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外国人提到我们,都会说中国人民,可我们自己知道,中国人是我们的一个统称,我们还有很多其他称呼,就比如炎黄子孙、华夏、汉人等等。其实叫着叫着,我们都习以为常了,也都觉得没问题。但我们有没有想过,为何会有这些称呼。
其他的称谓倒是没什么问题,唯独这个“汉人”,引发了一些思考。要说以民族来称呼,但我国有56个民族,为什么所有人都能称为汉人。要说是以古代汉朝为首,但秦朝才是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王朝,那为何我们要叫汉人,而不叫“秦人”呢?

(秦始皇剧照)
汉人的前称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兼并六国,建立了秦朝,使华夏民族真正走向了统一。秦始皇登基之前,我们的称呼还是华夏族称,秦朝建立以后,这一称呼仍然沿用。不过这时候西域部落还未收复,那里的人就将中原人称为“秦人”。
因此汉人的前身,还真的就叫秦人。西域、匈奴等地的人,一直到汉代都称中原人为秦人,直到后来汉朝建立,由西汉到东汉这段期间,汉人的称呼才渐渐取代秦人。
(刘邦剧照)
汉朝国号的诞生
最初刘邦建立王朝的时候,还不知道取什么国号,这时候萧何对他说:“语曰天汉,其称最美。”古人认为“天汉”是指:汉水的流向,与天上银河的流向是相同的,所以看到汉河就想到银河,而“汉”就代表天。
刘邦也认为皇帝是天命所归,如果取“汉”字立国,正好可以证明其身份,于是国号“汉”就这样来了。
不过由于汉朝初的时候,政局还不是很稳定,因此当时汉还不能取代秦,所以西域等地还是称中原人为秦人。一直到汉武帝时期,不断开疆扩土,令汉朝人威名远播,域外才渐渐知道“汉”这个称呼。后来匈奴等少数民族,就将中原人看作是汉人。
(汉武帝剧照)
汉人的由来
汉王朝国势强盛,在此期间通西域、伐匈奴、平西羌、征朝鲜、服南夷等等,使周边的少数民族都知道了,中原有这样一个强盛的民族。
当时汉朝的使臣去到别国,都会骄傲地说自己是汉朝人,久而久之,汉人这一称呼,就成为汉朝人的简称。而汉人这一称呼,也取代了之前的华夏族称,以及秦人。
汉朝不管是军事、经济、文化、政治都比秦朝要强,特别是西汉前期,在军事上打得匈奴闻风丧胆。最后导致他们一听到汉人,就吓得落荒而逃,因此汉人就成为特别威风的称呼,汉朝人也因这一称呼而感到自豪。
(汉武帝时期疆域图)
汉人称呼的沿用
当然的“汉人”,仅仅是用来称呼汉朝人的,并不代表我们如今认同的汉人。那么在汉朝灭亡之后,这一称呼为何没有像“秦人”一样,被人遗忘呢?
汉朝时期固然国势强盛,但后来王莽篡权,汉朝也逐渐衰落。可是汉朝的国号还没有消失,汉朝人也都还在。后来刘秀又建立了东汉,汉人的称呼也就得以延续下去。
后来还有刘备建立的蜀汉、李寿建立的成汉、刘知远建立的后汉、刘崇建立的北汉,甚至还有陈友谅建立的陈汉等等,这前后共有15个以“汉”为国号的政权建立,可见这一称号对我们的影响深远。
所以,汉人的称呼并未被人遗忘,甚至还一直沿用下来。
骄傲的汉人
虽说后来还有很多政权沿用“汉”的国号,但这些政权都不是特别强盛,有的甚至只是五代十国的其中之一。而后来还有那么多强盛的朝代,为什么都没能取代这一称呼呢?就比如强盛的唐朝,还有离我们更近一些的明朝,我们为什么就没有成为“唐人”或者“明人”呢?
在唐朝的时候,我国开始了大规模的经商移民,由于他们都是唐朝人,所以在海外的时候,他们都称自己是“唐人”。也是因为如此,很多西方国家只知道“唐人”,而不知“汉人”,所以才会有唐人街,而不是汉人街。
但是汉人这一称呼,是我国历史的积累,是不同身份、不同背景的中国人的融合,它已经不单单代表一个朝代,因此即使唐朝再鼎盛,也无法顶替汉人的称呼。
(陈汤剧照)
至于唐朝之后的朝代,其影响力就更不足以撼动“汉”的地位了。宋朝军事能力不强,自然无法令域外部落信服,而元朝和清朝,都是其他民族建立的王朝。明朝虽然是汉人统治的朝代,但其影响力也不足盛唐和强汉。
因此综合下来,汉和唐对海外的影响更深,特别是汉,它的影响力已经不止一两个朝代了。特别是西汉名将陈汤,上书给汉元帝说的那句:“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使无数汉人听了都倍感骄傲,所以大家一直以汉人自居。
一开始所有的中国人,都能够称为汉人,后来有了少数民族的区分,才慢慢有了汉族。不过汉人这一称呼,始终都代表着中国人。因为这一称呼里,透露着中国人的骄傲,与华夏历史文明的变迁,无论何时何地,我们都能骄傲地说出:“我是汉人,我是中国人!”
(参考文献《汉书》《中国民族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