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野战军是我五大野战军中战功卓著的一支部队,在解放全中国的进程中,四野参加了三大战役中的两大战役,吃掉了蒋军“五大主力”中的两大主力,消灭了桂系的两支精锐部队“钢7军”和48军。他们从北方的松花江打到南方的海南岛,都有其战斗足迹。

在四野的战旗下,有8支英雄的部队,承担了四野的主要作战任务,几乎参加了四野的所有大小数十次战役,发挥着决定性作用,这民族解放事业立下了赫赫战功,下面我们就怀着崇敬的心情盘点四野的8个主力师和师长都是谁?
一、38军第112师。
第112师的前身是八路军第115师教导5旅,该旅是由以115师343旅685团新2营为基础发展起来的115师东进支队改编的。抗战胜利后为山东军区第1师,进军东北后称东北人民自治军总部直属第1师、东北民主联军总部直属第1师,东北民主联军第1纵队第1师,东北野战军第1纵队第1师,38军第112师。
师长是江拥辉。
江拥辉是江西瑞金人,1917年生,1933年参加红军,任红一军团二师四团特派干事、二师特派干事等,参加了长征;抗战时任115师686团2营教导员、686团政委、教导5旅14团政委、山东滨海军区13团团长等职,进军东北后任第1纵队1师2团团长、1师副师长、38军112师师长。后任38军参谋长、副军长。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二、38军第113师。
第113师的前身是由686团、685团的部分干部和686团的两个连队为骨干组建的343旅补充团。抗战时期后为山东军区第2师,赴东北后改称东北人民自治军总部直属第2师、东北民主联军东满军区直属第22旅、总部直属第2师、东北民主联军第1纵队第2师、东北野战军第1纵队第2师、第38军第113师。
师长先后为贺东升和唐青山。
贺东升是福建悠县人,1922年生,1930年参加红军,先后任红12军通信连排长、红一军团司令部通信连指导员,参加了长征;抗战全面爆发后任任八路军115师教导大队队长,7团参谋长,66团团长,山东军区第二师参谋长等职,进军东北后任东北民主联军第1纵队2师参谋长、师长,四野38军113师师长等职。后任第38军副军长,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唐青山是在1949年3月接任113师师长的,之前他是该师副师长。
唐青山是四川蓬安人,1918年生,1932年参加红军,参加了长征,抗战后任115师东进抗日挺进纵队6支队7团3营教导员、686团1营教导员 、滨海军区独立团副政委、政委、686团政委等职,进军东北后任1纵1师1团团长、1师副师长、2师副师长、38军113师副师长。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三、39军第115师
第115师的前身是由344旅独立团、特务团、黄河支队等部队组建的冀鲁豫支队,抗战胜利后为新四军第3师第8旅,进军东北后改称为东北人民自治军第3师第8旅、东北民主联军第3师第8旅、第2纵队第4师、第39军第115师。
师长是王良太。
王良太是四川巴中人,1917年生,1933年参加红军,曾任红2师连长,参加了长征。抗战时期任115师344旅685团4连连长、3营营长,新四军3师21团团长、第3师8旅22团团长,进军东北后任5师参谋长、副师长、二纵队4师师长、第39军第115师师长,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四、39军第116师
第116师的前身是红15军团,抗战时改编为八路军第115师第344旅,抗战胜利后为新四军第3师第10旅进军东北后改称为东北人民自治军第3师第10旅、东北民主联军第3师第10旅、第2纵队第5师、第39军第116师。
师长是吴国璋。
吴国璋是安徽金寨人,1919年生,11岁就参加了红军,曾任第25军师青年干事,参加了长征。抗战时期先后任冀鲁边区地方游击队负责人、新四军第10旅30团、29团团长等职;进军东北后任2纵5师参谋长,第39军116师师长、39军代军长等职,1951年10月6日在抗美援朝战场上牺牲,年仅32岁。
五、40军第118师
第118师的前身是40年9月组建的八路军山东纵队第1旅,进军东北后为东北民主联军辽东第3纵队为第7旅、第3纵队第7师,四野第40军第118师。
