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让历史告诉未来 盘点文学艺术作品中的龙江四大精神(戏剧篇)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 100 周年,黑龙江四大精神——东北抗联精神、北大荒精神、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纳入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

让历史告诉未来 盘点文学艺术作品中的龙江四大精神(戏剧篇)

哈尔滨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院党委书记、黑龙江四大精神文创展览馆馆长孙国辉,为大家盘点几代艺术家创作的讴歌龙江四大精神的戏剧文学作品。

让历史告诉未来 盘点文学艺术作品中的龙江四大精神(戏剧篇)

在黑龙江四大精神文创展览馆接受独家专访的孙国辉表示:" 黑龙江四大精神文创展览馆坐落在哈尔滨学院,展出弘扬东北抗联精神、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北大荒精神的各种主题艺术作品。建馆以来,收藏 5 千件(套)藏品,接待参观群众 3 万人。" 黑龙江四大精神已经成为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部分,展览馆成为读者回顾文学艺术作品中龙江四大精神的依托场所。

孙国辉告诉记者,自新中国成立以来,表现黑龙江四大精神的电影、电视、小说、戏剧、美术作品、音乐歌曲等层出不穷,一代又一代的艺术家们都在书写着四大精神。

抗联不朽,白山黑水血溅红

让历史告诉未来 盘点文学艺术作品中的龙江四大精神(戏剧篇)

大型歌剧《星星之火》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以东北抗联为题材的大型歌剧,1950 年 12 月在哈尔滨首演。1954 年演出 300 多场,2015 年复排。歌曲《革命人永远是年轻》就出自这部歌剧的第二幕。

让历史告诉未来 盘点文学艺术作品中的龙江四大精神(戏剧篇)

剧中李小凤的原型是抗联老兵李敏,上图为李敏个人收藏的《星星之火》的曲谱。

让历史告诉未来 盘点文学艺术作品中的龙江四大精神(戏剧篇)

歌剧《星星之火》的插曲《革命人永远是年轻》成为讴歌抗联精神的经典歌曲。

让历史告诉未来 盘点文学艺术作品中的龙江四大精神(戏剧篇)

著名剧作家关守中创作、讴歌抗联英雄团结少数民族共同抗日的歌剧《带枪的新娘》,上世纪 70 年代由哈尔滨歌剧院公演。

让历史告诉未来 盘点文学艺术作品中的龙江四大精神(戏剧篇)

哈尔滨著名作家丛深等编剧的话剧《间隙与奸细》在上世纪 70 年代由哈尔滨话剧院公演,并被八一电影厂拍摄成电影。

让历史告诉未来 盘点文学艺术作品中的龙江四大精神(戏剧篇)

哈尔滨话剧院排演的话剧《赵一曼》描写了赵一曼与日寇斗争直至牺牲的过程,剧中的赵一曼由著名演员杨丽萍扮演。

让历史告诉未来 盘点文学艺术作品中的龙江四大精神(戏剧篇)

著名剧作家费守疆编剧的评剧《半江清澈半江红》描写的是八女投江的故事,由黑龙江省评剧院排演。

让历史告诉未来 盘点文学艺术作品中的龙江四大精神(戏剧篇)

78 岁著名表演艺术家赵淑珍主演的大型史诗话剧《任务》,再现了抗联老战士李敏投身革命事业的一生,展现了共产党员对革命信仰的坚守与崇高的精神境界。该剧由哈尔滨话剧院排演,国家一级导演韩雪松执导。

让历史告诉未来 盘点文学艺术作品中的龙江四大精神(戏剧篇)

著名作家刘跃利创作的话剧《冷云》,描写了八女投江中冷云复杂的内心世界,展示人性的深度。该剧由佳木斯话剧院排演,著名导演黄湘东执导。

拓荒者的守望,北京往北是北大荒

北大荒建设到今天这一步不容易。当年这里是 " 棒打狍子瓢舀鱼,野鸡飞到饭锅里 ",把这里作为战略基地、把农业作为战略产业发展起来。几代艺术家决定把十万转业官兵创业的历程,开发雁窝岛的动人事迹,再现在各个剧种的戏剧舞台上,成为脍炙人口的经典之作。

让历史告诉未来 盘点文学艺术作品中的龙江四大精神(戏剧篇)

1958 年,哈尔滨话剧院上演的话剧《战胜北大荒的人们》。

让历史告诉未来 盘点文学艺术作品中的龙江四大精神(戏剧篇)

