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周总理逝世,张春桥提议叶剑英致悼词,叶剑英反对,他推荐了谁?

作者:文史茶馆2018

1976年,全国人民敬爱的周总理不幸与世长辞,享年78岁。举国悲痛,万民落泪,很多人不能自已,肝肠寸断,甚至哭晕过去。紧接着是要为周总理举行追悼会,追思周总理一生的丰功伟绩。

可是关于周总理的追悼会,却有一个争议的问题。周总理的悼词写好之后,要在追悼会上宣读,由谁来宣读,致悼词呢?张春桥提议,由叶剑英来致悼词。

周总理逝世,张春桥提议叶剑英致悼词,叶剑英反对,他推荐了谁?

(叶剑英向周总理的遗体告别)

张春桥当时是政治局常委,正国级干部,他的话语很有分量。叶剑英是共和国十大元帅之一,当时也是政治局常委,正国级干部,排名还要在张春桥之前。

叶剑英是周总理的好战友,好助手。叶剑英和周总理最早共事于黄埔军校,当时周总理是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叶剑英是军校教授部副主任。周总理是共产党的高级领导人,而叶剑英的身份还是国民党将领。

虽然身处不同的党派,周总理的言谈举止,却让叶剑英非常钦佩。叶剑英提出要入党,最开始被拒绝了,因为他是国民党的高级将领,上级党组织不敢贸然吸收他入党。

1927年,周总理亲自批准,叶剑英才加入党组织的怀抱。可以说,叶剑英这位元帅,是周总理一手拉进来的。叶剑英是一位著名的参谋元帅,他没有在前线带兵打仗,却有一项过人的才能,就是折冲樽俎。

西安事变后,叶剑英和周总理一起去西安,和张学良杨虎城谈判,促成了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抗日战争时期,叶剑英又跟随周总理来到国统区,和国民党方面谈判,出入龙潭虎穴,为党工作。

周总理逝世,张春桥提议叶剑英致悼词,叶剑英反对,他推荐了谁?

抗日战争胜利,叶剑英主持军调处,继续同国民党,同美国代表谈判。在艰难的岁月里,叶剑英和周总理并肩作战,结下了深厚的革命战友情谊。他们都风度翩翩,是民国时期著名的美男子。

无论是从当时的地位,还是从和周总理的关系上论,叶剑英都有资格为周总理致悼词。可是叶剑英是一个非常明白的人,他当时就看出了张春桥是不怀好意,立即表示反对。

张春桥之所以极力推荐叶剑英,是为了打击另一个人,他就是邓小平。邓小平也是周总理的好战友,好助手。年轻的时候,他们一起在欧洲异国他乡并肩战斗,为革命工作。

新中国成立后,周总理一直担任国务院总理,邓小平从1952年进京,开始担任副总理,协助周总理工作长达20多年。周总理非常欣赏邓小平的才能,称他是举重若轻。

周总理在医院中对邓小平主持中央工作表示充分肯定,称他干得比自己还好。邓小平对周总理则保持了毕生的尊敬,他后来回忆说,始终把周总理看成是他的兄长。

周总理逝世后,邓小平当时既是中央副主席,又是中央军委副主席,还是国务院第一副总理,周总理的第一副手。周总理病重住院后,就是由邓小平接替他主持中央的日常工作。

周总理逝世,张春桥提议叶剑英致悼词,叶剑英反对,他推荐了谁?

(邓小平在周总理的追悼会上致悼词)

叶剑英认为,致悼词不是一个简单的谁来宣读的问题,而是一个重大的政治问题。邓小平和周总理认识,比叶剑英要早,他们在一起工作和战斗的时间,也比叶剑英要长。

无论是从规格上,还是从资历上讲,由邓小平来为周总理致悼词,那是最合适的。所以,叶剑英坚决反对张春桥的提议,张春桥这是在故意排斥邓小平。

叶剑英针锋相对,极力推荐了邓小平。叶剑英的意见,获得了绝大多数政治局委员的同意。能为周总理致悼词,这也是邓小平的莫大荣幸,他责无旁贷。

1月15日,人民大会堂,邓小平用特有的浓浓四川口音,宣读了周总理的悼词。当他读到“我们的总理”的时候,内心含蓄轻易不表露个人感情的邓小平,却难以自抑哽咽了,很明显地停顿了一会。

邓小平的悲伤情绪感染了追悼会上的许多人,他们纷纷落泪。周总理的英灵不远,他如果能听到是邓小平在为他致悼词,代表中央对他进行盖棺定论,一定也是倍感欣慰。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