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杭州临平古海塘考古发掘揭示一段明清水利史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李剑平)近日,浙江省杭州市临平区牛角村古海塘遗址考古发掘,揭开了一段明清水利史。

该遗址位于临平区乔司街道东湖快速路和杭海路(外翁线)交叉口的东南侧,石塘长100米、底宽约21米、高约6米,从下到上由18层条石铺砌而成,全部用灰浆“抹缝”,封住条石之间的缝隙,防止潮水涌入,越到底部灰浆越多。

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周学斌说,在发掘过程中发现石塘底部迎水面用柴草、夯土等做成的埽坦,有15至20厘米厚,最宽的地方1.35米,这在历年古海塘考古中属于首次发现,颇具地域特色,也为研究杭州古海塘的结构、砌法及古代水利技术史提供重要的实物资料。

根据文献记载,清代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杭州开工修建章家庵至七堡段鱼鳞大石塘,于乾隆五十二年竣工。鱼鳞大石塘、柴塘遗址,都与文献记载相符,以实物的形式弥补了文献在塘体结构方面记载的缺失,具有重要的证史、补史作用。周学斌说,现在古海塘遗址离钱塘江有5公里多,反映了钱塘江流域沧海桑田、水流变迁的历史。

修筑钱塘江海塘的历史记载最早可以追溯到春秋时期。东汉初年,郦道元《水经注》记载,会稽郡议曹华信募集土石筑防海大塘。到了明清时代,海塘修建的方法比较特殊,塘基用5米多长的粗木料打成“排桩”“马牙桩”“梅花桩”,用重上千斤的长方形条石垒成18层至23层不等,自下而上顺次叠砌像“鱼鳞”似的。

清代乾隆六下江南,一个重要行程就是视察钱塘江海塘工程,关心江浙的粮食税赋问题。因为自宋代以来,富庶的江南变成经济重心,尤其是江浙一带更承担着“粮仓”的重要功能。建设海塘抵御潮灾,在保卫老百姓生产生活安全的同时,也就保护好了“粮仓”和“钱袋子”。

当时修筑海塘实行严格的问责制,谁负责管辖的海塘出了问题,谁就要担责。史料记载,“塘损堤毁民有患,魂归江潮致三洲”。如今,在邻近杭州的海宁市塔山坝上还留存7座因修塘失败而自裁的“塘官”衣冠冢。

杭州临平古海塘考古发掘揭示一段明清水利史
杭州临平古海塘考古发掘揭示一段明清水利史
杭州临平古海塘考古发掘揭示一段明清水利史

图一、图二、图三:石塘迎水面条石、铁锭。

杭州临平古海塘考古发掘揭示一段明清水利史

图四:宋版《水经注》有关华信筑塘的记载(国家图书馆藏)。

杭州临平古海塘考古发掘揭示一段明清水利史

图五:纪念乾隆检查海塘所作《御制阅海塘记》碑。 图片均由卢阳 提供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