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古代封建王朝,有两个朝代及其相似。那便是秦朝和隋朝,都是结束天下分裂,完成一统,却又都迅速亡国。同样,两朝也都给后世留下了深远影响。从古代史学家的角度分析,都是因为二世皇帝太过暴戾才导致社稷倾覆。但,隋炀帝并非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昏庸之主,只是好高骛远,并且与众多大臣意见相左。不听臣子劝诫,一意孤行的他,最终导致隋朝的灭亡,留下一条大运河讲述着隋朝昔日的光辉。

在众多劝诫隋炀帝不要大兴土木的臣子中,有这么一个人,当面暗讽隋炀帝。他就是隋朝两朝重臣—苏威,《隋书.列传第六》记载:“杨玄感之反也,帝引威帐中,惧见于色,谓威曰:“此小儿聪明,得不为患乎?”威曰:“夫识是非,审成败者,乃所谓聪明。玄感粗疏,非聪明者,必无所虑。但恐浸成乱阶耳。”
苏威在看到隋炀帝为了自己的功绩,而广征天下百姓充当劳工,使得民心不定。于是,在对隋炀帝的奏对中,隐隐带着讽喻,然而,却不被隋炀帝所领悟。苏威本人出身陕西,在天下未定之际,就出仕北周,到了隋朝更是被两代皇帝重用。他家世显赫,祖上往前追十世是曹魏时的侍中苏则,在当时的苏家,更有着西魏度支尚书苏绰,也就是苏威的父亲。苏家还与大冢宰宇文护联姻,苏威的妻子就是宇文护的女儿。
在隋文帝杨坚登基之前,苏威虽然有着才名和背景,却一直不得重用。他的岳父宇文护更是被北周武帝以乱权的名义诛杀。在北周完成天下一统,杨坚以隋代周后,苏威才开始在朝堂上展露他的才华。慧眼识英雄的隋文帝,征拜苏威为太常卿、太子少保。为了让苏威真正的为隋朝杨家服务,隋文帝还追封其父亲苏绰为邳国公,有着三千户的食邑,甚至可以世袭罔替。就这样,苏威得到杨坚的重用,得以施展抱负。
进入了隋朝重臣体系的苏威,在高层中有着皇帝的信任,辅佐文帝多年的他,成为文帝“四贵”之一,与高熲、杨雄、虞庆则并称。但,由于隋朝是代前朝宇文氏的北周建立,苏威还是宇文护的女婿,所以他在朝堂中时常被人攻击,遭遇也是起起落落。所幸,终文帝一朝,苏威都是相当受重视。
到了隋炀帝杨广即位,苏威这位文帝时的重臣,更是被拜为上大将军。但在大兴土木这一块,苏威与隋炀帝意见相左,于是乎,苏威被牵连而免职,直到一年多后操重新参与朝政。之后,在隋朝,他的仕途水涨船,几乎位及人臣。然而,到了隋朝末年,苏威却因为直言进谏而被奸臣陷害,从而被罢官。
到了乱世,他先归顺宇文化及、李密、杨侗、王世充等,被人认为没有臣子的风骨。《北史.列传第四》中王善言:“苏威怯懦。”后,李唐皇室统一天下,苏威为李世民所不齿,终身不仕,晚年落魄收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