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古人常說:“三妻四妾”,三妻是指哪三妻,四妾又指的是哪四妾?

作者:芝芝之文藝

人類經過漫長的繁衍和發展,由母系氏族社會漸漸發展為男性氏族社會。這種變化一方面是伴随着農耕文明的深入而不斷加重的,另一方面則是因為生殖崇拜。

原始社會中,人類的生存條件極其惡劣,也正是是以,人類的壽命十分短。在短暫的一生中,想要保證氏族繁衍下去,就得依靠高生育率。

古人常說:“三妻四妾”,三妻是指哪三妻,四妾又指的是哪四妾?

這在那個時期是降低死亡率的唯一方法,而在男性與女性當中,由于起初男性對生育的影響并不明顯。這是因為他們沒有高聳的腹部孕育胎兒。

而能夠生育的是女性,這就導緻女性的生育能力被推上神聖地位,這表明人們處于迫切想要求得生存的階段。我們也能夠發現人類曆史上最早的神靈大多為女性角色。

根據姓這個字,我們可以拆解為女性所生。是以,人類最古老的姓是跟從母姓。

古人常說:“三妻四妾”,三妻是指哪三妻,四妾又指的是哪四妾?

在漫長的發展過程中,因為社會秩序的混亂以及男性逐漸認識到自己在生育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後,男性的生殖崇拜逐漸在社會中擡頭。

在這個時期,采集漁獵為農業生産所代替,随着群婚制退出曆史的舞台。在氏族中的經濟也變得相對獨立,女性的弱點也逐漸展現了出來。

古人常說:“三妻四妾”,三妻是指哪三妻,四妾又指的是哪四妾?

在一個氏族中,顯然是男性的作用大于女性,這為男性擡高自己地位提供了契機。

回到中國古代,随着貧富差距的拉大,社會也有了階層之分。在富足的家庭中,一個男人的地位被放到最大,同時,三妻四妾對于他們來說是财富的象征,也是地位的象征。

這個時期,人們原始的觀念已經徹底改變,人們認為男性才是社會的主導,女性注定是要依靠男人生存的。

古人常說:“三妻四妾”,三妻是指哪三妻,四妾又指的是哪四妾?

而因為傳宗接代的思想,人們都希望自家兒孫滿堂,這樣就能最大限度地傳播自己的基因。

但我們今天所看到的中國古代“三妻四妾”在那個時期也隻是有錢人家才能做到。

有很多窮人同當今時代一樣打光棍,娶不到老婆。那麼我們口中的三妻四妾到底是哪三妻,哪四妾呢?古人真的可以娶那麼多老婆嗎?

古人常說:“三妻四妾”,三妻是指哪三妻,四妾又指的是哪四妾?

其實無論貧富,古代人也是一夫一妻多妾制。這裡面的一妻指的是男性的正妻,也就是正房太太,正妻的地位是平輩中除其丈夫外最高的。

這三者在一個家庭中的地位有古文記載佐證,文中提到“夫毆妻者,非折傷勿論。”而“妻毆夫者杖一百”。這在正妻與妾室的地位關系中同樣适用。

古人常說:“三妻四妾”,三妻是指哪三妻,四妾又指的是哪四妾?

也就是說,丈夫打妻子,沒有打殘不被論罪,而反過來,正妻打了丈夫,無論多重,都要杖責一百下。

從這句話中,我們就能夠清楚地知道這三者之間的地位,其實妾在最早的時候身份是低賤的奴。是像商品一樣進行買賣的,在象形文字中,妾字更是被劃分為兩個部分,古早意為被施以刑罰的女子。

當然也存在妾室地位較高的。這說明妻和妾一樣,所謂嫁雞随雞嫁狗随狗,嫁給什麼樣的人,就過什麼樣的生活。待遇也是因人而異的。是以,小妾也有過得很好的。

古人常說:“三妻四妾”,三妻是指哪三妻,四妾又指的是哪四妾?

除了正妻外,其他兩個分别是偏妻和下妻。偏妻相當于二房太太,她的地位僅次于正妻。而排在三妻末尾的是下妻,下妻的地位則是三妻中最低的。

妾室中的四妾大多是親家安排在嫁過來的妻子身邊的丫鬟,也就是所謂的陪嫁丫鬟。

我們在電視劇中經常能夠看到各種各樣的宮鬥劇,其中最典型的就是哪個陪嫁丫鬟得到男主人的“恩寵”以及後續的一系列狗血“上位”橋段。

古人常說:“三妻四妾”,三妻是指哪三妻,四妾又指的是哪四妾?

這些人便是古代女子出嫁時貼身的丫頭,雖然明面上是丫頭,但如果男主人有意的話,這個丫頭就有可能被其納為妾室。

按理說,三個妻子對應三個妾室,那最後一個妾是從哪來的呢?

最後一個妾通常是由公公婆婆賜給兒子照顧兒子起居生活的,這最後一妾通常都是從小跟随兒子長大,或者熟悉兒子生活的人來擔任。

古人常說:“三妻四妾”,三妻是指哪三妻,四妾又指的是哪四妾?

其實,很多家族中也不一定就有這麼多妻妾。當然反而言之,也不一定隻有這麼多妻妾,三妻四妾隻是一個籠統的形容詞,用來表示古代達官顯貴妻妾衆多。

而且在古代,隻要一個男人沒有娶正妻,他就仍然處于單身狗的行列。妻和妾相對于丈夫來說,她們之間的差別就在于,丈夫可以随意處置妾室,但卻不能這樣對正妻。

而最能夠直接展現正妻和妾室地位的,便是丈夫同正妻或者小妾同房的次數和順序。這樣一來,才能保證嫡子的數量,保證家族血統的傳承。

古人常說:“三妻四妾”,三妻是指哪三妻,四妾又指的是哪四妾?

并且古代人所謂的三妻四妾也是有要求的,隻有正妻過了正常的生育年齡還未生子,丈夫才可以随意納妾,但是妾生的兒子卻必須要由正妻撫養長大。

是以,古人也有諸多限制,在宗族禮制環境下,一個人往往不能按照自己的心願娶妻生子。反倒是平民百姓享有這樣的“特權”。這叫許多向往田園的人十分羨慕。

有人會問,妾到底有沒有可能超越正妻的地位呢?這還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但在古代,沒有強力的“後盾”支援的妾室幾乎是達不到這樣的高度的。

古人常說:“三妻四妾”,三妻是指哪三妻,四妾又指的是哪四妾?

因為,許多沒有懷孕或者生育的妾室還面臨着被正妻賣掉的風險。假若找不到買家,她們還會将人直接賣給人販子,這樣的事時有發生,即便是丈夫知道了也不能說些什麼。

但是如果是正妻沒能起到傳宗接代的作用,這時候妾的地位就極有可能超越正妻。

所謂母憑子貴,有了兒子這個強力支撐,正妻就給了妾提升地位的機會,再加上丈夫的喜愛以及妾室的家族支援,正妻的地位就更加岌岌可危了。

古人常說:“三妻四妾”,三妻是指哪三妻,四妾又指的是哪四妾?

這也是為什麼宮鬥劇中會出現下毒這樣的橋段,為了得到寵愛進而提升自己的地位,古代的女人使出了萬般手段。不過這對我們現在的生活沒有借鑒意義,畢竟娶一個都挺費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