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usb2.0改成3.0;或者相反。等了半天,突然好了。虚拟机用摄像头参考。没用见下面的安装一个虚拟摄像头。
在vlc,cheese都打不开虚拟摄像头:no device found。
后来运行kurento的helloworld示例,先推流到虚拟摄像头:
在firefox里面可以获取到虚拟摄像头了

在ubuntu上使用v4l2loopback和ffmpeg模拟摄像头
在做webrtc测试时,会发现它提供的<code>peerconnection_client</code>是抓取摄像头画面的,在没有摄像头的机器上,它是不会传输视频数据的。这对于想在我的Linux台式机上调试webrtc代码不大方便。
实际上,在<code>src/modules/video_capture/linux/device_info_linux.cc</code>上可以看到,webrtc是去读<code>/dev/video*</code>设备文件来获取摄像头画面的:
因此我们可以利用<code>v4l2loopback</code>模拟摄像头,利用<code>ffmpeg</code>将桌面数据发送给<code>/dev/video0</code>设备来假冒一个摄像头。
首选,如果机器上没有安装ffmpeg,可以先安装一个默认版本的ffmpeg:
然后我们安装和配置v4l2loopback内核模块。
先去github拉取v4l2loopback代码:
然后进入代码目录,根据README中的安装指南进行安装和加载:
然后,我们就可以发现没有摄像头设备的机器上出现了<code>/dev/video0</code>(摄像头设备通常在文件系统的<code>/dev/video*</code>,如果已经有摄像头设备,那么v4l2loopback映射的设备编号可能不是0,这个需要大家自己去确认)。
如果突然不能用就make clean后重新装。
利用ffmpeg将桌面截屏推流到<code>/dev/video0</code>设备:
如此就相当于有了一个摄像头了,这时候我们再去运行webrt的<code>peerconnection_client</code>,就会发现成功显示了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