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Linux 远程桌面的两种方式

在绝多数情况下,Linux 不需要使用到GUI的桌面环境,但是有时在一些特殊的场景如安装Oracle的时候,需要有图形界面进行辅助才可以安装。

如果要使用Linux的图形界面,一般有两种方式:

1、Linux系统安装X Windows图形界面,使用vnc远程。

2、Linux系统启用X协议,配置X Clent,本地有桌面环境的机器(如Windows)配置X Server,获取远程的信息,在本地X server上显示图形界面。

方法一:

本机安装图形界面

这里以CentOS6.5的机器为例,安装图形界面比较简单,使用yum即可。

1

2

3

<code>yum groupinstall </code><code>"X Window System"</code>

<code>yum groupinstall </code><code>"Desktop"</code> 

<code>yum groupinstall </code><code>"Font"</code>

 然后执行:

<code>startx</code>

<code>#或者执行</code>

<code>init 5</code>

如果要启动时自动加载图形界面,修改/etc/inittab最后一行的默认配置:

<code>vi</code> <code>/etc/inittab</code>

<code>id</code><code>:5:initdefault:    </code><code># 5 为图形模式,3 为默认字符模式</code>

如果是CentOS7 的系统:

<code>yum group list   </code><code>#列出可用的GUI软件包</code>

<code>yum group </code><code>install</code> <code>"GNOME Desktop"</code> <code>"Graphical Administration Tools"</code>

修改默认运行模式(7和6不一样):

<code>unlink </code><code>/etc/systemd/system/default</code><code>.target</code>

<code>ln</code> <code>-sf </code><code>/lib/systemd/system/runlevel5</code><code>.target </code><code>/etc/systemd/system/default</code><code>.target</code>

<code>reboot</code>

配置VNC

安装vnc:

<code>yum </code><code>install</code> <code>tigervnc tigervnc-server -y</code>

修改配置:

<code>vi</code> <code>/etc/sysconfig/vncservers</code>

<code>VNCSERVERS=</code><code>"2:root"</code>

<code>VNCSERVERARGS[2]=</code><code>"-geometry 800x600 -nolisten tcp -localhost"</code>

设置vnc密码:

<code>vncpasswd</code>

启动vncserver:

<code>vncserver &amp;</code>

这样,在本地就可以使用vncview远程连接到Linux图形界面。

方法二:

在Linux服务器上安装图形界面不是一种可取的方法,这样会降低服务器的性能,所以在这里重点介绍一下第二种方法。

X server 的运行原理是这样,远程的X client 做为客户端主动将数据发送到 x server服务器,X server服务器默认起始监听本地的6000端口,会根据不同客户端依次分配。X server将X client 传输的数据在本地进行处理,以图像的方式展现出来,数据传输使用的是X11协议。

这里需要先在本地电脑安装X server,可以使用比较流行的xming也可以使用VcXsrv,这两个都是开源的产品,当然如果有xmanager也能实现相同的功能。

这里我安装的是VcXsrv,使用默认的安装方式即可。

修改ssh配置/etc/ssh/sshd_config为:

<code>AllowTcpForwarding </code><code>yes</code>

<code>X11Forwarding </code><code>yes</code>

<code>X11UseLocalhost </code><code>yes</code>

重启sshd。

配置ssh,这里以xshell为例,如图:

<a href="https://s5.51cto.com/wyfs02/M01/00/CC/wKiom1mdYfWB6GZiAAF9es2q9nk043.jpg" target="_blank"></a>

如果有xmanager可以直接选择使用xmanager,由于是使用的VcXsrv,所以选择第二项,填写的IP为安装x server的主机,也就是本地电脑IP.

使用重新连接,配置环境变量(此处为X server的IP,配置要与Xshell统一 ):

<code>export</code> <code>DISPLAY=192.168.20.171:0.0</code>

<code>xhost +</code>

如果安装的有xhost,执行 xhost + 此步的时候一直卡着没有输出,或者出现“xhost:  unable to open display "192.168.20.171:0.0"”,请关闭本地防火墙,并确认本地X server的配置是否正确。

执行测试:

<code>#  yum install xclock</code>

<code># xclock </code>

<code>Warning: Missing charsets </code><code>in</code> <code>String to FontSet conversion</code>

如果此时,在本地出现一个时钟的图形就表示配置成功。也可以安装firefox的方式,执行 firefox命令就可以在本地看到浏览器界面。

这个有什么用呢,举个例子:

如本地远程安装Oracle,输入安装脚本后,会在本地自动跳出图形界面,

<a href="https://s1.51cto.com/wyfs02/M01/00/CC/wKiom1mdZMSj8OQ5AAFEOf8Bp9U366.jpg" target="_blank"></a>

<a href="https://s5.51cto.com/wyfs02/M02/9F/7C/wKioL1mdZeLDaKq4AAG2r7pS2Nc179.jpg" target="_blank"></a>

这样就配置成功了,基本不占用服务资源。

提示:这里图形界面的显示只在当前ssh会话中生效,如果重新开启一个新的会话需要重新添加“DISPLAY”的环境变量并执行“xhost +”命令,也可以直接将此环境变量保存到本地profile文件中,这样就不必每次添加。

参考链接:

 本文转自 酥心糖 51CTO博客,原文链接:http://blog.51cto.com/tryingstuff/1958772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