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明军为何在萨尔浒之战会败得那么惨

可以说,萨尔浒之战是大明与女真的战略转折点,至此以后,明朝转入战略防守,而女真进入战略主动。主动权的丧失彻底让大明整个辽东全面撤退。在公元1619年,也就是万历四十七年二月二十五日,大明在杨镐为主帅带领下。兵分四路出征,(实际上是三路,朝鲜那一路就是打酱油的)但西路军首先遭努尔哈赤攻击,全军覆没,总兵杜松战死;随后北路军遭受攻击,全军覆没,总兵马林狼狈逃回;最后东路军被女真军偷袭,全军覆没,总兵刘铤战死;杨镐得到消息后匆忙撤兵,女真军趁势追击。整场萨尔浒打完,也就五天时间而已。明军损伤惨重。女真完胜。

明军为何在萨尔浒之战会败得那么惨

这次战役是中国古代史上有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此役明军12万人,努尔哈赤大约6万人。但必须指出的是,明军的战斗力和兵员素质并不弱。但明军主帅杨镐文官出身,不是武将领兵。但兵分几路合围进击,就是以三路包抄作为诱敌之兵,以杜松领导的西路军三万人作为主力,进攻抚顺。也就是所谓的“犁庭扫穴”应该说是一个比较合理的军事部署。但就实际而言。大明根本不了解女真,真正了解女真的李成梁已经去世。但努尔哈赤对明朝却是了解的,大明朝廷的腐败无能,军事架构臃肿。更是明白的很,女真不仅做好军事准备。还部署大量间谍、对整个战场动态可谓了如指掌,而且杨镐的作战意图被努尔哈赤发现了。否则他也不敢带着队伍在几天内连续高强度奔袭作战。从战略上看,明朝一开始就就输了,而在战术上,假如杜松这一路能够抵挡住努尔哈赤近几天,或者拖住女真。其他两路一定会围歼努尔哈赤。但杜松当天全线溃败。明军的三路围剿计划就此破产。这是努尔哈赤击破明军分进合击的一个具有战略性的胜利。可以说,在战术上,杜松应该承担萨尔浒之败的主要责任。马林部队应该立即全线撤退,却想继续进攻。但还是失败、东路刘挺所部被间谍欺骗,导致全线在萨尔浒溃败。指挥全军的杨镐得知四路大军两路溃败。急令其他两路撤军但为时已晚,刘挺所部已被后金歼灭,只有李如柏安全撤退,后来自杀。杨镐因此次兵败,在崇祯二年正法。

明军为何在萨尔浒之战会败得那么惨

凭你几路来,我就一路去,各个击破是努尔哈赤战胜明军的军事战略原则。也就是集中了八旗兵优势兵力,采取突然的袭击的方式使得明朝军队被打了个措手不及,在辽宁抚顺附近两方展开激烈交火,努尔哈赤亲自率领八旗兵45000人进攻明军。歼灭了杜松所部。主将杜松被杀死,西路军三万人全军覆没。随即努尔哈赤立即率军攻打北路军,全歼。数日后,努尔哈赤调兵进攻东路军,大败之。女真一路打三路。是出色的运动战。女真是集中优势兵力,各个击破。而明军四路进兵,没有主攻方向。没有按约定时间行动,彼此联络不畅。明军的“分进合击”正好遇上了后金兵的“合进分击。明军的失败就在所难免了。可以说,萨尔浒之战,充分展现了了努尔哈赤的大军事家风采和能力,也衬托出明军主帅的无能、努尔哈赤可以亲临一线作战,而杨镐连女真兵都没有见过。实在是贪生怕死。

明军为何在萨尔浒之战会败得那么惨

萨尔浒的失败,是一个腐朽落后的老大帝国,和一个强大冉冉升起的强大部族的决战,明军从开始就怯战,准备不足。而新兴的后金却是同仇敌忾,从努尔哈赤到女真兵敢于冒着枪炮往上冲,女真兵作战勇敢、到头来就是明军一次次败亡,后金兵节节胜利。明军在萨尔浒之战中失败的最重要一个原因是指挥失败,再就是明军的怕死,愚蠢、无能,怯懦所造成了明军的失败。

我是清水空流,历史的守望者。期待你的关注和点评。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