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一字千金著书说,十年富贵随轻覆,解析吕不韦之死

吕不韦,战国末期商人、政治家、思想家,秦国丞相。吕不韦一开始是一个非常善于经商的商人,通过贱买贵卖的方法,积累起万贯家财。当他在邯郸做生意时,见到了被当做人质的秦王之孙子楚,产生了从商业转为政治的念头。

于是他便帮助子楚筹谋划策,为子楚争得太子继承人的位置。在子楚死后,子楚的儿子嬴政登上王位,吕不韦为丞相。吕不韦在位期间,对秦并六国做出了巨大贡献。

但是在嫪毐集团叛乱的牵涉下,罢相归国,最后饮鸩自尽。吕不韦为什么会自杀,反过来说嬴政为什么逼得吕不韦会自杀呢?其实原因有多个,我们可以浅析一下。

一字千金著书说,十年富贵随轻覆,解析吕不韦之死

一、嫪毐叛乱牵连

吕不韦受到嫪毐的牵连,使嬴政对他心生疑虑,罢免相国职务,这个是最直接的原因。

嫪毐原本是太后男宠,因为得到太后宠爱,权力渐渐变大,野心也渐渐暴露。

秦始皇九年,嫪毐犯上作乱,被秦王嬴政处死。为什么嫪毐之事会牵连到吕不韦呢?

第一,嫪毐是吕不韦的门客。

在太后的丈夫秦庄襄王死后,太后不甘寂寞,与老相好吕不韦私通。当时嬴政年纪尚小,事情没有被发现,但是随着嬴政渐渐长大,吕不韦怕事情败露,便找来了身体强壮的嫪毐当他的门客,要将他献给太后,替代自己的位置,这样嬴政就不会发现他与太后私通了。

一字千金著书说,十年富贵随轻覆,解析吕不韦之死

第二,嫪毐是通过吕不韦的运作进宫。

吕不韦为了不让别人发现,假装让人告发他犯下了该受宫刑的罪,然后将自己的办法告诉了太后,太后就偷偷地送给主持宫刑的官吏许多东西,让他假装处罚嫪毐,拔掉了他的胡须让他冒充假宦官。这样嫪毐得以进宫与太后私通而不被别人发现。

嫪毐利用太后的宠爱形成了嫪毐集团,企图夺位,而嫪毐和吕不韦的关系匪浅,在嫪毐犯了罪之后秦王审问一定会审查出来,秦王一定会怀疑吕不韦的用心,所以在后来接回被软禁的太后时,为了防止太后与吕不韦再私通,就除去他相国之职,实际上也是对他的一种防范。

其实在杀掉嫪毐之后,嬴政是想要一并杀掉吕不韦,可见嬴政对吕不韦的怀疑之深。但是嬴政为什么没有杀掉吕不韦呢?原因有两个:

一字千金著书说,十年富贵随轻覆,解析吕不韦之死

1.侍奉先王功劳大。

吕不韦在秦庄襄王在位时期就是丞相,到了嬴政时期,已经两朝为相了,而且秦庄襄王能够成为太子,里面大部分都是吕不韦的功劳,所以嬴政念在吕不韦侍奉先王功劳大,就没有杀他。

2.有许多人为他辩解。

根据《史记·吕不韦列传》总中,嬴政要杀吕不韦时,

“及宾客辩士为游说者众”

,有许多宾客辩士为他说话,后来嬴政不忍心,就放了他。

二、有才华声望

秦始皇九年九月将嫪毐杀死,过了三年吕不韦才自杀,那么这三年嬴政做了什么呢?为什么突然吕不韦要自杀呢?嬴政虽然杀了嫪毐之后没有将他杀死,但是在十年十月的时候免去了吕不韦的相国职务,迎接回太后之后有将吕不韦遣出京城。

在吕不韦被遣出京城的一年中,各国的诸侯使者都来问候吕不韦,希望吕不韦能够到他们国家,嬴政怕他出现变乱,给他写了一封言辞非常犀利的信,希望吕不韦一家搬到蜀地。吕不韦怕被嬴政杀掉,所以自杀。