师长是邓岳。
邓岳是湖北麻城人,1918年生,1930年参加红四方面军,参加了长征;抗战时期任抗大干部营营长、冀南军区第四军分区参谋长、第129师新4旅第10团副团长等职;进军东北后任东北民主联军第21旅副旅长,第3纵队第7师副师长,东野第3纵队第7师师长、四野第40军118师师长等职,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六、41军第121师
第121师的前身是1945年8月中旬组建的山东军区第6师,进军东北后为东满人民自卫军第2纵队为第1支队、第2纵队第1旅、东北民主联军第4纵队为第10旅、第4纵队第10师、第41军第121师。
师长先后是蔡正国和左叶。
蔡正国是江西永新人,1909年生,1929年参加革命,1932年参加红军,曾任红三军团连长,参加了长征;抗战时期任八路军第115师随营学校第1队队长、115师独立支队第1团参谋长、胶东军区参谋处处长、教导第二团团长等职,进军东北后任东北民主联军第4纵队第11师师长、第10师师长、四野41军第121师师长、40军副军长等职。1953年4月12日在朝鲜战场牺牲,年仅44岁。
左叶是江西永新人,1912年生,参加了湘赣边秋收起义后参加入红军,曾任红军工人师副官长、红八军团后勤部长兼供给部长政委、红五军团后方队后勤部长等职,参加了长征;抗战时期任八路军炮兵团参谋长、冀中军区第7军分区第22团团长、晋绥军区副官处长等职;进军东北后,任第3纵队第8旅旅长、第8师师长,东野独立第二师师长、第四野战军41军第121师师长等职,新中国成立后转业到地方任职,没有参加授衔。
七、43军第127师
第127师的前身是由参加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部分部队组建的红4军,抗战时改编为八路军第115师第343旅第685团、苏鲁支队和新四军第3师第7旅。进军东北后改称东北人民自治军第3师第7旅、东北民主联军第3师第7旅、东北野战军第6纵队第16师,四野第43军第127师。
师长先后是李作鹏和王东保。
李作鹏是在第43军军长任上兼的第127师师长,不久就由王东保担任了。
王东保江西吉水人,1915年生,1930年参加了红军,曾任红一军团连指导员,参加了长征;抗战时期任苏鲁豫支队第一大队政委、新四军第3师7旅20团团长等;进军东北后第3师第7旅副旅长、43军第127师师长,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八、43军第128师
第128师的前身是45年8月17日组建的山东军区第7师,进军东北后改称为东北人民自治军第7师、东北民主联军第6纵队第17师、四野第43军第128师。
师长先后是龙书金和黄荣海
龙书金是湖南茶陵人,1910年生,1930年参加红军,曾任红一军团老虎连连长,参加了长征,抗战时期任八路军115师343旅685团连长、营长,115师教导6旅17团团长,八路军115师教导6旅副旅长等职;进军东北后任东北民主联军第7师副师长、东野第17师师长、四野第43军124师师长、第43军副军长等职,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黄荣海是江西万安人,1916年生,1931年参加红军,曾任红一军团保卫局特务员,参加了长征;抗战时任八路军115师警卫连指导员,特务营教导员,师政治部科长,冀鲁边军区3分区副司令员,5团团长等职;进军东北后任东北民主联军第7师21旅副旅长,第6纵队18师副师长,第四野战军43军128师师长等职。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上述这四野的8个主力师承担了四野的主要作战任务,几乎参加了四野的所有大小数十次战役,发挥着决定性作用,这民族解放事业立下了赫赫战功,他们的师长先后共有12位,除两位在抗美援朝战场光荣牺牲和一位转业地方之外,其了9位师长都被授予少将军衔。
在国庆中秋双节来临之际,让我们一起来向他们致以最崇高敬礼!
更多精彩文章:
1948年我军有五个第一纵队,那纵队司令员各是谁?后都授啥军衔?
四野第48军,政委和两个副军长后都授了中将,军长为何只授少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