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他是清华数学系高材生,为何会成为东北抗联的著名将领?后来呢?

一个人的命运是与社会的发展环境息息相关的。比如冯仲云,他当时是清华大学数学系的高材生。按正常的逻辑,在一般情况下他或许可以成为一名数学家或者数学老师,然而他后来却成为了东北抗联的著名将领,这是为什么呢?

接下来,笔者就和大家聊聊冯仲云的故事。

他是清华数学系高材生,为何会成为东北抗联的著名将领?后来呢?

冯仲云是江苏常州人,1908年生。冯仲云出生的家境优渥,加入他聪明伶俐,学习成绩优异,15岁时考入现杭州二高的前身惠兰中学学习。1926年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清华大学数学系,师从我国著名数学家熊庆来教授,并被熊教授视为得意学生,如果他去搞学术研究,也许他也会成为同门师弟华罗庚一样的大数学家。

冯仲云的学生时代正处在反帝反封建的觉醒年代,作为一名热血青年他受到了先进思想的教育之后,积极投身其中,并于1927年加入了党组织,成为清华大学的支部书记。

然而,革命并不是一帆风顺的。由于国民党右派背叛革命,冯仲云也因参加党的集会被驻防北京的阎锡山部逮捕。在狱中的磨难,并没有让冯仲云对革命产生动摇,而是有了更坚强的信念。出狱以后,由于他的身份暴露,无法再在北平呆下去。于是,他在清华大学的教授介绍下,来到了哈尔滨商船学校任教,从此开始了他在哈尔滨的地下党生活,他先后担任过满洲省委秘书长;北满临时省委书记、宣传部长、秘书长等职。

他是清华数学系高材生,为何会成为东北抗联的著名将领?后来呢?

随着1931年“九一八事变”的爆发,革命形势变得更加严峻,一是中央苏区正遭受敌人残酷围剿,东北党组织与中央已失去正常联系;二是党的活动经费业已断绝,省委需要自筹资金。此时身为省委秘书的冯仲云便把自己仅有的每月260个洋元的工资中拿出180个洋元作为党费以缓解组织的经费压力,并且利用自己的教授身份,把自己的住所作为省委的活动场所。

现在,大家都可以在通过描写东北抗日联军的文学影视作品中了解到当年抗联战士们的在对日斗争中的艰辛和卓绝。他们在白山黑水之间,啃着野菜树皮与日寇作殊死的较量,其精神之坚定无不让人震撼和感动。

他是清华数学系高材生,为何会成为东北抗联的著名将领?后来呢?

冯仲云在1934年因叛徒的出卖,无法呆在哈尔滨了,于是他在送妻别子后,被迫转移到深山密林开展游击战。他先后任东北抗日联军第三军政治部主任、东北抗日联军第三路军政委和东北抗联野营教导旅情报科长兼政治教员,成为东北抗联的著名将领。

在东北抗联部队最为艰苦卓绝、充满悲壮的岁月里,冯仲云和战友们每天在面对敌人重兵讨伐,在日寇强迫群众并屯居住并切断抗日部队的联系之时;在我军伤亡惨重,粮草弹药断绝,到处冰天雪地,不得不以树叶作铺,围着篝火睡眠,以挖树皮草根、猎杀野兽充饥之时;在部队化整为零,分散作战,在漫漫森林里辗转穿行之时,冯仲云与战友偶尔相遇时第一句话,往往就是“你还活着呢?”

他是清华数学系高材生,为何会成为东北抗联的著名将领?后来呢?

这无不让人体会到革命人的坚强、乐观和积极向上的精神力量!

日本无条件投降后,冯仲云终于也与自己分别12年的妻子薛雯见面了。东北局领导特意设宴为这对患难夫妻的团聚热烈祝贺。席间,大家相互开玩笑说:女同志应该学习薛雯,男同志应该学习冯仲云,他俩成了忠贞爱情的榜样。

他是清华数学系高材生,为何会成为东北抗联的著名将领?后来呢?

那么,冯仲云后来的情况如何呢?

此后,冯仲云先后担任东北局委员、松江省政府主席,黑龙江省人民政府主席兼哈尔滨工业大学校长,水利部副部长兼华东水利学院院长等职务。

作为抗联名将冯仲云,后来因此不在军队工作,虽然没有授予军衔,但他还是荣获了“一级独立自由勋章”和“一级八一勋章”两枚勋章,历史功绩永存人间。

他是清华数学系高材生,为何会成为东北抗联的著名将领?后来呢?

1968年3月17日,冯仲云教授不幸逝世,终年仅60岁,实在令人遗憾和感叹。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