劝课农桑、新修水利、赈济灾荒、安抚流亡的4项职责,都与农业有着密切关系。

宋朝州一级的机构中,还有通判参与农政管理,比如通判掌管着赋税钱粮,主管着常平义仓,更负责一些农田水利、赈济灾荒的工作。

在这一职位上做的比较出色的嘉祐年间越州通判曾巩,他在越州担任通判一职时,正巧遇到饥荒,然而当时用来备粮救灾的常平义仓并没有足够的粮食赈济灾民,曾巩就采号召当地富人自愿纳粮,随后再用平常价稍高一点的价格卖给平民,随后在灾荒结束以后,又为这些贫农种粮,才让整个越州的百姓全部活了下来,由此可见,通判的农镇中所发挥的作用也是极大的。

当然再低一级的县令、县丞等官员,所负责的农政工作就更为详细。

宋朝农民真实生活状况:百姓苦而上层富,纸醉金迷谁又知农村苦

然而看似严密合理的农政管理机构,却在宋朝年间上演了一出又一出”官官相护”、“豪强官员勾结”的戏码。

在交通讯息不发达的封建王朝里,还是真正的

“天高皇帝远”

,地方豪强与官员勾结,稍微在自家的土地做一下手脚,这些豪强就成了当地的富户,那些可怜的贫农只能越发的穷,这种现象在《宋会要》一书中有记载:

“其为等虽同,而贫富甚相远”

,所以在宋朝年间的“富农”与“贫农”的差距也是越来越大,更导致了喊着“均贫富、等贵贱”口号的农民起义四起。

苛捐杂税,民怨四起

宋朝总是与“沉重赋税”挂钩,似乎正是因为众多的苛捐杂税,还导致了宋朝的积贫积弱。那么,宋朝的赋役是否正如大家所想的这样沉重呢?接下来这部分内容,将对宋朝赋税进行研究分析。宋朝农民的赋税主要有“田赋、各种杂税、身丁税、科率、和籴、和买”等。其中最主要的田赋,其实是宋朝承袭了唐朝中后期的税收做法,田赋每年征收两次,这也就是当时百姓口中的一年两税,只是宋朝时期所敲的田赋,与唐朝相比减轻了不少。

唐朝每年征收这两税时,农民除了要交纳田赋以外,还要交纳丁钱、徭役,这样一做比较,宋朝农民似乎要比唐朝农民过得更加舒适一些。

宋朝农民真实生活状况:百姓苦而上层富,纸醉金迷谁又知农村苦

然而宋朝的田赋制度可以说是套路满满,按照史书中记载,宋朝的田赋确实税率十分的低,可是各地农民要交纳的税收差别却存在着巨大差距。《续资治通鉴》一书中记载:

“天下之田,有一亩而税钱数十者,有一亩而税钱数者”

,之所以会形成这样的税收差距,在《宋会要》一书中就能够找到准确答案:

“富豪形势者田多而税少,贫弱者地薄而税重”

,其实这与前文所提及的

“富农和官商勾结”

有着紧密关系,这些乡绅富豪平日里对官员好酒好肉的伺候,交税的时候自然就能少交一些;那些贫农没钱招待官员,到了交税之时,就被官员们巧立名目增加税收,这一层又一层的官员机构,让贫农苦不堪言。

在各种税赋中排在第2位的便是身丁税,身丁税名思义就是按照家中人口缴纳赋税。

在五代时期,身丁税对于广大人民而言是一项非常沉重的赋税,因为五代时期在征收身丁税的时候不论贫富贵贱,男女老少,甚至连残疾人甚至是以死之人都要交纳身丁税,这就导致百姓苦不堪言。乾德元年,宋太祖明确了身丁税的征收性别、年龄界限;太平兴国9年,宋太宗又对身丁税进行了一次大的赦免与废除,据史书中记载,此后,未成年人,老人以及深有残疾之人不必再交纳身丁税,即便是要继续缴纳身顶水之人,对于他们税额又进行了又一次的减免。

虽然这一沉重赋税一直未被废除,但是农民所要负担的身丁税越来越轻也是不争的事实,可是仅这一项税收的减免,又给这些底层农民能够减轻多少负担呢?

宋朝农民真实生活状况:百姓苦而上层富,纸醉金迷谁又知农村苦

宋朝的赋税有些方面在朝着好的一方面改进,而有些方面却从早期的惠民利民政策,逐步变成了农民肩头上的重担。宋太宗年间,宋朝出现了“和买”一词,和买的主要做法为:官府于每年春季提前给民户预支本钱,随后到了夏季,农民向政府归还与本钱同等数量的绢帛这种做法,既满足了宋朝军队的需要,同时又让农民种地的热情高涨,这本是一项非常好的利民政策。

然而到了宋仁宗时期,由于军队所需要的绢帛需求量更大,一时间农民入不敷出,这项惠民政策反而成为了一种负担性的税收。

不仅如此,这些专门负责税收的官员,很喜欢玩“预征”的把戏。南宋年间发生过这样一件大事,整个南宋境内的农村,竟然沆瀣一气开始玩起了“预征”,所谓预征就是提前向农民征税,有些州县提前征收了数十年之后得税收,就连南宋亡国前夜,竟然还有州县官员在征收赋税。

这一行为导致宋朝发生了这样的景象,那些贫农日日受到催税之人的骚扰,不仅如此,南宋末年天灾人祸横行,天降旱灾让百姓颗粒无收,连年战乱更是让百姓无处耕田。

那些宋朝文人还过着酒饱肉足的精英生活,可是又有何人在乎过两宋农民的一把辛酸之泪。

从不知百姓之苦

单看宋朝农业的管理机构、颁布的农业法规,先进的劝农制度,以及统治者为了推广农业技术,解决农民生产困境所做的一切,宋朝农民似乎生活在一个比较安稳太平的时代中。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朝廷只考虑到如何让农民增加收入,却从未考虑到如何帮助农民减轻负担。

这些赋税徭役,早已经榨干了农民的血泪;在征收赋税徭役的过程中,这些底层的百姓还要忍受官员的强征暴敛、强取豪夺的行为。

宋朝农民真实生活状况:百姓苦而上层富,纸醉金迷谁又知农村苦

这些贪官名义上是在为国家征收赋税,实际上却只是为了自己的一己之私。农民要劳作、要吃穿,他们更要拿着自己的收入去填满这些乡绅富豪、贪官污吏的口袋。他们的辛勤汗水,在宋朝机关的司法腐败以及天灾人祸面前不值一提,最终只能让农民的生活状况越发糟糕。所以才有文人笔下的:

“匍匐孩提童,伛偻百岁翁。饥妇更啾唧,黧面头蓬蓬。”

此番景象简直令人触目惊心,可是高高在上的帝王看不到,那些在京城享乐的达官贵人看不到,他们只知社会一片繁荣,却不知底层的百姓之苦,这是何等的悲哀。

参考资料:

《宋朝农业管理初探》

《宋代农民负担问题》

《宋代社会的基本经济矛盾和农民战争的规模》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