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一般秘密建储,密诏上都只会写太子名字,为何道光要写两个人

今天要讲的是有关清朝秘密建储的话题。话说清朝也是个比较争议的时代。以清朝为原型创造的小说,新兴的电视剧简直不胜枚举。秘密立储本就是自古延顺下来的规矩,是历代皇帝为了确立下一位储君,事先将写有默定太子的密诏封存,一式两份。一份于蔽于“正大光明”牌匾之后,一份隐于皇帝身侧。待帝崩,由重要朝臣取出宣读,下一位真龙天子有此继位。按照这种说法,这密诏只需内定一人,此足以。可到了道光皇帝立储时,竟写了两个人,都说自古无情帝王家,两人之间犹豫不决,这是为何呢?咱们先来看看道光皇帝本人。

一般秘密建储,密诏上都只会写太子名字,为何道光要写两个人

作为一个特别谨慎守成的皇帝,道光坐上皇位之后,在关于立储的事情,感到特别的头疼。因此他不断地考验诸皇子的能力,但是他自己也是优柔寡断的性格,所以,一直到晚年,都还没有确定立储人选。在他众多子嗣中,太子的位置为两个人所保留。一是皇四子奕詝,二是皇六子奕訢。这奕詝啊,资质平庸,体弱多病。在人才济济的大清国,文武方面并不是十分突出。长相也不端正,一脸麻子让人十分不舒适。身体也不健全,要是称他为瘸子实际上并不夸大。而奕訢风度不凡,风采卓越。身体健全且十分强健。他不仅对精通满语蒙语汉语三种语言非常熟稔,在文学历史文化方面也造诣不俗。武功骑射更不用说,是诸皇子中的佼佼者。正因为在各方面的突出表现,道光曾赐过他一口弥足珍贵的白虹刀。相对而言,道光对奕訢的偏爱情有可原。

一般秘密建储,密诏上都只会写太子名字,为何道光要写两个人

那么问题来了。且不说武功造诣,一个正常男儿的健魂体魄奕詝都不敢奢求,凭什么和各方面表现突出的奕訢相比?这道光皇帝莫不是人老眼花,糊涂了?放着有前途的儿子不立硬是要扶烂泥上墙?其实并不是这样。道光皇帝考虑了很多因素。论出身,这奕詝可算是人生赢家。其母是道光皇帝最宠爱的皇后孝全成皇后。一般的清朝嫔妃们想要在险恶的后宫中脱颖而出得到晋升,首先得凭借女人魅力来征服皇帝得到不衰盛宠,第二得诞下龙子。要保护好自己,还要维系好盛宠,在吃人不吐骨头的险恶后宫中,对于一个孱弱女子来说更是不易。但孝贤纯皇后是个例外。17岁的她被封为皇贵妃,姿容窈窕面容清丽,性情恭检,配饰舍珠玉而首带通草绒花。荣贵为皇后,六宫之首,万人之上,性情如此怎能不惹得道光的宠爱呢?在她去世后,道光再未动过立皇后的念头。可见孝贤纯皇后在道光的心里是处于怎样高的地位了。因此,奕詝作为皇后诞下的子嗣,从小赢得了很多关爱。

除此之外,奕詝还有个好老师。他能得到道光的垂青,他的老师杜受田功不可没。杜受田归守其职,知道要是仅凭奕詝的自身条件,是无法赢得他父亲的关注的。所以注重培养奕詝的内在,教他以仁孝之心,以此博得道光欢喜。比如狩猎时,奕詝因腿瘸多病不擅于骑射,干脆一箭未发。当道光以此问之时,便说“现在正是春天,这些飞禽走兽都处在哺育期,我实在不忍心杀它们啊。”,结果此举引得道光大喜:“对飞禽走兽都能这样有爱心,将来对待百姓肯定更好,这才是当皇帝的料啊。”

一般秘密建储,密诏上都只会写太子名字,为何道光要写两个人

经过深思熟虑,道光依然选奕詝为继承人。原因不外有三种:一是奕詝居位长子,老成稳重,也并未做过不可弥补的大错。二是嫡长子继位是老祖宗的法制。作为道光最喜爱的皇后所生的孩子,还是长子的地位,在诸皇子中声望最大,继承皇位,成为太子本就是众望所归的事情。三是对孝全成皇后的离世于怀难愧,希望以此勉慰。

确立完继承人后,道光扪心自问觉得对奕訢有所不公。所以在一番深思思虑过后,他写了两道密诏:立皇六子奕訢封为亲王,另立皇四子奕詝为皇太子。尔等各王公大臣应待其如待朕言,更需同心赞辅,总以国计民生为重,无恤于其他。

话已及此,相信很多读者恍然大悟。可小编觉得,都说无情最是帝王家。可从道光犹豫继位人这里,我看到的却是拳拳父爱之情。呜呼!爱哉!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