上图为北大荒著名编剧范国栋创作的话剧《夜闯完达山》手稿,该剧于上世纪 50 年代首演。

让历史告诉未来 盘点文学艺术作品中的龙江四大精神(戏剧篇)

北大荒著名编剧范国栋创作的话剧《北大荒人》被全国几十家剧团排演,哈尔滨话剧院在 1960 年排演。图为《北大荒人》演出节目单。

让历史告诉未来 盘点文学艺术作品中的龙江四大精神(戏剧篇)

我省著名编剧杨宝琛创作的话剧《北京往北是北大荒》,图为哈师大教师王晓玲导演的版本。

让历史告诉未来 盘点文学艺术作品中的龙江四大精神(戏剧篇)

我省著名作家何凯旋创作的话剧北大荒三部曲《梦想山峦》《红蒿白草》《1978 年以后》,被誉为讴歌北大荒的话剧舞台上的壮丽诗篇。其中,《1978 年以后》更名为《梦圆北大荒》,由鸡西人民艺术剧院排演。

让历史告诉未来 盘点文学艺术作品中的龙江四大精神(戏剧篇)

我省著名编剧杨宝琛编剧的话剧《天鹅湖畔》,颂扬了北大荒精神,代表我省进京汇报演出。

让历史告诉未来 盘点文学艺术作品中的龙江四大精神(戏剧篇)

哈尔滨人王德词、刘锡津曲的《北大荒人的歌》成为宣传北大荒精神的品牌歌曲。

让历史告诉未来 盘点文学艺术作品中的龙江四大精神(戏剧篇)

我省著名作家刘跃利创作的话剧《守望》由黑龙江中朗文化集团排演,苏建华担任导演,描写了北大荒第一代垦荒者的青春往事。

中国石油的赞歌:铁人和他的后代们

历经 60 多年的风雨洗礼,以 " 爱国、创业、求实、奉献 " 为主要内涵的大庆精神、铁人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不畏艰难、勇往直前。戏剧作品表现的内容已经从一代代大庆人奋斗找油,发展到扩宽海外市场,为一带一路进行高科技服务的新领域。

让历史告诉未来 盘点文学艺术作品中的龙江四大精神(戏剧篇)
让历史告诉未来 盘点文学艺术作品中的龙江四大精神(戏剧篇)

最早描写大庆精神的话剧《初升的太阳》,是著名导演、编剧孙维世根据自己在大庆家属厂生活创作的,影响深远。

让历史告诉未来 盘点文学艺术作品中的龙江四大精神(戏剧篇)

哈尔滨话剧院上演的《先锋战士》是第一部表现王铁人的话剧,由丛深编剧,在 1974 年上演时非常轰动。

让历史告诉未来 盘点文学艺术作品中的龙江四大精神(戏剧篇)

电影《创业》的主题歌《满怀深情望北京》成为歌颂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的经典歌曲。

让历史告诉未来 盘点文学艺术作品中的龙江四大精神(戏剧篇)

大庆人杨利民创作的话剧《铁人轶事》以王进喜的生平为写作线索,诠释了铁人精神。

让历史告诉未来 盘点文学艺术作品中的龙江四大精神(戏剧篇)

大庆编剧杨利民创作的话剧《地质师》描写了几代大庆科技工作者的成长历程。

让历史告诉未来 盘点文学艺术作品中的龙江四大精神(戏剧篇)

集结了强大创作和演出团队的歌剧《铁人三重奏》首次将三代铁人同时立于戏剧舞台,既匠心独运,又大胆创新。该剧出自著名编剧谭博之手,由黑龙江省歌舞剧院排演。

让历史告诉未来 盘点文学艺术作品中的龙江四大精神(戏剧篇)

作为黑龙江省庆祝建党 100 周年献礼剧目,音乐剧《铁人在非洲》三年酝酿、十四次修改。该剧由我省著名编剧戴立然创作,描写了新一代中国石油人挺进海外、出生入死,在遥远的非洲苏丹打井找油、奋斗创业的感人故事,讴歌了艰苦奋斗、勇攀高峰的新时代 " 铁人精神 "。

让历史告诉未来 盘点文学艺术作品中的龙江四大精神(戏剧篇)

孙国辉介绍,本期展出的内容仅仅是黑龙江四大精神文创展览馆馆内收藏戏剧作品的一部分,欢迎冰城观众到馆参观。下期将介绍艺术作品中的龙江四大精神美术篇。

来源:哈尔滨新闻网

记者:申志远 于秋莹

编辑:刘奕萱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