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科学之星,盘点古代那些科学家

作者:卿时明月

张衡(78年~139年)

科学之星,盘点古代那些科学家

字平子,东汉南阳郡西(今河南南阳石)人。天文学家、数学家、发明家、地理学家、文学家。被誉为科圣。开创中国天文、地理研究之先河,发明了地动仪。

刘洪(约129年~210年)

科学之星,盘点古代那些科学家

字元卓,东汉泰山郡(今山东省临沂市)人,杰出的天文学家和数学家,珠算发明者和月球运动不均匀性理论发现者,被尊为“算圣”。其著作《乾象历》,是人类传世的第一部引进月球运动不均匀性理论的历法。把日月食回归年的长度定为365.2462日,测出的近点月的长度和现在的测值相差甚微。发明“正负数珠算”,是“珠算”的早期奠基人、珠算之父。

何承天(370年~447年)

科学之星,盘点古代那些科学家

南朝宋东海郡郯县(今山东省郯城县)人,思想家、天文学家。其论周天度数和两极距离相当于给出圆周率的近似值约为3.1429,对后世历法影响很大。代表作《达性论》《与宗居士书》。

祖冲之(429年~500年)

科学之星,盘点古代那些科学家

字文远,南北朝时期范阳郡遒县(今河北省涞水县)人,数学家、天文学家。在数学方面首次将“圆周率”精算到小数第七位。撰写的《大明历》是当时最科学最进步的历法。发明或创作了水碓磨、指南车、千里船、定时器。

李淳风(602年~670年)

科学之星,盘点古代那些科学家

唐代岐州雍县人。天文学家、数学家、易学家,道士。世界上第一个给风定级的人。其著作《乙巳占》,是世界气象史上最早的专著。

苏颂(1020年~1101年)

科学之星,盘点古代那些科学家

字子容,北宋福建路泉州(今厦门市)人,天文学家、天文机械制造家、药物学家。官至太子太保、观文殿大学士。领导制造了世界上最古老的天文钟“水运仪象台”。因对医药学和天文学方面的突出贡献,被誉为中国古代和中世纪最伟大的博物学家和科学家之一。代表作《本草图经》《新仪象法要》《苏魏公文集》。

沈括(1031年-1095年)

科学之星,盘点古代那些科学家

字存中,号梦溪丈人,北宋杭州钱塘县(今浙江杭州)人,科学家。在众多学科领域都有很深的造诣和卓越的成就,被誉为“中国整部科学史中最卓越的人物”。创作的《梦溪笔谈》,被称为“中国科学史上的里程碑”。创立了隙积术、会圆术;发现磁偏角;改进浑仪;揭示共振现象等。

郭守敬(1231年~1316年)

科学之星,盘点古代那些科学家

字若思。元朝邢州邢台(今河北邢台市)人。天文学家、数学家、水利工程专家。师从刘秉忠、张文谦。与许衡、王恂等制订的《授时历》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一种历法,发明了简仪、高表等十二种新仪器。代表作《推步》《立成》。

徐光启(1562年~1633年)

科学之星,盘点古代那些科学家

字子先,号玄扈,明朝上海县法华汇(今上海市)人。天文学家,数学家,政治家。官至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内阁次辅。师从利玛窦。致力于科学技术的研究,是介绍和吸收欧洲科学技术的积极推动者。

宋应星(1587年~?)

科学之星,盘点古代那些科学家

字长庚,明朝江西奉新县(今奉新县)人,科学家。致力于对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科学考察和研究。思想超前的意识使他成为对封建主义和中世纪学术传统持批判态度的思想家。其创作的《天工开物》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薛凤祚 (1599年~1680年)

科学之星,盘点古代那些科学家

字仪甫,号寄斋,明清时期山东益都(今淄博)人,天文学家、数学家。其著作的《太阴太阳诸行法原》和《求岁时》,对太阳、地球、月亮的运行规律,黄道、赤道的夹角,都实地观测和精密计算过,得出地球绕太阳一周的时间与的时间仅差13分37秒;对太阳也测出其自转速度;对木、火、土三星的运行规律,也有研究和精辟的见解。数学方面著作《比例对数表》,是中国最早的一部“对数”专著。

邹伯奇(1819年~1869年)

科学之星,盘点古代那些科学家

清朝广东广州府(今佛山市)人,字一鹗、特夫、征君。物理学家、学者。制成了照相机,被誉为“中国照相机之父”。制造过望远镜、显微镜、七政仪等。近代墨学研究第一人,并自创地图绘制法。

(图片来源于网络)