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经过漫长的繁衍和发展,由母系氏族社会渐渐发展为男性氏族社会。这种变化一方面是伴随着农耕文明的深入而不断加重的,另一方面则是因为生殖崇拜。
原始社会中,人类的生存条件极其恶劣,也正是因此,人类的寿命十分短。在短暂的一生中,想要保证氏族繁衍下去,就得依靠高生育率。

这在那个时期是降低死亡率的唯一方法,而在男性与女性当中,由于起初男性对生育的影响并不明显。这是因为他们没有高耸的腹部孕育胎儿。
而能够生育的是女性,这就导致女性的生育能力被推上神圣地位,这表明人们处于迫切想要求得生存的阶段。我们也能够发现人类历史上最早的神灵大多为女性角色。
根据姓这个字,我们可以拆解为女性所生。因此,人类最古老的姓是跟从母姓。
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因为社会秩序的混乱以及男性逐渐认识到自己在生育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后,男性的生殖崇拜逐渐在社会中抬头。
在这个时期,采集渔猎为农业生产所代替,随着群婚制退出历史的舞台。在氏族中的经济也变得相对独立,女性的弱点也逐渐体现了出来。
在一个氏族中,显然是男性的作用大于女性,这为男性抬高自己地位提供了契机。
回到中国古代,随着贫富差距的拉大,社会也有了阶层之分。在富足的家庭中,一个男人的地位被放到最大,同时,三妻四妾对于他们来说是财富的象征,也是地位的象征。
这个时期,人们原始的观念已经彻底改变,人们认为男性才是社会的主导,女性注定是要依靠男人生存的。
而因为传宗接代的思想,人们都希望自家儿孙满堂,这样就能最大限度地传播自己的基因。
但我们今天所看到的中国古代“三妻四妾”在那个时期也只是有钱人家才能做到。
有很多穷人同当今时代一样打光棍,娶不到老婆。那么我们口中的三妻四妾到底是哪三妻,哪四妾呢?古人真的可以娶那么多老婆吗?
其实无论贫富,古代人也是一夫一妻多妾制。这里面的一妻指的是男性的正妻,也就是正房太太,正妻的地位是平辈中除其丈夫外最高的。
这三者在一个家庭中的地位有古文记载佐证,文中提到“夫殴妻者,非折伤勿论。”而“妻殴夫者杖一百”。这在正妻与妾室的地位关系中同样适用。
也就是说,丈夫打妻子,没有打残不被论罪,而反过来,正妻打了丈夫,无论多重,都要杖责一百下。
从这句话中,我们就能够清楚地知道这三者之间的地位,其实妾在最早的时候身份是低贱的奴。是像商品一样进行买卖的,在象形文字中,妾字更是被划分为两个部分,古早意为被施以刑罚的女子。
当然也存在妾室地位较高的。这说明妻和妾一样,所谓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嫁给什么样的人,就过什么样的生活。待遇也是因人而异的。因此,小妾也有过得很好的。
除了正妻外,其他两个分别是偏妻和下妻。偏妻相当于二房太太,她的地位仅次于正妻。而排在三妻末尾的是下妻,下妻的地位则是三妻中最低的。
妾室中的四妾大多是亲家安排在嫁过来的妻子身边的丫鬟,也就是所谓的陪嫁丫鬟。
我们在电视剧中经常能够看到各种各样的宫斗剧,其中最典型的就是哪个陪嫁丫鬟得到男主人的“恩宠”以及后续的一系列狗血“上位”桥段。
这些人便是古代女子出嫁时贴身的丫头,虽然明面上是丫头,但如果男主人有意的话,这个丫头就有可能被其纳为妾室。
按理说,三个妻子对应三个妾室,那最后一个妾是从哪来的呢?
最后一个妾通常是由公公婆婆赐给儿子照顾儿子起居生活的,这最后一妾通常都是从小跟随儿子长大,或者熟悉儿子生活的人来担任。
其实,很多家族中也不一定就有这么多妻妾。当然反而言之,也不一定只有这么多妻妾,三妻四妾只是一个笼统的形容词,用来表示古代达官显贵妻妾众多。
而且在古代,只要一个男人没有娶正妻,他就仍然处于单身狗的行列。妻和妾相对于丈夫来说,她们之间的区别就在于,丈夫可以随意处置妾室,但却不能这样对正妻。
而最能够直接体现正妻和妾室地位的,便是丈夫同正妻或者小妾同房的次数和顺序。这样一来,才能保证嫡子的数量,保证家族血统的传承。
并且古代人所谓的三妻四妾也是有要求的,只有正妻过了正常的生育年龄还未生子,丈夫才可以随意纳妾,但是妾生的儿子却必须要由正妻抚养长大。
因此,古人也有诸多约束,在宗族礼制环境下,一个人往往不能按照自己的心愿娶妻生子。反倒是平民百姓享有这样的“特权”。这叫许多向往田园的人十分羡慕。
有人会问,妾到底有没有可能超越正妻的地位呢?这还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但在古代,没有强力的“后盾”支持的妾室几乎是达不到这样的高度的。
因为,许多没有怀孕或者生育的妾室还面临着被正妻卖掉的风险。假若找不到买家,她们还会将人直接卖给人贩子,这样的事时有发生,即便是丈夫知道了也不能说些什么。
但是如果是正妻没能起到传宗接代的作用,这时候妾的地位就极有可能超越正妻。
所谓母凭子贵,有了儿子这个强力支撑,正妻就给了妾提升地位的机会,再加上丈夫的喜爱以及妾室的家族支持,正妻的地位就更加岌岌可危了。
这也是为什么宫斗剧中会出现下毒这样的桥段,为了得到宠爱从而提升自己的地位,古代的女人使出了万般手段。不过这对我们现在的生活没有借鉴意义,毕竟娶一个都挺费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