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明軍為何在薩爾浒之戰會敗得那麼慘

可以說,薩爾浒之戰是大明與女真的戰略轉折點,至此以後,明朝轉入戰略防守,而女真進入戰略主動。主動權的喪失徹底讓大明整個遼東全面撤退。在公元1619年,也就是萬曆四十七年二月二十五日,大明在楊鎬為主帥帶領下。兵分四路出征,(實際上是三路,北韓那一路就是打醬油的)但西路軍首先遭努爾哈赤攻擊,全軍覆沒,總兵杜松戰死;随後北路軍遭受攻擊,全軍覆沒,總兵馬林狼狽逃回;最後東路軍被女真軍偷襲,全軍覆沒,總兵劉铤戰死;楊鎬得到消息後匆忙撤兵,女真軍趁勢追擊。整場薩爾浒打完,也就五天時間而已。明軍損傷慘重。女真完勝。

明軍為何在薩爾浒之戰會敗得那麼慘

這次戰役是中國古代史上有名的以少勝多的戰役,此役明軍12萬人,努爾哈赤大約6萬人。但必須指出的是,明軍的戰鬥力和兵員素質并不弱。但明軍主帥楊鎬文官出身,不是武将領兵。但兵分幾路合圍進擊,就是以三路包抄作為誘敵之兵,以杜松上司的西路軍三萬人作為主力,進攻撫順。也就是所謂的“犁庭掃穴”應該說是一個比較合理的軍事部署。但就實際而言。大明根本不了解女真,真正了解女真的李成梁已經去世。但努爾哈赤對明朝卻是了解的,大明朝廷的腐敗無能,軍事架構臃腫。更是明白的很,女真不僅做好軍事準備。還部署大量間諜、對整個戰場動态可謂了如指掌,而且楊鎬的作戰意圖被努爾哈赤發現了。否則他也不敢帶着隊伍在幾天内連續高強度奔襲作戰。從戰略上看,明朝一開始就就輸了,而在戰術上,假如杜松這一路能夠抵擋住努爾哈赤近幾天,或者拖住女真。其他兩路一定會圍殲努爾哈赤。但杜松當天全線潰敗。明軍的三路圍剿計劃就此破産。這是努爾哈赤擊破明軍分進合擊的一個具有戰略性的勝利。可以說,在戰術上,杜松應該承擔薩爾浒之敗的主要責任。馬林部隊應該立即全線撤退,卻想繼續進攻。但還是失敗、東路劉挺所部被間諜欺騙,導緻全線在薩爾浒潰敗。指揮全軍的楊鎬得知四路大軍兩路潰敗。急令其他兩路撤軍但為時已晚,劉挺所部已被後金殲滅,隻有李如柏安全撤退,後來自殺。楊鎬是以次兵敗,在崇祯二年正法。

明軍為何在薩爾浒之戰會敗得那麼慘

憑你幾路來,我就一路去,各個擊破是努爾哈赤戰勝明軍的軍事戰略原則。也就是集中了八旗兵優勢兵力,采取突然的襲擊的方式使得明朝軍隊被打了個措手不及,在遼甯撫順附近兩方展開激烈交火,努爾哈赤親自率領八旗兵45000人進攻明軍。殲滅了杜松所部。主将杜松被殺死,西路軍三萬人全軍覆沒。随即努爾哈赤立即率軍攻打北路軍,全殲。數日後,努爾哈赤調兵進攻東路軍,大敗之。女真一路打三路。是出色的運動戰。女真是集中優勢兵力,各個擊破。而明軍四路進兵,沒有主攻方向。沒有按約定時間行動,彼此聯絡不暢。明軍的“分進合擊”正好遇上了後金兵的“合進分擊。明軍的失敗就在所難免了。可以說,薩爾浒之戰,充分展現了了努爾哈赤的大軍事家風采和能力,也襯托出明軍主帥的無能、努爾哈赤可以親臨一線作戰,而楊鎬連女真兵都沒有見過。實在是貪生怕死。

明軍為何在薩爾浒之戰會敗得那麼慘

薩爾浒的失敗,是一個腐朽落後的老大帝國,和一個強大冉冉升起的強大部族的決戰,明軍從開始就怯戰,準備不足。而新興的後金卻是同仇敵忾,從努爾哈赤到女真兵敢于冒着槍炮往上沖,女真兵作戰勇敢、到頭來就是明軍一次次敗亡,後金兵節節勝利。明軍在薩爾浒之戰中失敗的最重要一個原因是指揮失敗,再就是明軍的怕死,愚蠢、無能,怯懦所造成了明軍的失敗。

我是清水空流,曆史的守望者。期待你的關注和點評。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