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中法马尾海战中福建水师全军覆没,原因是什么?清政府要占一大半

中法马尾海战之中,福建水师大败,几乎损失殆尽。在当时可以称得上是中国第一水师的福建水师大败,引发了中国震动。为何这“中国第一水师”会大败?它失败的主要原因又是什么?下面请听我来给您解答。

一、清政府优柔寡断,战和不定

面对着法国人的多次挑衅,清政府仍然犹豫在和战之中,幻想着可以通过谈判或者妥协的方式提前结束这场战争。

此时的中国人总是信守着“不放第一炮”的想法,等待着敌人主动开战,然后便可以名正言顺的反击。这种想法是清军面对着近代化战争而不熟悉国际法酿成的恶果。

在马尾海战中便是如此,面对着中法已经小规模交火的情况下,清政府依然抱着幻想,以至于延误战机,难以做出正确抉择。

中法马尾海战中福建水师全军覆没,原因是什么?清政府要占一大半

二、重文轻武,文官典兵

从宋代之后,中国朝堂之上便一直保持着“以文制武”的风气,甚至有时候,文臣直接担任武官进行指挥与作战。

但是进入近代之后,战争的专业性越来越强,对于指挥官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清政府仅仅认识到了对于装备的改进而忽视了对高级指挥官的培养,依然坚守着“文官典兵”的原则。

在马尾海战中,清军的高级指挥官张佩纶等人便是文官出身,面对着近代化的法国部队,他们毫无经验也毫无意识,不论是情报、指挥、还是后勤工作,均做的一塌糊涂,在这种情况下,清军虽然有着质量不错的战船和庞大的舰队,但是仍然无济于事,最终输掉了马尾海战。

可能张佩纶等人是优秀的文官或者是优秀的智囊、幕僚,但是在此时,他们一定不是一位合格的指挥官。

中法马尾海战中福建水师全军覆没,原因是什么?清政府要占一大半

清军英勇作战

三、军队缺乏训练,素质较差

毕竟战争中的主体还是人,因此军队的训练水平几何,在战场上的发挥如何等因素,便也成为了战争能否获胜的重要因素。

在当时的战场上,法国舰队有9艘船,多为木壳巡洋舰,少数为铁骨木壳巡洋舰,而当时的福建水师由10艘船,多数为木壳巡洋舰,少数为铁骨木壳巡洋舰,而且福建水师还有多艘老式战船以及附近的7座新式炮台的支援。可以说,就武力方面,清军占尽了优势。

然而在开展之时,仅在40分钟内,福建水师便被击沉了9艘战舰,伤亡将近700人,反观法军,无一艘战舰被击沉,人员伤亡仅30余人。

由此数据比较我们就可以看出福建水师的素质是较差的,虽然不泛船员们的英勇作战,但是在近代化的战争之中,这种英勇很难抵抗炮火。

中法马尾海战中福建水师全军覆没,原因是什么?清政府要占一大半

悲壮的马尾海战

四、总结

由此看,双方实力差距,不是简单的几件装备就可以弥补的,双方之间的差距是横跨了两个时代的巨大差距,是工业时代与封建时代的巨大差距,而此后,清王朝仍会不断吃亏,不断重蹈马尾海战的覆辙。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