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十大元帅中的传奇:贺老总为何两把菜刀能闹起革命来?

十大元帅中的传奇:贺老总为什么两把菜刀能闹起革命来?

十大元帅中的传奇:贺老总为何两把菜刀能闹起革命来?

年轻时期的贺龙

1955年授衔的共和国十大元帅中,最具传奇色彩的,恐怕要数贺龙。

贺龙的出身就非常具有传奇色彩,他系出名门,爷爷是大清帝国的武举人。举人这个“学历”,对一般的人来讲,已经是非常了不起,如果说进士是“万里挑一”的话,那举人至少也是千里挑一。举人固然不能封侯拜相和出任封疆,但当个独霸一方的小官吏还是非常有可能的,《范进中举》里的主人公范进就是因为中了举人才兴奋得发了疯。

贺龙的爷爷是武举人,地位比文举人略差些,因为皇帝老儿要防着掌握军权的武将不造反,故意抑武扬文。但即使这样,贺龙爷爷已经算是地方上的头面人物了,据说他武艺高强,舞得动长枪,拉得开硬弓,马上步下的功夫都非常了得。

但到贺龙出生的时候,贺家已经家道中落,成为一个普通的贫困农家。贺龙只念了五年私塾,很早就被迫出来闯社会,13岁跑马帮,16岁加入哥老会,很早就追随孙中山先生加入了中华革命党,后来又加入国民革命军。年纪轻轻的贺龙侠肝义胆、豪气冲天、威震敌胆,成为国民党军中赫赫有名的左派将领!

十大元帅中的传奇:贺老总为何两把菜刀能闹起革命来?

贺龙元帅

蒋介石年轻时虽然也跟着他的结拜大哥陈其美在上海混青帮,但这位当时中国最有权威的大人物却最不喜欢“道上混”的人,但对贺龙,老蒋青睐有加,从不掩饰他对年轻有为的贺龙的欣赏。多次指示手下把贺龙拉拢过来。

“宁汉对立”的时候,身处南京的蒋介石无时不刻不在处心积虑地考虑大挖武汉方面的墙角,他把秘书长李仲公叫来:“你去把武汉那边的湘西一条龙给我挖过来!”李仲公一脸蒙圈地看着蒋介石,问:“谁是湘西一条龙?”

“娘希匹!”蒋介石生气了,“连湘西一条龙是谁都不知道?你这个秘书长是怎么当的?”

老蒋的劝降行动并不顺利,李仲公去见贺龙,顺便给贺龙带去了江西省主席的高位。不料贺龙大怒,不仅把省主席的委任状扔了出来,还差点请李仲公吃一颗花生米:“我贺龙当年两把菜刀闹革命,难道为的就是这顶江西省主席的乌纱帽?你回去告诉他蒋某人,谁背叛革命,谁就是我贺龙的敌人!”。李仲公连滚带爬逃回来时,蒋介石不仅不生气,反而由衷赞叹贺龙的忠诚!

十大元帅中的传奇:贺老总为何两把菜刀能闹起革命来?

陈其美

贺龙后来参加了震惊中外的南昌起义,打响了共产党人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第一枪。那时,贺龙还不是共产党员,但党给了他极大信任,前敌委员会书记周恩来代表党任命贺龙为起义总指挥,从此,他开始了为党奋斗的历史,并与周恩来结下了异常深厚的革命情谊。

后来的贺龙在革命道路上经受住了种种考验,包括战友的牺牲,战争的磨砺,甚至是全家族中有多达78人先后死在蒋介石的屠刀之下。长征中的贺龙,先后成为红二军团的总指挥和红二方面军的总指挥,指挥三大主力之一的这支军队历尽艰辛到达陕北,和中央红军胜利会师;抗日战争中,贺龙任三大主力师之一的120师师长;解放战争中,又长期主持西北战事。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立下不朽功勋。

新中国建立后,1955年,中央军委向为中华民族的独立事业立有丰功伟绩的十位高级将领授予元帅军衔,贺龙成为十大元帅之一,名列第五,在刘伯承之后、陈毅之前。

十大元帅中的传奇:贺老总为何两把菜刀能闹起革命来?

周恩来、贺龙等领导的南昌起义

贺龙漫长的革命生涯中,家族亲人被蒋介石屠杀是他挥之不去的痛。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和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扣押了蒋介石。贺龙闻讯难掩兴奋,大喜道:“蒋光头也有今天!”但后来党中央经过研究,决定不杀老蒋,逼他抗日。贺龙非常能够理解中央的决定,他说:“从个人感情上讲,我当然想杀老蒋,为亲人报仇。但党中央为抗日大局考虑,不杀他是对的,是为了全中国的四万万同胞,那也是我们的亲人!”

