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华为发布问界M5,依然践行“不造车”承诺,但这“含为量”是怎么回事?

12月23日下午,华为按例举办了2021年度的冬季旗舰新品发布会,也顺势介绍了手机新品、智能眼镜以及最新款的智能手表,看起来似乎与以往的发布会并无不同。

直到快5点,华为大佬余承东再度上台,开始介绍最新的高端新能源汽车品牌AITO,随后发布了首款新车问界M5。这一次,华为的冬季发布会比以往长了一个多小时,余承东也罕见的非常激动,上次见到这种情绪还是华为P30发布的时候,他强调,问界M5的定义和设计都是由华为消费者BU完成。

华为发布问界M5,依然践行“不造车”承诺,但这“含为量”是怎么回事?

华为确实依然践行着“不造车”的承诺,但选择将问界M5在自家的新品发布会上发布,在华为智选商城售卖,定义和设计由华为消费者BU负责,电驱系统、智能座舱这些也都由华为完成,这个“含为量”也太高了一点吧。

问界M5这款新车究竟如何呢?让社长给大家解读一下。

HUAWEI DriveONE纯电驱增程平台上身,打破新能源里程极限

虽然是“造手机”出身,但余承东介绍起新能源汽车来也毫不含糊,一上来就直指当前电动车的痛点。

比如54%的消费者担心续航堪忧,44%的用户担心充电不方便,53%的用户担心电池衰减快,然后就引出,问界M5搭载了最新的HUAWEI DriveONE纯电驱增程平台,这套系统打破了新能源的里程极限,可以彻底消除里程焦虑。

华为发布问界M5,依然践行“不造车”承诺,但这“含为量”是怎么回事?

其实增程式电动方案倒是不复杂,它的出现甚至没比纯电动车晚多少,核心机理就是除了动力电池功能之外,还能用一款发动机额外发电供能。

华为津津乐道的就是它的发动机效率,这款1.5T四缸增程器已经发展到了第三代,它应用了最新的米勒循环技术,压缩比达到了惊人的15:1,这样一来,它就实现了41%的超高热效率。不过佘承东把它拿来与保时捷以及BBA的2.0T发动机比效率,个人觉得多少有点不合适,毕竟问界M5的这款发动机是专为混动设计的,自然在这方面更有优势。

根据华为的官方数据,它的这款1.5T四缸增程器可以一升油发3.2度电,满油满电可以实现1242公里的CLTC工况续航,确实是彻底干掉了里程焦虑。

华为发布问界M5,依然践行“不造车”承诺,但这“含为量”是怎么回事?

除了增程器之外,就是它的前异步交流+后永磁同步两款高效电机了,它们的输出总功率可以达到365kW,相当于V8级别的动力,这也让问界M5完成0-100km/h加速的时间只需要4.4秒。

华为还给出了另外一项数据,那就是问界M5的0-50km/h加速只需要1.9秒,这也是电驱动的优势,它们没有发动机“怠速”的概念,直接第一时间输出最大扭矩,本身加速就快,前段加速还比后段加速更猛。

华为发布问界M5,依然践行“不造车”承诺,但这“含为量”是怎么回事?

当然,在社长看来,这款车性能上最亮的点是它对于増程模式的设置。当前市面上的增程式电动车也不是没有,比如理想ONE和岚图FREE都用了这种技术方案,无非是技术层面上比华为差点,至少增程器效率达不到41%。还有另外一点,就是它们对于增程式模式的设计太过简单粗暴。

而问界M5是真的做了大量研究,它的增程式混动有三种运行模式。首先是纯电模式,不是说这个时候增程器完全不发电,而是更多用电池驱动,这样日常通勤的费用就会大幅降低;再就是自动模式,它会主动调节增程器多介入,尽可能实现更长的续航里程,外出旅行就用这个了;还有一个燃油优先模式,可以保证极限工况不掉力,全程体验风驰电掣。

华为这种细致贴心的设计,确实领先其他新势力一个身位。

鸿蒙HarmonyOS智能座舱上身,彻底打破车机壁垒

以往的车机系统,不管配置有多高,都会有一个严重的弊病,那就是缺乏成长性和互通性,这是无数车企努力都没有搞定的事。

而在问界M5上,华为“越级”了。新车搭载了最新的HarmonyOS智能座舱,真正把车机体验带入“沉浸式”的维度。

华为发布问界M5,依然践行“不造车”承诺,但这“含为量”是怎么回事?

