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2021年終專稿】這一年 他們都是主角

2021年,中國體壇一批“新生代”偶像橫空出世,諸多名将也依舊閃耀賽場。有人實作突破,有人完成升華,有人續寫輝煌,也有人黯然離場。所有動人的故事都由堅持和奮鬥寫就,在這個體育“大年”裡,每一位頑強拼搏、為夢想不懈付出的人,都是中國體育的主角。

新老冠軍 競相争豔

登上最高領獎台是每一位運動員的目标與夢想。2021年,中國體壇同樣湧現出不少頗具話題度的冠軍。

在年度最重要賽事——東京奧運會上,一批“00”後向世界展示了中國體育“青年軍”的風采。

在女子10米氣步槍角逐中,2000年出生的楊倩在資格賽一度跌出前10名、決賽多數時間落後的情況下,一舉射落東京奧運會首金,展現出強大的心理素質和驚人的調整能力,随後她又搭檔楊皓然奪得10米氣步槍混合團體冠軍。

在跳水比賽中,14歲的全紅婵“出道即巅峰”,以完美表現驚豔世界。兩人在取得佳績的同時,更以年輕人特有的活潑、率真赢得了廣泛的關注和喜愛。

遊泳賽場上,23歲的張雨霏破繭成蝶,在參加的4個項目中斬獲2金2銀,狀态之穩定、實力之強大令人歎服。

同為23歲的羽毛球名将陳雨菲,在決賽中力克世界排名第一的戴資穎,為國羽女單時隔九年再奪奧運金牌。長期世界排名第二的羽毛球混雙名将王懿律/黃東萍,抱着“我們不是世界冠軍”的沖擊心态,一舉戰勝該項目“霸主”鄭思維/黃雅瓊奪冠。

更為可貴的是,無論作為“新生代”代表的楊倩、全紅婵,還是成名已久但依然年輕的張雨霏、陳雨菲、“黃鴨”組合,在功成名就後都沒有就此止步,心态仍舊低調、平和,訓練依然踏實、刻苦。在奧運會後的國内外重要賽事中,他們不僅繼續摘金奪銀,更在新周期伊始扛起了所屬項目“領軍人物”的重擔。

新秀和中生代運動員的表現令人驚喜,老将們的堅韌不屈、頑強意志更值得尊重。女子鉛球世界冠軍、奧運會“四朝元老”鞏立姣,在三度與奧運金牌擦肩而過後,終于圓夢東京。雖然年齡增長,傷病和各種不确定因素給鞏立姣帶來了很多影響,但她終于用不懈的努力換來夢想成真。

與鞏立姣同為32歲的馬龍則在奧運會上蟬聯乒乓球男單、男團冠軍。東京奧運周期,馬龍一度因傷病接受手術,并陷入了長達538天的“冠軍荒”,甚至對自己産生懷疑。但他沒有就此消沉,而是以頑強的意志克服困難、走出低谷,诠釋了“戰勝自我、勇往直前”的體育精神。

突破曆史 再上新階

短跑名将蘇炳添是東京奧運會上中國代表團一個“特殊”的存在,他雖未能登上東京奧運會的領獎台,卻實作了足以載入史冊的巨大突破。在男子100米半決賽中,他以9秒83的成績重新整理亞洲紀錄,成為中國首位跻身奧運會男子百米“飛人大戰”決賽的運動員。決賽中,他再次突破“10秒大關”,以9秒98獲得第六名。

作為一名身高1.72米、已經32歲的亞洲短跑選手,蘇炳添的突破可謂驚人。但了解了他的性格、習慣後便不難了解,所有“奇迹”不過是水到渠成。蘇炳添的自律一向為業内所稱道,從飲食到作息,十幾年如一日地嚴格自我要求,令他保持了良好的身心狀态。此外,蘇炳添始終目标堅定、不懈追求,為了零點幾秒的提高,而立之年仍在修正、調整技術。正是日積月累的努力,為他一次次打開了紀錄之門。

在非奧項目領域,一些中國選手也取得了曆史性的突破。11月16日,一級方程式賽車(F1)阿爾法羅密歐車隊宣布,22歲的上海小将周冠宇将在下賽季作為該隊車手征戰F1大獎賽。若一切順利,周冠宇将成為中國首位F1正式車手。

從程叢夫、董荷斌到馬青骅,十幾年來,數位中國及華裔車手與F1進行了“親密接觸”,但最終擦肩。如今,周冠宇憑借腳踏實地的努力成為先驅,既是其個人的成功,也是中國賽車近40年沉澱而成的驚喜。

此外,在象征斯諾克項目最高榮譽的“三大賽”中,中國“雙子星”橫空出世,21歲的顔丙濤連斬四大高手在大師賽上折桂,24歲的趙心童“一黑到底”英錦賽稱王。繼丁俊晖之後,中國斯諾克終于豎起新的“旗幟”。

名帥命運 各有不同

運動員征戰賽場、披荊斬棘,身後離不開教練和管理者的運籌帷幄。或意氣風發,或兵敗山倒,他們也成為2021年中國體壇頗受關注的人物。

昔日乒乓球“大滿貫”得主劉國梁,繼執掌中國乒協及成為世界乒乓球職業大聯盟(WTT)理事會主席後,在45歲這一年再添新職。11月世乒賽期間,他成功當選國際乒聯(ITTF)執行副主席,未來4年将全面參與到ITTF決策層的工作中,不僅有望為競技實力領先的中國乒球在國際組織中争取更多的話語權,更将推動項目在全世界的普及和發展。這個“不懂球的胖子”表示,新職位意味着更多的責任和擔當,希望能在更高的舞台上展現自己的想法。該屆比賽,他便主導推出了兩對中、美運動員混雙組合參賽,以此紀念“乒乓外交”50周年,在國際社會赢得一緻好評。

同為名帥,郎平的命運卻有些凄怆。女排折戟奧運會小組賽,創37年來參賽最差戰績,合同到期的郎平也沒有與中國排協續約。8年來,“鐵榔頭”率領身處低谷的中國女排重返巅峰,兩奪世界杯冠軍、裡約奧運會登頂,功績不可謂不大。離别之際,無論是隊員的深情擁抱,還是充溢網絡的溫暖祝福,都表達着各方對“郎導”的認可和尊重。而郎平本人也明确表态,不會接受外國隊伍的高薪合同,未來若出山,還要執教中國隊。

與郎平昂首離開相比,男足主帥李鐵的卸任可謂灰頭土臉。擁有多名入籍球員的國足在世界杯預選賽12強賽中戰績糟糕,出線僅餘理論可能。而“鐵帥”的問題不僅出在帶隊戰績上,還包括用人固執己見引發争議、賽後發表不妥言論、在個人社交媒體上釋出國足贊助商競品品牌廣告、挂帥國家隊後仍在武漢俱樂部領取薪酬并參與球隊管理等不當行為。12月初,中國足協接受了李鐵的辭呈,此前簽訂的5年合同就此廢棄。

【2021年終專稿】這一年 他們都是主角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