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清末民国时期的上海滩,说起一个人的名字可以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了。甚至于到了现在,对于他的评论也是褒贬不一。有人说他是黑帮的领头老大,做了很多鸦片生意,同时还是心狠手辣的青帮教父,是个道貌岸然的魔头。也有人说他做过许多利国利民的事。或许一千个人眼里就有一千个杜月笙吧。

杜月笙的发家史也是颇具传奇性,杜月笙1888年出生于江苏省川沙,早在4岁之前,父母便相继去世了。由继母还有亲戚抚养长大,杜月笙14岁的时候,便只身一人前往上海打拼。机缘巧合之下拜入了上海滩青帮。
由于做事机敏,再加上极为懂得为人处世。受到了黄金荣和林桂生的悉心培养。杜月笙本人也是一个十分“讲究”的人。相比于一些高官权贵来说,杜月笙本人反而更喜欢一些文人学士。甚至连他自己的名字都是由一位名为章太炎的大学者建议而更改的。
在整个旧上海滩,“有事找杜先生”几乎已经达成了一种共识,有些官府不好出面的事情,就会找杜月笙出面调解。而杜月笙的人脉几乎遍及各种领域,也都于杜月笙有恩,所以事情处理起来也简单。
抗日战争中,日本人和汪伪政权看中了杜月笙在上海的巨大影响力,企图用金钱和职位利诱杜月笙倒戈,然而杜月笙不为所动,坚决不做汉奸。1932年之后,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杜月笙不得已,携一家老幼从上海逃往了香港避难。并于1951年在香港病逝,终年63岁。
杜月笙一生中一共有五位姨太,有10个儿女。其中很多人都不是太出名,世人知之甚少。但是有一位却可谓名扬全国,提起这个名字知道的人都对其敬佩不已。这个人就是杜月笙和他的第四房姨太姚玉兰所生的儿子杜维善。
杜维善出生于1933年,是杜月笙第七个儿子,也是最小的儿子。1951年杜月笙逝世后,杜维善的母亲姚玉兰带着儿女及杜月笙的灵柩坐船到台湾。杜维善完成了中等教育之后,便又远赴澳大利亚,学习地质学。毕业之后成为了一家石油公司的地质师。
1991年,杜维善重新回到了故乡上海。此时的杜维善不仅是地质学家而已,阿塔还是收藏家,古钱币研究专家。然而他一回来就给故乡带来了一个大大的惊喜。他将自己这些年以来,所收集的世界各国各个朝代的钱币,全部捐了出来。
这批钱币的稀有性是母庸质疑的,在加上还先后六次捐献他所收藏的“丝绸之路”中西域二十余国古币,哪怕按当时的市场来算。他的价值也在18亿人民币左右。杜维善这一义无疑迎来了社会各界的掌声和肯定。他不仅没有再走上父亲的老路,而且还为国为民做出了十分巨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