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宋庆龄:为孙中山守寡56年,一生荣光的背后,是什么让她坚持?

01

1893年1月27日,宋氏家族里新诞下了一个女孩,父亲宋嘉树为她取名宋庆龄,至此,中国近现代史上一个伟大女性的光辉一生拉开了序幕。

宋嘉树不仅是宋庆龄的父亲,也是她的启蒙师傅,同时也是中国近代史上新革命的坚定拥护者。在父亲的影响下,很小的宋庆龄就知道了革命的重要性,甚至认为只要革命能够成功,即便是为此付出宝贵的生命也在所不惜。随着年龄的不断增大,做一个能够救国图存的中国人这一信念越发强烈,她迫切想要为这个千疮百孔的国家奉献出一份力量。

02

少女时代,宋庆龄只身一人前往美国接受新思想,学习新知识。她对历史和哲学尤其感兴趣,结合中国的现状,宋庆龄渐渐确定了自己今后要走什么样的革命之路。美国学习期间,在和家人往来的信件中,一个人的身影悄悄浮现出来,他就是孙中山先生。

宋庆龄:为孙中山守寡56年,一生荣光的背后,是什么让她坚持?

不久,学业有成又满腔热血的宋庆龄准备回国一展身手,可恰逢国内革命事业遇到阻碍,很多革命团体的发展陷入空前危机之中,无奈之下她只好辗转到了日本,并且在这里拜会了她仰慕已久的中山先生。

这次拜会,让两人结下不解之缘,宋庆龄帮助中山先生处理身边的工作,还为了革命事业四处奔走,这也是宋庆龄一生70余年革命生涯的开端。短短半年时间,原本因革命事业受挫而萎靡不振的孙中山就在宋庆龄身上重新找到了希望,找到了自信,还着手创建了革命政党。

宋庆龄:为孙中山守寡56年,一生荣光的背后,是什么让她坚持?

虽然孙中山比宋庆龄大了足足有22岁,但年龄并没有成为革命他们感情之路上的绊脚石。1915年,宋庆龄动身返回上海,告知了父母自己和孙中山的关系,并且谈及结婚事宜。父亲宋嘉树虽然十分开明,但对于女儿的鲁莽做法还是十分愤怒,表示这件婚事定不会答应。但宋庆龄根本不为所动,即便是父亲想要软禁自己,她还是声称:“只要有机会,一定会走”。

03

后来,在自家女佣的帮助下,宋庆龄成功从家中逃走,并且赶往日本和孙中山结婚。就这样,在当时极具争议的一场姻缘最终尘埃落定,两人成功走到了一起。

平心而论,看一看年轻时代的宋庆龄,她的身上具有一股典型的叛逆主义精神,不过和莽撞的年轻人相比,富有学识的她深知自己选择的是一条极为艰难的人生路,等待她的没有多少幸福,反而是无数的考验,甚至是颠沛流离,朝不保夕。

宋庆龄:为孙中山守寡56年,一生荣光的背后,是什么让她坚持?

1922年夏,陈炯明背叛革命,孙中山试图让宋庆龄远离是非之地,但宋庆龄对先生说:“中国的革命完全可以没有我,但绝对不能没有你”。

于是,在宋庆龄的强烈要求下,孙中山率先撤离。也正是在这场生死大撤离中,她不幸流产,此后一生都未能生育。

1925年孙中山于北京去世,临终前他把一生的革命成果和未完成的遗愿悉数交予了宋庆龄,也正是这份来自孙中山的遗志,支撑着她走过了人生中剩下的56年漫长岁月。

曾有外国记者询问宋庆龄:“你最珍视的成就是什么呢?”她毫不犹豫地回答:“是我对孙博士的那份忠诚,是我与他相遇后直到现在的那份忠贞不渝”。

宋庆龄:为孙中山守寡56年,一生荣光的背后,是什么让她坚持?

可见,宋庆龄一生对于孙中山都是念念不忘的,而且她从不以“中山夫人”的名号自称,在她心中不希望这些源自孙中山的名号、头衔为自己带来什么利益和富贵生活,而是尽可能避免作为中山夫人,让孙中山的英名蒙羞受辱。

04

孙中山去世之后,宋庆龄保持单身状态长达56年。

这是中国最为动荡的半个多世纪,但无论国内外的局势如何改变,宋庆龄始终坚守孙中山提出的“三民主义”为底线。

国民党右派逐渐崛起,在行为准则上也逐渐偏离了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路线,宋庆龄多次劝谏未果,只好发表了著名的“七一四”声明,退出了国民党中执委,并且同违背孙中山生前意志的反动势力作斗争,以一个女人的身份肩负起了整个革命的重担。也是在这个时候,她选择和老蒋以及自己的亲姐妹们分道扬镳。这种纯粹的革命信念,执着的革命精神,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宋庆龄:为孙中山守寡56年,一生荣光的背后,是什么让她坚持?

此后,宋庆龄为了再次探寻新的革命之路,选择到苏联进行访问。苏联之行对她的触动非常之大,不仅接受了很多先进的革命理念,还和众多的革命志士在一起探讨了中国今后的发展之路。

整个旅欧期间,宋庆龄的生活极为拮据,但即便这样她也不愿接受反动派们提供的资助。据说当时老蒋派宋子良前去游说,宋庆龄直接训斥了宋子良,说道:“宋家应为中国而存,不是中国为宋家而存”。可见此时革命精神,救国图强的信念在宋庆龄心里早已超越了个人利益和家族亲情。

以宋庆龄的身份和成就,她可以过上殷实无比的幸福生活,但是,她一生都没有这样做,而是拿出了一种男人都不及的毅力果断投身到时代的革命洪流中。

宋庆龄:为孙中山守寡56年,一生荣光的背后,是什么让她坚持?

时间到了1949年,不愿与国民政府苟且于海峡对岸的宋庆龄选择一个人留在大陆,这是她的家,也是丈夫中山先生一生所牵挂的地方。在这里她终于听到了期待已久的革命胜利的号角。

每个人为了理想,都会满腔热情,但如何能够让理想永存,又让满腔的热情能够生生不息,这绝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无疑宋庆龄做到了,而且做得比同时代的任何人都好。

05

新中国成立后,宋庆龄自然是满身荣誉,可这并不是她在意的。既然天下太平了,那么工作的重心就转向了社会福利事业,这个光荣伟大的事业一直延续到她生命的最后一刻。她一生虽然没能成为母亲,却拯救、鼓励了无数的孩子,在这些孩子眼中,宋庆龄毫无疑问就如同自己的亲生母亲。

宋庆龄:为孙中山守寡56年,一生荣光的背后,是什么让她坚持?

1981年5月29日,宋庆龄于北京逝世,宋庆龄这个名字从此成为了中国人心中崇高的象征。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