贺龙出任八路军120师师长之后,在一次第二战区的高级将领会议上,见到了蒋介石。蒋介石虽然多次想拉拢贺龙,又杀了人家78口人,但却从未谋面,这是两人的第一次见面。贺龙面对和自己有血海深仇的杀害至亲的最终凶手,虽有切齿痛恨,但毕竟他是军事委员会的委员会,是名义上的上司,又在领导全国的抗战,因此贺龙表现的极为坦然和大度。

蒋介石问:“云卿忠肝义胆,不为高官厚禄所动,实在是令人敬佩。但为何当初放着好好的军长不当,要跑去南昌参加暴动?”贺龙淡淡地说:“我为百姓闹革命,穷是穷了点,但对得起自己的良心。”蒋介石听了非常尴尬,于是转了个话题:“你家里情况如何?”贺龙冷笑道:“托蒋委员长的福,我家里79口人,78口都被委员长杀了,就剩我贺龙一个人。没办法,只好拿起枪来和委员长对着干了。”

十大元帅中的传奇:贺老总为何两把菜刀能闹起革命来?

《建军大业》中的贺龙

贺龙一生中最具传奇色彩的故事,就是在他年轻时“两把菜刀”闹革命了。他自己在履历上如此写道:“

1917年底,曾用两把菜刀,发展到百余人的队伍,任援鄂军第一路总司令所属之游击司令。

1916年,中华民国大总统袁世凯悍然称帝,大开其历史的倒车。曾经和他关系莫逆的蔡锷,利用小凤仙的掩护,成功逃离袁世凯的重重监视而回到大本营云南,发动护国军声讨袁世凯。贺龙两把菜刀闹革命的故事就是在这个历史大背景下发生的。

贺龙已经于前年“二次革命”失败之后加入了中华革命党,蔡锷发动护国运动后,他受革命党的委托,准备在湖南老家一带进行武装暴动。在路上,他遇到了后辈吴玉霖,后者是他的结拜兄弟的侄孙,跟他叫“贺叔祖”。两人唯一的武器就是吴玉霖带来的两把磨得锃亮的菜刀。

贺龙试了试磨得异常锋利的刀锋,又掂量掂量菜刀的重量,笑道:“不错,看来你是个有心人!”

十大元帅中的传奇:贺老总为何两把菜刀能闹起革命来?

《建党伟业》中的蔡锷和小凤仙

这时,前面走来一队武装人马,簇拥着一顶轿子,轿子中正是将要去上任的敌县长,前后各有几个士兵懒懒散散拖着枪“保护”他的安全。贺龙和吴玉霖等这一行人走到僻静处,趁后面两人落得比较远时,突然跳出,挥刀砍死两个士兵,抢了枪就跑。后来,贺龙的队伍正是靠这两条枪慢慢发展壮大,而贺龙也从单打独斗发展成为一支拥有一百多人队伍的“司令”。

这只是传说的一个版本,另一个版本更加广为人知,那就是芭茅溪盐局抢枪的故事。故事和上一个大同小异,都是贺龙凭两把菜刀抢了芭茅溪盐局税警配枪的传奇。只不过,这一次,贺龙的同伴多了一些,多达二十人,抢的枪也多一些,共计十五支步枪和二支手枪,还有九千斤盐。

还有一种说法,说贺龙所谓两把菜刀闹革命是记忆出现偏差,实际上只有一把菜刀;还有一种说法说贺龙用菜刀抢敌人的枪支闹革命的行动一共有三次……不管说法如何或版本如何,贺龙白手起家,两把菜刀闹革命的故事已经作为永久的传奇流传至今,并将永远流传下去。

十大元帅中的传奇:贺老总为何两把菜刀能闹起革命来?

《建军大业》中的毛泽东

1927年,继“南昌起义”之后,毛泽东和卢德铭等人领导了青史留名的“秋收起义”,进攻长沙受挫之后,毛泽东根据实际情况,拒绝继续不切实际地攻打大城市长沙,而是转而进攻敌人的薄弱地带——农村。在著名的“三湾整编”中,毛泽东便提到了这位具有传奇色彩的湖南老乡:“

贺龙两把菜刀起家,现在当军长,带出了一个军。我们现在不只两把菜刀,我们已经有了两个营的兵力,还怕干不起来吗?

其实,那个时候,毛泽东和贺龙这两位同样来自湖南的令敌人闻风丧胆的人物彼此还没有见过面,甚至是在毛泽东遵义会议重掌军事领导权和贺龙出任红二方面军总指挥时,他们也还没有见过,这两位巨人的第一次握手是在1936年10月,那已经是长征胜利结束、三大红军主力胜利会师的时候了。

1969年6月9日,贺龙去世。整整六年之后,1975年6月9日,贺龙追悼会在北京八宝山公墓礼堂召开,重病缠身的周恩来含泪向贺龙的遗像连续鞠躬7次,以示对这位老战友的深切哀悼和无比痛惜。

十大元帅中的传奇:贺老总为何两把菜刀能闹起革命来?

毛泽东和贺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