一字千金著书说,十年富贵随轻覆,解析吕不韦之死

从这件事可以看出吕不韦有才华声望,各国使臣都前来拜访他。但是吕不韦之所以害怕被嬴政杀掉,绝不是因为这一件事。

吕不韦曾经想著书立说,就命令他的食客各自将所见所闻记下,综合在一起一共八览、六论、十二纪,共二十多万言,这就是《吕氏春秋》。

并且将此书刊布在咸阳的城门上,上面悬挂着一千金的赏金,如果能有人改动一个字,就给予一千金的赏金。能够做出这种“一字千金”的事情,如果没有足够的声望和才华,是不敢这样有自信的。

而且吕不韦的声望高,也在于他的门客。当时魏国有信陵君,楚国有春申君,赵国有平原君,齐国有孟尝君,他们都礼贤下士,结交宾客。

吕不韦想在这方面与他们一较高下,另外也想为秦国招揽有才华的人,所以他也招来了众多文人学士,给他们优厚的待遇。最后吕不韦门下食客非常多,多达三千人,其中不乏德才兼备之人。

一字千金著书说,十年富贵随轻覆,解析吕不韦之死

吕不韦招揽众多门客,虽说是为秦国招揽贤士,但是嬴政却不这么认为。在吕不韦死后,看看秦王是怎么对待他的食客就知道秦王的态度。吕不韦死后,吕不韦并没有被秦王用相国的规格埋葬,而是被门下宾客

“窃葬”

,就是偷偷地埋葬。

但是秦王是怎么对待吕不韦门客的呢?

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其舍人临者,晋人也逐出之;秦人六百石以上夺爵,迁;五百石以下不临,迁,勿夺爵”。对于吕不韦家臣参加哭吊的,如果是晋国人,就驱逐出境;如果是秦国人,俸禄在六百石以上的官剥夺爵位,迁到房陵;如果没有参加哭吊,迁到房陵但不剥夺爵位。

从这一点可以看出,嬴政并没有因为吕不韦招揽众多门客就心存感激,反而对门客的态度与吕不韦大相径庭。吕不韦招揽门客在嬴政看来不是为秦国,是为了吕不韦自己。吕不韦本身就很有才华,又招揽这么多门客,到底想要做什么,这个举动在君王的眼中可是很危险。

所以在吕不韦被驱逐出京时有那么多国家的使臣拜访,又有三千门客,在嬴政的眼中就是一个不定时炸弹。

一字千金著书说,十年富贵随轻覆,解析吕不韦之死

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嬴政给吕不韦一封信,信上写道:“你对于秦国有什么功劳,秦国给你食邑十万户?你和秦王有什么血缘而号称仲父?你赶紧和你家人搬到蜀地去!”这封信言辞很是犀利,

吕不韦一方面害怕秦王派人杀他,一方面可能还有自尊心作怪,所以饮毒酒自杀。

三、对秦统一有威胁

在吕不韦被驱逐出京之后,前来拜访的各国门客络绎不绝。

要是没有这些拜访之人还好,但是就是门客众多,也正好加速了吕不韦的死亡。

之前说过,吕不韦是一个非常有才华的人,在秦国做了怎么多年丞相,一定对秦国形势非常熟悉。如果放任这样一个有才华有头脑,又熟悉秦国形势的人到别国任相,那对秦国是一个很大的威胁,况且在嬴政心中,统一六国是重中之重,他绝对不会允许任何人阻挡他统一天下的脚步。

也许吕不韦也是这么想的,就算嬴政没有赐死,那么保不准之后嬴政不会派人杀他。与其等嬴政下旨牵连家人,不如直接自杀,不仅保住了家人和自己的自尊心,也打消了嬴政的怀疑。

一字千金著书说,十年富贵随轻覆,解析吕不韦之死

总结

吕不韦从商转政,聪明过人,是一个一流的谋划家。但是在嫪毐这件事上,他就没有看出嫪毐的野心。嫪毐在吕不韦引荐下,夺得了太后的喜爱,后来慢慢形成了嫪毐集团,甚至是可以和吕不韦的势力相抗衡,由此酿成惨祸。

而且在嬴政登上王位后,吕不韦并没有放开自己的权利,这样一“恋权”,反而引起了嬴政的怀疑。

吕不韦在被驱逐出京时,依然宾客盈门,势力一旦不能打散,就是一幅“催命符”,最终要了吕不韦的性命。

参考文献:《史记·吕不韦列传》

《史记·秦始皇本纪》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