HarmonyOS智能座舱最大的特点,就是打破了不同设备之间的信息壁垒,让车机系统不再是孤岛一样的存在,而是可以与手机、智能手表、智能家居这些形成互通,华为为它注入了一个关键词,那就是“无缝流转”。

比如问界M5上就搭载了华为应用市场,开放的鸿蒙生态拥有大量好玩又有趣的最新应用,用户可以自己下载各种第三方应用,这让它与其他设备形成了应用上的互通。

而这些应用是可以与手机、手表等设备互通的,比如手机正开着导航,上车就能直接流转到车载大屏上。手机正听着歌,上车后可以无缝流转到智能座舱内接着听。

华为发布问界M5,依然践行“不造车”承诺,但这“含为量”是怎么回事?

再比如在华为高端智能设备上非常流行的Petal Map,也被同步到了问界M5上。用户只需要向屏幕方向按压,就能切换导航地图和地图全览界面,用起来相当方便;还有V2L反向充电功能,车辆可以向外输出220V的电压,在郊外搞烧烤、打火锅都不是问题;还有66W的有线充电和44W的无线充电,印象中这是车载充电设备最高端的快充技术了,可以轻松给手机、手表甚至笔记本补能。

不用多说,这些功能基本都是华为才做得出来的,这也是问界M5与其他车型最大的不同之处,它的“含为量”实在太高了。

缺席的激光雷达,与华为的野心

从各个维度来说,问界M5在华为的定义中都应该是旗舰级的存在。高端品牌的首款车型,最新的驱动系统,最新的智能座舱,当然还有类似超大无缝全景天幕这些的独创设计。

但遗憾的是问界M5并没有搭载之前大放异彩的激光雷达,这说明华为在智能驾驶方面“让步”了。

华为发布问界M5,依然践行“不造车”承诺,但这“含为量”是怎么回事?

根据官方介绍,问界M5搭载了L2+自动辅助驾驶系统,但这显然并非华为技术的极限。早在今年4月份,华为就发布了一则自动驾驶公开道路实测的视频,测试车辆搭载了华为的激光雷达以及自动驾驶技术。测试挑战的是最复杂的市区路况,测试车辆不仅可以成功识别了各种行人、自动车、机动车,甚至连“鬼探头”以及斜插过来的电动车都能识别,而且成功躲避,让网友大呼“比我开得好”。

但华为在新旗舰车型上却缺席了这套系统,显然是有自己的考虑。一方面国内L3级自动驾驶的法规还未正式发布,另一方面可能也是考虑到了系统的成熟度。

华为发布问界M5,依然践行“不造车”承诺,但这“含为量”是怎么回事?

再有就是价格了,问界M5作为华为智选生态的重磅新品,它的后驱标准版综合补贴后预售价为25万元,四驱性能版得预售价则为28万元,都控制在了30万以内,这是享受补贴以及用户接受度的红线。如果搭上激光雷达以及一整套自动驾驶系统,价格毫无疑问是要超过30万的,这会对走量能力造成巨大的影响。

而且华为已经布局了新的销售计划,即日起就会在42个城市180家华为门店进行真车展示,从明年1月20日开始,会在118个城市500家华为门店开启预约试驾和预定,很明显是要大干一场了。

华为通过“以退为进”的方式,直接插入了新能源汽车竞争的腹地,很明显准备将问界M5打造成新的爆款。

社长小结

华为确实坚守承诺没有“造车”,但这款新车的参与度,甚至超过了很多车企本身,基本上最核心的系统都来自华为,以及相当于灌注了华为心思的小设计。华为也是通过这种方式向车企们宣誓,它可以成为最全面、最可靠的核心零部件供应商。

你期待问界M5吗?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