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新民快车评论|农产品不能为"美"而失去品质

近日,"山药易受"乱象在媒体曝光,引起社会关注。原来山药呈黄褐色,稀释后的次氯酸钠漂白后,它亮起白色,然后用清水冲洗,白色如结似嫩。次氯酸钠是84消毒剂的主要成分,对人体具有腐蚀性和过敏性。

新民快车评论|农产品不能为"美"而失去品质

图片说,工人们正在使用起重机将山药篮移动到药水中。网络图

农产品卖得好,卖价会高,这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现象。近日,河北一对农夫夫妇收集了650公斤菠菜,卖给了当地一家小贩,总成交价只有15元。在当地超市,盒装菠菜的平均价格每公斤4元以上,有的盒装菠菜每公斤售价超过8元。除了中间通道成本外,两者之间的主要区别在于超市菠菜长度一致,色泽鲜艳,是专门挑选好的卖好的装箱。

为了使食品可供销售,并延长保质期,一些非法贸易商会在食品中非法添加一些添加剂,包括使用国家禁止的化学品。次氯酸钠与山药的"漂白"一样,早在2011年就被国家质检总局禁止作为食品添加剂使用。

类似使用非法化学品的"美容"农产品不是一个案例。广东某法院出具的刑事判决显示,为了使去皮的芋头、马铃薯色泽鲜艳,延长贮藏时间,被告违反了焦糖酸钠、柠檬酸水浸泡后浸泡过的芋头、土豆,然后用于销售。

即使是用于新鲜农产品的食品级添加剂,也缺乏一定的标准。不久前,许多蔬菜农场都出现了染色的韭菜。这些洋葱已经使用波尔多液体进行了测试。这种化学品作为广谱杀菌剂和保鲜剂广泛用于农业生产,但对其在韭菜上的使用没有规范或标准。

与正规包装食品在生产中不同,包装在各个方面都有明确的界定,农产品初级加工更加分散,隐蔽性强,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安全监管漏洞。对此,大型商业超、批发市场要严格控制进场,加强农产品进场检测。市场监管部门要向前迈出一步,直接与农民和加工商对接,让非法"美"农产品没有生存余地。

在加强市场监管的同时,有关方面也要为消费者开展相关科普工作,引导消费者转变消费观念,不仅要注重农产品的销售、外观,还要形成健康、生态的意识。通过对农业消费的正确认识,市场被迫做出相应的改善。

方翔/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