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2021年终专稿】这一年 他们都是主角

2021年,中国体坛一批“新生代”偶像横空出世,诸多名将也依旧闪耀赛场。有人实现突破,有人完成升华,有人续写辉煌,也有人黯然离场。所有动人的故事都由坚持和奋斗写就,在这个体育“大年”里,每一位顽强拼搏、为梦想不懈付出的人,都是中国体育的主角。

新老冠军 竞相争艳

登上最高领奖台是每一位运动员的目标与梦想。2021年,中国体坛同样涌现出不少颇具话题度的冠军。

在年度最重要赛事——东京奥运会上,一批“00”后向世界展示了中国体育“青年军”的风采。

在女子10米气步枪角逐中,2000年出生的杨倩在资格赛一度跌出前10名、决赛多数时间落后的情况下,一举射落东京奥运会首金,展现出强大的心理素质和惊人的调整能力,随后她又搭档杨皓然夺得10米气步枪混合团体冠军。

在跳水比赛中,14岁的全红婵“出道即巅峰”,以完美表现惊艳世界。两人在取得佳绩的同时,更以年轻人特有的活泼、率真赢得了广泛的关注和喜爱。

游泳赛场上,23岁的张雨霏破茧成蝶,在参加的4个项目中斩获2金2银,状态之稳定、实力之强大令人叹服。

同为23岁的羽毛球名将陈雨菲,在决赛中力克世界排名第一的戴资颖,为国羽女单时隔九年再夺奥运金牌。长期世界排名第二的羽毛球混双名将王懿律/黄东萍,抱着“我们不是世界冠军”的冲击心态,一举战胜该项目“霸主”郑思维/黄雅琼夺冠。

更为可贵的是,无论作为“新生代”代表的杨倩、全红婵,还是成名已久但依然年轻的张雨霏、陈雨菲、“黄鸭”组合,在功成名就后都没有就此止步,心态仍旧低调、平和,训练依然踏实、刻苦。在奥运会后的国内外重要赛事中,他们不仅继续摘金夺银,更在新周期伊始扛起了所属项目“领军人物”的重担。

新秀和中生代运动员的表现令人惊喜,老将们的坚韧不屈、顽强意志更值得尊重。女子铅球世界冠军、奥运会“四朝元老”巩立姣,在三度与奥运金牌擦肩而过后,终于圆梦东京。虽然年龄增长,伤病和各种不确定因素给巩立姣带来了很多影响,但她终于用不懈的努力换来梦想成真。

与巩立姣同为32岁的马龙则在奥运会上蝉联乒乓球男单、男团冠军。东京奥运周期,马龙一度因伤病接受手术,并陷入了长达538天的“冠军荒”,甚至对自己产生怀疑。但他没有就此消沉,而是以顽强的意志克服困难、走出低谷,诠释了“战胜自我、勇往直前”的体育精神。

突破历史 再上新阶

短跑名将苏炳添是东京奥运会上中国代表团一个“特殊”的存在,他虽未能登上东京奥运会的领奖台,却实现了足以载入史册的巨大突破。在男子100米半决赛中,他以9秒83的成绩刷新亚洲纪录,成为中国首位跻身奥运会男子百米“飞人大战”决赛的运动员。决赛中,他再次突破“10秒大关”,以9秒98获得第六名。

作为一名身高1.72米、已经32岁的亚洲短跑选手,苏炳添的突破可谓惊人。但了解了他的性格、习惯后便不难理解,所有“奇迹”不过是水到渠成。苏炳添的自律一向为业内所称道,从饮食到作息,十几年如一日地严格自我要求,令他保持了良好的身心状态。此外,苏炳添始终目标坚定、不懈追求,为了零点几秒的提高,而立之年仍在修正、调整技术。正是日积月累的努力,为他一次次打开了纪录之门。

在非奥项目领域,一些中国选手也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11月16日,一级方程式赛车(F1)阿尔法罗密欧车队宣布,22岁的上海小将周冠宇将在下赛季作为该队车手征战F1大奖赛。若一切顺利,周冠宇将成为中国首位F1正式车手。

从程丛夫、董荷斌到马青骅,十几年来,数位中国及华裔车手与F1进行了“亲密接触”,但最终擦肩。如今,周冠宇凭借脚踏实地的努力成为先驱,既是其个人的成功,也是中国赛车近40年沉淀而成的惊喜。

此外,在象征斯诺克项目最高荣誉的“三大赛”中,中国“双子星”横空出世,21岁的颜丙涛连斩四大高手在大师赛上折桂,24岁的赵心童“一黑到底”英锦赛称王。继丁俊晖之后,中国斯诺克终于竖起新的“旗帜”。

名帅命运 各有不同

运动员征战赛场、披荆斩棘,身后离不开教练和管理者的运筹帷幄。或意气风发,或兵败山倒,他们也成为2021年中国体坛颇受关注的人物。

昔日乒乓球“大满贯”得主刘国梁,继执掌中国乒协及成为世界乒乓球职业大联盟(WTT)理事会主席后,在45岁这一年再添新职。11月世乒赛期间,他成功当选国际乒联(ITTF)执行副主席,未来4年将全面参与到ITTF决策层的工作中,不仅有望为竞技实力领先的中国乒球在国际组织中争取更多的话语权,更将推动项目在全世界的普及和发展。这个“不懂球的胖子”表示,新职位意味着更多的责任和担当,希望能在更高的舞台上展现自己的想法。该届比赛,他便主导推出了两对中、美运动员混双组合参赛,以此纪念“乒乓外交”50周年,在国际社会赢得一致好评。

同为名帅,郎平的命运却有些凄怆。女排折戟奥运会小组赛,创37年来参赛最差战绩,合同到期的郎平也没有与中国排协续约。8年来,“铁榔头”率领身处低谷的中国女排重返巅峰,两夺世界杯冠军、里约奥运会登顶,功绩不可谓不大。离别之际,无论是队员的深情拥抱,还是充溢网络的温暖祝福,都表达着各方对“郎导”的认可和尊重。而郎平本人也明确表态,不会接受外国队伍的高薪合同,未来若出山,还要执教中国队。

与郎平昂首离开相比,男足主帅李铁的卸任可谓灰头土脸。拥有多名入籍球员的国足在世界杯预选赛12强赛中战绩糟糕,出线仅余理论可能。而“铁帅”的问题不仅出在带队战绩上,还包括用人固执己见引发争议、赛后发表不妥言论、在个人社交媒体上发布国足赞助商竞品品牌广告、挂帅国家队后仍在武汉俱乐部领取薪酬并参与球队管理等不当行为。12月初,中国足协接受了李铁的辞呈,此前签订的5年合同就此作废。

【2021年终专稿】这一年 他们都是主角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